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圆梦 历史 补丁 黄朝胜 高中71届 2023年10月18日是纪念李光前先生诞辰130 周年暨国光中学创办80周年双庆大典的大喜日子。 今天放眼国光校园花团锦簇盛装以待,真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上午,校主光前园瞻仰敬献花篮,新华楼修缮峻工仪式,校庆纪念丛书发布,大操场纪念大会,宾朋满座,流光溢彩,欢声雷动,国光沉浸在创办八十周年节日喜庆之中在此按下另表。 下午,按惯例是全体国光同学校友们的返校活动日。光前堂前三角州处“欢迎 回家”花坛彩牌直抒胸臆心旷神怡。然于无声处,今天有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羞涩,翩翩而至——他们是以国光中学71.72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重返校园,分享母校的荣光与欢乐。 回望来路,百感交集,重温简史,告知众人。 所谓国光71.72届高中毕业生源自: 文革中期即1969年9月中央发出学生停止大串联,回归学校“复课闹革命”号召。国光紧跟时势呼应首当其冲,于是有了1969年秋季新华中学高中班的开始起步于东西院。 然而命运多舛,1970年春第二学期开学,新华高中班一分为三,变身为寄居蓉中(国专二校)、新蓝、谯塘三个班,行至1971年秋学业两年算是高中毕业。 72届高中班则为1970年春季入学,其蓉中复读3个学期,最后一学期形势又变,再迁回国光老校址续读至1971年底高中毕业。 国光校史上是没有73届高中的。 尽管我们的高中岁月在母校的怀抱中未必正规严謹未必学业圆滿未必真才实学,但我们必竟是在那个动荡的岁月,跻身于全国最早复课复读的前列,学校和老师们给我们注入了学子求知势在必行,抛弃“读书无用论”,努力学习蓄势待发再谋新生的营养和动力。所以后来当我们借助这两年高中的半桶水,在未来走向国中山乡原野,走向境外商海百业,奋力打拼求生,虽外现一口地瓜腔(初始瞧不起),但内秀乾坤力(后事皆佩服),母校的培养哺育给了我们底气和实力,我们跑在全国竞争者之前列,毫不逊色,学有所成,业有所立……我们是国光母校高光时刻的受益者见证者(金碧辉煌火红年代),我们又是国光母校迷茫动荡时节的参与者见证者(后山防空洞开垦大操场),我们又是国光母校历史分野夹缝中的破钉一枚(文革中断学业下乡复读)……但是回首人生回望来路饮水思源,必竟我们是吮吸着国光奶水一路前行走来的一代(老三届初高中班),历艰辛磨难,拼自强不息……感恩国光归功母校——虽然我们不是你的出类拔萃,却依然对你一往情深。 下午三点,校区大道上走来了一群鬓白齿没,身影朴素精神矍铄,七十开外的老者渐渐汇集到星州楼下,他们是原新华中学蓉中班的班长黄秋元,还有李三悦李桂林李新华李金钗李土元李广平黄建设黄朝胜等,更有原71届蓉中初中班(后续为国光74届高中)的李裕宁(丘陵)李斯荣等老同学应声齐集一堂。 按照约定,走进一楼教室。讲台、黑板,板书:热烈欢迎高中71~74届校友。教室后墙板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光前精神伴我同行。滿滿的熟悉而又生份扑面而来,班级里一群男女小同学,新校友热情接待着,腼腆文雅大方有礼,一边斟茶倒水,一边窃窃私语,一张张红扑扑粉红笑脸,犹如复见当初年少的你我,学生时代青葱岁月脑海泛波。 老同学们虽然多年不见,但轮廓身形尚在可辨,大家随手课桌课椅,环绕围坐,芙蓉网网主黄敏敏校友也主动前来参与群聚叙谈,山南海北,往事故友,家长里短,一是相互见面问候致意,二是自由交流倾心畅谈,三是形成共识继往开来。因为本次71.72届同学聚会本属意料之外,确认时间比较仓促,所以早先就由三悦桂林牵头建立个微信群,希望大家互为转告通报,日后再渐补渐进汇聚成群,方便线上线下交流。 重要的是:今天的返校日我们有幸收到了新修订的国光中学校友花名册,翻阅其中在157页处~71届高中毕业生125人,72届21人,任职教师并列赫然在目,我们倍感欣慰亲切与暖心——终于圆梦回归母校怀抱。 借此机会我们衷心感谢: 回归入列,对我们是接纳认可不留遗憾,对国光是校史补缺补漏弥合完善。 老同学小聚之后是流览新校区,三区五门,旧貌新颜,学子数千,良将辈出,博士墙,英才榜,不一而足,正是:国光代有才人出,各显风骚竞风流。 晚间由中国侨联,省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光前裕后”文艺晚会,节目声光影视精彩纷呈,将李光前.国光中学双庆大典推向高潮…… 别了国光,再见了母校……想起了一首最近甚为流行的歌曲做返校日记结尾吧: 看 天色又在远处落下, 2023.10.20 ----------------------------- 返校日相关照片附后:
|
编辑:黄种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