2005-08年文章推荐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文章推荐 > 2005-08年文章推荐 >

南安县洪濑镇传奇人物(目哥)--南安 侯炳辉 [文章推荐]

上传时间: 2007-11-01  【字体:

南安县洪濑镇传奇人物

目 哥(外一篇)
洪濑‧侯炳辉

    目哥,大名吕辉目,他曾被人推崇为才子,所以就成为一些未见世故的青年人心目中的偶像。目哥有点才华,也能写点杂诗,但最多只能东拼西揍写个绝句什么的,也就江郎才尽了。

    我认识目哥是上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我知道他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不知犯了什么病而失去一只眼睛,名如其人。他的取名是否与此有关不得而知。

    目哥有过一段风光一时的英雄事迹,那是1963年的九月初五,洪濑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灾,在救火现场,目哥为开辟火路不幸从房上掉下来摔昏,住院期间,各级领导前往慰问,称这位资本家的后裔是工人阶级的好榜样,因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救火英雄。

    目哥善于讲故事,但有时也把宋朝说成是明朝的,只是没有山东主席韩复榘的关公战秦琼那么差就是了。尽管这样,好奇者还是喜欢听,一有时间就怂恿他讲。目哥说,没有酒我讲不来,大家就凑钱买酒给他喝。酒后,目哥又说,喝醉了我又讲不来。大家知道上当,就哂笑而去。

    目哥很会写信,专写三类文言。但有一次给亲友写信向南洋诉说家境贫寒时,不知道他是不是不懂得家徒四壁这个词还是怎样,竟写成了两袖清风。不做官的平民百姓,那有袖可清风,为此事给人作为笑话说了很多时日。

    目哥善辩,人称“铁齿硬牙永不输”,死人可以说成活人。可惜生不逢时,而且少年屈才,要是他能开个律师事务所,肯定门庭若市,财源广进。

    目哥是制谜高手,他制的谜滑稽好笑,寓意深刻。他的一则“甘蔗批发”谜底是“无斩节”(本地俚语)和“幼儿园招生”谜底是“老不收(修)”(本地俚语),让人笑破了肚皮。

    目哥喜欢打球,他虽然体高不高,却是本地区的名后卫,在抢球过程中,他的绝招是“滚地龙”。但只要他在场里,那场球准输无疑。但他却自我感觉良好,每当败阵以后,他都会毫无愧色地雄纠纠地走出球场。

    目哥脾气很好,很随和,不论老中青那一种年龄的人,他都合得来。自从我认识他以来,未曾见他和什么人红过面。从他身上透出的更多的是善良。每当朋友发生什么急事难事,他虽然无能为力,也会说一些安慰对方的话,使人感动了三天三夜。

    总的不管怎么说,目哥是好人,我祝福他,但愿他健康长寿!   

2003年4月26日写于帮登工业园


漫谈辉目先生之诗歌作品

    辉目先生作古已经三年整了。然而这三年间,每当朋友们在闲谈中提及到他的时候,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他那鲜为人知的文学知识。

    辉目先生的平生为人,我已在《炳辉小集》里那篇《目哥》的杂文中,简略地向大家作了介绍。现在,我们要谈的却是他的诗歌作品。

    辉目先生的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应该算是古文吧。他懂得作诗,但却不善于填词。他最擅长的是作打油诗和顺口溜。

   如果没有和辉目先生接触过的人,很少会知道他的文学才华。据我所知,幼时他上过一年多的“林和允私塾”。小学毕业后,就就读于泉州培元中学。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却有超人的文学天赋。

    他的处女作发表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1958年,他在《泉州报》刊登一篇题为《杨主任斩关羽》的杂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对洪濑当局捣毁关圣庙的关公塑像颇有微词。因为从这尊关公塑像身上的历书推算,该塑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是一尊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辉目先生这种保护历史文物的精神,不但没有受到表扬,还差点被打成“右派”。吓破了胆的辉目先生死里逃生后,从此再也不敢在报刊上随意发表他的文章了。

    我认识辉目先生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初期。那个时候,人们虽然已经从困难时期的饥饿中挣扎出来,但大部份人仍然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然而此时的辉目先生,却不辞劳苦地以蹬车载客为生。

    有一天,他找上了我那供职于罗东供销社饭店的父亲,目的是来结算一些为饭店运载货物的工资。那天我也在家。因为那个时候,我刚从南安养蜂场辞职回家不久,当时正准备给蜂场的朋友写信。为了组织更加优美的词句,所以就一边看《幼学琼林》,一边读《尺读课本》,边看边抄。辉目先生看到后,就笑着对我说:“哪有像你这样写信的啊!”说着就接过我手中的纸笔。瞬眼之间,一张文词优美的问候信就排在我的眼前。我深感惊奇,想不到一个蹬车汉,竟然有此文学才华。从此辉目先生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进一步了解辉目先生的文学作品是此后的第二年夏天。那一天,我去洪濑民办小学聊天,刚好辉目先生从后桥水库钓鱼归来,他说他在这次外出钓鱼途中,作了一首“七绝”诗。说完,就顺手抄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诗文如下:

   
抛妻别母离桑梓,雨露风霜把我欺。
    何时会得登云志,焚烧鱼笼脱鱼衣。

    我阅读后,颇为感慨。但我却大胆地提出修改意见。我说;“目哥,你看那‘脱鱼衣’的‘鱼’字,是不是要换成三点水的‘渔’字呢?”他听了以后,表示赞同,并当场更改。

    后来,我听他的朋友对我说,辉目先生在“大跃进”年代就写了很多诗了。当时曾被公社文化部门誉为“工人诗人吕辉目”。据说他写得最棒的是那年在赛诗会上即口创作的那二首:

    其一
   
擂起应战鼓咚咚,洪濑历来居上峰。
    凡夫岂敢当大将,请下擂台让我当。

    其二
   
洪濑人民不简单,男女老幼文成笺,
    曹植不敢回头看,惊倒唐寅祝岐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我与辉目先生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我经常找机会拜访他,希望从中学习一些古文知识。在此期间,我又发现他作了二首“绝句”。第一首是1963年的元宵节写的,诗名叫做“宵晓”,诗文如下:

    宵晓爆竹纷纷鸣,疑是大年重逢生。
    甦醒欲把鱼肉嚥,地干豆脯笑钟情。

    另一首是写于同年农历的七月廿二日,因为这天是洪濑祠宫传统的普度日,诗文如下:
   
荒丘塚地人杂声,红男绿女悼幽冥。
    拂角唤醒孤厉鬼,乐饱乞丐笑盈盈。

    此诗原是“无题”,后来经辉目先生同意,我就为他取题为《吊祠宫七月廿二》。

    1963年农历的九月初五下午,一场大火把康宫顶的民居化为灰烬。为了吸取这场火灾的沉痛教训,洪濑公安派出所和消防队,组织了一些社会青年,走上街头,进行安全防火的宣传教育。辉目先生专门针对这场大火灾编写了一首“杂嘴仔”(即芗剧),以供这支宣传队伍进行街头演唱。全文如下:

   
九下初五下方(下午)五时,
    火烧咱洪濑康王宫边。
    它是为着按盏(怎么样)来起,
    是哪个剃头匠,烘炉内面还有火星,
    无小心,也无岁利(也是小心的意思),
    挑入去金纸店内边。
    金纸店起火极容易,
    内面有代人、金、炮仔、纸钱。
    一步仔(一会儿),火焰冲上天,
    可怜来,可怜去,可怜着隔壁的邻居。
    呼爹唤娘,老人哭,孩子啼,
    三层的霸灰楼,亲像“火烧红莲寺”,
    也无法搬出眠床傢俬。

    消防队一群好健儿,
    解放军人民好战士,
    合作社,营业处,
    豪杰的群众,农民兄弟。
    机关工厂,党委书记,
    学堂内面的同学先生。
    上厝顶,折火路,
    拔落中脊椽。
    人马挨挨,来来去去,
    挑水提水接济水龙机。
    ……
    新社会有党重视,
    组织民兵、纠察同志,
    为保灾民的物资,
    有的顾天光,有的顾半瞑,
    有的顾恰到鸡啼。

    辉目先生为了加强这场宣传活动的效果,还特地编写了几首“七字调”:
   
火烧实在可怜代(事),说着目滓滴落来。
    咱洪濑街吗连烧几六摆,凄凄惨惨谁人不知。

    有的大厝烧恰变田丘,
    有的洋楼烧恰变火夫(灰),
    有的断脚手折,
    有的奄憨烧恰变牛厨(愚蠢)。

    有的老姆常盖迷信,
    讲什么天顶有火神,
    火球掉落倒一面,不出三日遭祸根。

    迷信思想咱不通(不要),并无火神从天降。
    ……
    辉目先生这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创作生活,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那是1956年的秋天,洪濑有一批青年学生前往厦门求学。在通讯中,辉目先生写了一首顺口溜作为书信寄给他们,以供取乐。文曰:
    为着光明的前途,
    离别“翰林”到鹭岛。
    十四月暗捲被铺,
    备办钱银二十“轲”(元)。
    次日搭车往鹭岛,
    路过泉城遇十五,
    元宵灯火热滔滔。
    走了东门运西路,
    经过一间莱馆铺。
    老板以为大客到,
    赶紧出来打招呼,
    公子啊,
    要吃鸡、吃鸭、吃猪肚?
    听见一声大称呼,
    杀杀开去四五“轲”(元),
    叫声拿钱暗暗苦。
    次日搭车到鹭岛,
    初到别地人生疏,
    马路看作是大埔。
    一心想要中山路,
    为何误入鹭江道。
    唉呀,妖娇淑女甚多,
    有的美貌赛嫦娥,
    有的看见噁噁吐。
    钱银开了走无路,
    准备大声喊救护,
    幸遇恩公猫秀埔,
    向他借来十五“轲”(元),
    ……
    梦见貂蝉弄吕布,
    梦见洞宾戏仙姑,
    梦见刘备入东吴,
    梦见地狱遭酆都。
    醒来一身亲像水里捞。

    有一年的春节,我去给他拜年,他对我说:“去年我买了一株水仙花,侥幸成活,所以我于除夕夜作了一首《水仙花颂》,我念给你听听。”说着,即朗口念道:
    “大年晨凌,爆竹纷鸣。
    适逢瑞兆,水仙花生。
    屋有其花,魑魅逃生。
    旁有其花,道尘扫清。”
    我听了以后,不禁拍手叫绝。

    在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辉目先生被动员到长汀县的四都公社插队落户。有一天,他偕同孙安扁、辜冰凌两位乡亲,要往濯田公社的长安大队去拜访好友林福山。由于途中只顾谈天说地,所以走错了路线。等待发觉以后,天已近黑。就询问当地农民,才知道此处地名坪埔。后来得知有一位姓范的乡亲在此落户,就前往叩门。岂知时运不济,姓范的乡亲也刚好外出。无奈之下,只好撬开

    他的橱房门,随便找个地方歇息一下,以便次日继续登程。

    第二天醒来,他们三人喝些开水充饥,就继续上路。临走之前,为了不让姓范的乡亲产生误会,辉目先生就写下了一首顺口溜作为留言,以昭示此举之无奈。现把这首顺口溜抄录下来,以飨朋友。

    欲走长岭,误入岐途。
    询问樵夫,此地坪埔。
    回头欲转,天色已乌(黑)。
    天寒地冻,北风呼呼。
    事迫无奈,撬入门户。
    篝火取暖,灶口为铺。
    怜乞山猴,买米充肚。
    通霄达旦,谈今论古。
    半夜狗叫,一喜一苦。
    喜者君来,苦者惊捕。
    天光起来,盐汤充肚。
    安好门户,继续上路。
    欲问何人,姓吕孙辜。

    第二天中午,他们三人终于来到了林福山插队落户的长安大队长岭生产队。老朋友重逢,自是一番洗尘接风。三杯酒下肚,辉目先生诗兴大发,即席作了一首“七绝”。

    崇山峻岭会长安,人生能有几多欢。
    倘得老友安一处,长安便是“杏花村”。

    老朋友难得欢聚,直至更深夜静,酒栏人散,大家才回房间休息。然而谁知闽西山区的冬夜,确实天寒地冻。当时,主人家只给他们一条四斤半重的棉被,怎抵御得了夜半的风寒。三人在寒夜中瑟瑟发抖,直至天亮。次日,辉目先生戏作“七绝”一首,以讥福山先生。诗曰:
   
“二希”“三仔”乐人间,酒逢知己话中缘。
    高楼美酒虽是乐,玉锦斤半怎御寒?

    辉目先生知识广博,是一位"说话顺口溜,诗打半斤油"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已经散佚了。

    有一次,我在与辉目先生对饮的时候,对他说道:“目哥,你今后应该多行贿我几杯烧酒!”辉目先生问道:“凭什么理由要多行贿你几杯烧酒?”我笑着说:“你想一下,等你百年之后,朋友中能为你整理遗著的,舍我其谁?”辉目先生听后,不禁开杯大笑,随即端起酒杯向我表示敬意。

    不幸而言中,辉目先生已经作古,而且三年整了,每当想起当年我对他的承诺,就如芒刺在背。今天,凭我的记忆,把我所知道他的作品整理出来,并且公诸于朋友以教正,也免使他的作品让历史所埋没。

    谨以此文纪念冥冥中的辉目先生!

   【黄荣周注:吕辉目(1933.2 ~2004.11 ),洪濑镇洪南街人,洪濑镇著名的乡土民间文艺作家,曾为南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洪濑的民间文艺作品,尤其是结合洪濑的地理历史、典故等创作了一些歇后语,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但他创作的一些作品,曾以手抄本的形式交给南安县文化馆,可惜已经遗失,甚憾!本刊特地刊发侯炳辉先生创作的这两篇作品,以资纪念为洪濑民间文化做出贡献的辉目先生。】

 

稿件来源:<<东溪乡讯>>

相关作品
[2009-2025年作品分享]
訪孤山不值----黄聪聪(香港)初中77届/王振裕(香港)新僑校友【书法作品】
西 湖 覽 勝------------------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祝賀香港洪瀨同鄉會成立---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香港詩人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一百五十周年【作品分享】
金山、大洲诸文友茶叙---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香遠益清一題寶蓮寺荷花展-----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过罗敷故里----------------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今日是母亲节,10首诗词读懂母爱【作品分享】
听南音--------------------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闽 南 印 象---------------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兔 年 揮 春--------------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夜 未 央-----------------香港 劉從愿【作品分享】
特 别 鳴 謝--------------南安市孔泉書院潘金福【作品分享】
七 夕 即 興--------------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劉英烈先生千古-----------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翔鸾舞凤绣牡丹 云起龙骧耀中华-----芳苓香学苑【作品分享】
《世界日报》| 他太累了睡了-------林炳辉【作品分享】
海屋添籌-----------------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曾遒二三事---------------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端午节怀屈原七律诗-------作者:姚庆才、许长锋、秦雪岭(李大洲)、施育煌【作品分享】
国光校友|年逾九旬书法家刘英烈【作品分享】
七律·梅山咏怀----------------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中国新科幻》第一百四十五期 创刊十二周年刊首语----郑宇【作品分享】
和李大洲《春雨》詩,依陸放翁韻--------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黄元佐《退休廿五年回眸》读后感------陈新民、刘四维、刘以光【作品分享】
国光中学咏怀-----------------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奉和秦嶺雪壬寅年抗疫中迎春古風一首----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虎 年 揮 春---------------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致 友 人------------------香港 田生【作品分享】
重遊濕地公園--------------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題樂峰孔泉書院------------王振裕(香港)新僑中學校友【作品分享】
观海听涛------------------王振裕(香港)新侨中学校友【作品分享】
香江竹枝词·天价楼(诗十三首)-----香港 田生【作品分享】
七律·晚 香-------------------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虞美人·南安国光中学咏怀------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七绝·诗咏国光中学八首(嵌名诗)----邯郸 尚继迎【作品分享】
【車票】------台湾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教授【作品分享】
喜闻孔泉书院重建-----------香港 姚庆才/刘祖荣【作品分享】
敬贺《巴桐文集》香江首发----香港 衣草【作品分享】
《巴桐文集》新书发布感言----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真的张高贤----------------北京 谭芯芯【作品分享】
关于一篇评论的评论--------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奋进”——伍远资的十年厦门执教历程------许建军【作品分享】
走马宁夏------------------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捷 才---------------------王振裕(香港)新侨中学校友【作品分享】
閨 怨---------------------王振裕(香港)新侨中学校友【作品分享】
祝贺张高贤仁兄八十大寿----王振裕(香港)新侨中学校友【作品分享】
贺高贤兄八十寿辰----------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武夷山纪遊----------------王振裕(香港)新侨中学校友【作品分享】
蓦然回首 从文杂忆----------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秦嶺雪書法欣賞-------------香港 众木成林【作品分享】
半生洗砚-------------------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美不勝收的高賢字畫攝影集----香港 黃熾華【作品分享】
浅谈现代禅诗---------------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陈嘉庚李光前翁婿的节俭生活------达观子【作品分享】
永远怀念伍远资先生/石井社区伍氏人物传略----陈和深【作品分享】
两代人的兄弟情义----------作者 饶尚豪【作品分享】
一米阳光的温暖(国光校友风采)----- 一袭白衣【作品分享】
水调歌头·汉子-------------芙蓉网网友 田生【作品分享】
七律 战疫颂---------------旅美诗人 巴桐【作品分享】
桥------------------------香港 张诗剑【作品分享】
876·三地飞歌-------------北京 谭芯芯【作品分享】
庚子抗疫诗、词、联--------芙蓉网网友 田生【作品分享】
庚子年说鼠----------------香港 戴建评【作品分享】
春------------------------香港 张锡丁【作品分享】
赞逆行者李清珠护士长------洪树家【作品分享】
七巧板拼十二生肖----------香港 戴建评【作品分享】
甘蔗巷(红星巷)那些人那些事------作者 李彦【作品分享】
评高贤兄书法、画作--------香港 黄帜华【作品分享】
读高贤书法----------------作者 饶尚豪【作品分享】
纵观高贤书法有感----------香港 黄帜华【作品分享】
祖 母 花---------------史赋传媒【作品分享】
赞《天降彩虹 飞舞巨龙》----香港 刘荣才【作品分享】
中国羽毛球队再添6位世界冠军---南宁日报【作品分享】
中外福星诗社推展:诗剑陈娟 双梦齐辉----山林【作品分享】
简论秦岭雪的抒情诗集《明月无声》----戴冠青专栏【作品分享】
难忘东方古国艺术之旅------作者:恩格来(法国)【作品分享】
给张高贤兄的赞美诗--------香港 黄炽华【作品分享】
缅怀先烈 鲜花祭英魂-------作者 饶超然【作品分享】
新华楼之大观也------------头条@粮票收藏【作品分享】
香江竹枝词----------------香港•陈也【作品分享】
教育事业家伍远资-----------庄连枝【作品分享】
国光不了情(上)(下)--------香港 奇闻杂志 副总编辑 秦锋【作品分享】
刘再复忆金庸: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深情不悔痴--作者 阮晓 李雨齐【作品分享】
侨界名贤伍远资------------许建军【作品分享】
字字双——赠杨民兴老师剪纸六十年--许建军【作品分享】
[石井印象]一箇老箱子,几多师徒情---许建军【作品分享】
番石榴熟了的时候----------郑梦如【作品分享】
石井后生读伍竹------------许建军【作品分享】
喜读《我爱大海》----------香港 黄炽华【作品分享】
鹤立千秋------------------作者:旅美作家巴桐【作品分享】
恭 贺 新 禧---------------攝影:北京大学校友 蕭鸿吉【作品分享】
随 感---------------------北京 谭芯芯【作品分享】
無怨無悔 不忘初心---------香港 张锡丁【作品分享】
情 怀---------------------刘从愿 旅外福建南安刘林刘侯宗亲会创会会长【作品分享】
女儿的俏俏话(三) ---------香港 郭雅芬(校友郭赞兴之三女【作品分享】
女儿的俏俏话(二) ---------香港 郭雅琼(校友郭赞兴之二女【作品分享】
女儿的俏俏话(一) ---------香港 郭雅玲(校友郭赞兴之长女)【作品分享】
慈愛•堅毅•永恆------------香港 丽影(校友郭赞兴夫人)【作品分享】
悼余光中------------------香港 巴桐【作品分享】
悉同窗张时贤八秩大寿特呈诗贺之---叶章建 哈尔滨理工大学【作品分享】
中国新科幻90期刊首语------厦门 郑宇(郑波光校友推荐)【作品分享】
率直 有才 真情义——怀念种生-----《海峡都市报》【作品分享】
沉重悼念黃種生先生--------香港 田生 泣挽【作品分享】
記憶的碎片之「喬遷」------淵 懿(张高贤校友推荐)【作品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银川舰》、《济南舰》、《烟台舰》参观纪实---香港 王振裕【作品分享】
千里關山千里夢------------香港书评家协会会长 徐國強【作品分享】
海丝之恋------------------香港书评家协会会长 徐国强【作品分享】
中 环 街 事---------------香港网友 陈玄野【作品推荐】
梅山办学------------------厦门 作家蔡鹤影【作品推荐】
伍 远 资------------------伍乙红【作品推荐】
怀念方航仙教授------------作者 王朝晖【作品推荐】
曼麗雙輝 • 祝賀林鄭月娥當選香港行政長官---香港文聯主席 蔡麗雙【作品推荐】
香港维园花展--------------香港网友 陈玄野【作品推荐】
香妃梦回------------------香港 张诗剑【作品推荐】
天山天池,王母娘娘的瑶池--香港书评家协会会长 徐国强【作品推荐】
那些岁月(37.38)---------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作品推荐】
闻 鸡 起 舞----------------香港文联理事长 唐至量【作品推荐】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香港书评家协会会长 徐国强【作品推荐】
那些岁月(35.36)---------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作品推荐】
引亢一鸣 天下既白---------香港文联理事长 唐至量【作品推荐】
那些岁月(33.34)---------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作品推荐】
五福临门------------------攝影:香港北京大学校友 肖鸿吉【作品推荐】
那些岁月(31.32)---------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满园春色------------------炮三师子弟 迟鸣明【文章推荐】
丁酉年说鸡----------------香港 戴建评【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29.30)---------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27.28)---------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25.26)---------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23.24)---------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21.22)---------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19.20)---------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17.18)---------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15.16)---------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13.14)---------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11.12)---------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9.10)----------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7.8)-----------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5.6)-----------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3.4)-----------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那些岁月(1.2)-----------杭州 年年(张庆春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答长汀萧炳正--------------王振裕(香港)新侨中学校友【文章推荐】
文如其人 人性光辉---------陈钊艺【文章推荐】
拜读潘金山诗有感----------陈元 香港网友【校友文萃】
赞国光中学高十组五班校友的情与乐--北京 邱国武【文章推荐】
读《漫游小镇,做一次心灵的旅行》有感--香港网友 陈元【文章推荐】
墨笔丹心------------------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外地惊闻卿庭友噩耗,返港作歌以悼--香港 许连进【文章推荐】
记炮三师子弟南京聚会------山东 毕重学【文章推荐】
深切哀悼陈卿庭先生(挽联)--無羽敬挽【文章推荐】
深切悼念陈卿庭先生(輓聯)--林峰敬挽【文章推荐】
读王振裕先生诗二首有感--香港网友 陈元【文章推荐】
祝贺郑宇创办《中国新科幻》六周年------郑波光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天妒英才------------------香港网友 陈先生敬挽【文章推荐】
母 亲 颂(朗诵散文诗) ----香港文联主席 蔡丽双博士【文章推荐】
成功意义赞完人------------香港网友 陈生【文章推荐】
中国最精英的家庭,一定就是他们家了吧……【文章推荐】
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文章推荐】
被历史淹没的大学校长——林文庆的大学情怀---贺祖斌【文章推荐】
芦川文苑------------------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为张玲点赞----------------网友 木也【文章推荐】
读高贤兄《芙蓉网》诗文书画卷--宜昌 田晖东【文章推荐】
文章经世 书画可人---------福建三明 陈志忠【文章推荐】
梁太夫人赞----------------香港 王振裕【文章推荐】
陈卿庭诗读后感------------香港 王振裕【文章推荐】
希望的烛光----------------香港 林文映【文章推荐】
咏屠呦呦获诺奬------------香港 王振裕【文章推荐】
狮子山精神----------------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某 政 客------------------香港 王振裕【文章推荐】
罗东大峡谷----------------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和王振裕先生韵------------香港 陈元【文章推荐】
女神天平------------------香港 王振裕(新侨校友)【文章推荐】
我的祖母------------------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为李刚弘扬“福建白鹤拳”题照--香港网友 木名【文章推荐】
大路岭泗洲仙公宫----------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芙 蓉 赞------------------网友 张义【文章推荐】
八月初八游泗洲公庙--------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哀 小 龙------------------香港 王振裕(新侨校友)【文章推荐】
团 圆 桌------------------陈碧珍(刘宝贵校友推荐)【文章推荐】
我的母亲------------------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论 缘---------------------香港 戴建评【文章推荐】
父 与 子------------------香港 刘祖荣【文章推荐】
刘再复:热爱文学攀登世界心灵高峰【文章推荐】
燕山黄封街的故事----------南安洪濑 杨文灿【文章推荐】
盘仔街小吃----------------杨文灿 张煌计【文章推荐】
盘仔街的由来--------------南安洪濑 杨文灿【文章推荐】
七律 感言-----------------网友 雷明义【文章推荐】
访客家学鼻祖罗香林祖居----香港 林文映【文章推荐】
完整人格当具「三心」------南安 陈添地【文章推荐】
最美是坚持----------------作者 李益璟【文章推荐】
乙未年说羊----------------香港 戴建评【文章推荐】
武夷山纪游(四首)----------香港 王振裕(新侨校友)【文章推荐】
一 隅---------------------邱孟洲【文章推荐】
束花归砚隨笔(二)----------美国 巴桐【文章推荐】
束花归砚隨笔(一)----------美国 巴桐【文章推荐】
惜墨如金话“煮”字--------高珍华【文章推荐】
歌词《青涩年华》----------作词:巴桐【文章推荐】
香江杂感------------------香港 王振裕【文章推荐】
歌词小辑(二)------------作词:巴桐【文章推荐】
清丽双臻 中秋寄赠诗友-----香港 蔡丽双【文章推荐】
[2005-08年作品分享]
纪念南安知青上山下乡长汀40周年 --- 《东溪乡讯》[文章推荐]
心景对吟(二)--------------香港 唐至量 [文章推荐]
这个秋天真美--------------北京 谭芯芯 [文章推荐]
一位老知青的传奇故事------廖金璋 [文章推荐]
一篇感人肺腑的北大学子激情演讲---俞敏洪 [文章推荐]
故 乡---------------------深州․魏心怡 [文章推荐]
心景对吟(一)--------------香港 唐至量 [文章推荐]
不是“国光” 亦似“国光”---“国光”朋友 唐至量[文章推荐]
给残奥运动员--------------香港 幽兰 [文章推荐]
情系故土(二)--------------香港 伊凡 [文章推荐]
微型诗(五首)------------香港 黃炽华 [文章推荐]
患难见真情--------------香港高校联名誉会长 吴天赐 [文章推荐]
愧 疚-------------------南安 田雨 [文章推荐]
东方和谐的雕塑----------香港 张诗剑 [文章推荐]
光雾山哦﹐绝色美少女----香港 胡少璋 [文章推荐]
以 诗 为 美-------------深圳 魏心怡 [文章推荐]
寻回中国贵族精神的轨迹--江汛/马楠 [文章推荐]
杨梅山------------------南安 苏少隆 [文章推荐]
情系故土(一)--------------香港 伊凡 [文章推荐]
米老鼠、克林顿、马云……香港 徐国强 [文章推荐]
岁月有痕 人生无悔-------香港 徐国强 [文章推荐]
微型诗(三)----------------香港 伊凡 [文章推荐]
南安县洪濑镇传奇人物(目哥)--南安 侯炳辉 [文章推荐]
浪漫与潇洒--------------香港 立伟 [文章推荐]
逝去的岁月--------------香港 回蔚 [文章推荐]
“天下无桥长此桥”------香港 徐国强 [文章推荐]
我的父亲黄和优----------新侨中学香港校友 黄金治 [文章推荐]
“宝岛朝宗入版图”------香港 徐国强 [文章推荐]
微型诗(二)----------------香港 伊凡[文章推荐]
微型诗(一)----------------香港 伊凡 [文章推荐]
番薯情思----------------南安 老李 [文章推荐]
诗的感悟------------------香港 伊凡 [文章推荐]
我的散文诗观------------香港 张诗剑 [文章推荐]
荆棘鸟的光芒------------南安 许幼琴 [文章推荐]
东方和谐的雕塑----------香港 张诗剑 [文章推荐]
浮 萍-------------------香港 蔡丽双 [文章推荐]
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07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 [文章推荐]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 [文章推荐]
雨中漫步的感觉----------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文章推荐]
窗外的榴莲--------------南安 王景珊 [文章推荐]
折 扇-------------------香港 蔡丽双 [文章推荐]
留我的眼睛给你看世界(第一节)--南安 文衣/田雨 [文章推荐]
爸爸啊,相处的日子岂在长短 ---香港 陈娟 [文章推荐]
生命的挑战(第三节)-------美国/集美中学校友 林瑞烟 [文章推荐]
生命的挑战(第二节)-------美国/集美中学校友 林瑞烟 [文章推荐]
生命的挑战(第一节)-------美国/集美中学校友 林瑞烟 [文章推荐]
麻雀思维谈---------------南安 谢如意 [文章推荐]
自豪的母亲(第三节)-------厦门/集美中学校友 杜金娥 [文章推荐]
自豪的母亲(第二节)-------厦门/集美中学校友 杜金娥 [文章推荐]
自豪的母亲(第一节)-------厦门/集美中学校友 杜金娥 [文章推荐]
一个生命的寓言-----------南安 王小林 [文章推荐]
黃玫瑰-------------------香港 文榕 [文章推荐]
我的婆婆-----------------香港 陈娟 [文章推荐]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香港 陈娟 [文章推荐]
华夏游子脉脉情-----------张惟 [文章推荐]
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台湾 龙应台 [文章推荐]
何人不起故园情-----------香港五星中学校友 陈泽谋[文章推荐]
登上联合国论坛的抗癌专家潘明继---江心福/黄柽 [文章推荐]
感受国光情---------------北京 谭芯芯 [文章推荐]
咏芙蓉-------------------香港 文榕 [文章推荐]
马来西亚的中国情---------北京 谭芯芯 [文章推荐]
越秀的贺卡---------------北京 谭芯芯女士 [文章推荐]
母仪风范-----------------香港 张诗剑 [文章推荐]
《一代人》的历史任务-----北京 谭芯芯 [文章推荐]
[王振裕(香港)新侨校友[作品推荐]]
印象西湖(外一首)----------新侨校友 王振裕【文章推荐】
七律二首------------------新侨校友 王振裕【文章推荐】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