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之人活出诗意的人生 |
||
种桃种李种春风 过去有一句俗语,叫做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说做人应该谦虚,不要抢先在别人前头。这句话也可以叫做不敢为朋友先。懋强朋友很多,他出版诗集,送了很多朋友,我不敢冒昧,抢先第一个写文章祝贺。2015年3月25日我就收到懋强惠赠大作。我就等待别人先写文章以后我再写。结果大家都那么谦逊,我只好先冒昧来写一篇小文章了。 懋强在《细雨微尘》空白的扉页上,认真写下了给我的赠词: “波光挚友览正: 陈懋强 (图章) 敬赠 懋强一贯为人低调,极端谦逊。他的谦逊真是极端,你看他诗集的标题“细雨,微尘”,把自己作为微不足道的存在,他的诗歌也是微不足道。刚刚看到这个标题,内心禁不住惊叹。转而想道,这就是懋强兄的本色。我感觉,这个人真正活出了他的本真。 懋强称我为“挚友”,让我一下子回到学生时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在国光中学求学时代,当时喜欢“涂诗”,好朋友彼此交流,彼此称呼都是“挚友”,不分彼此。这种习惯,在厦门大学依然延续,刘再复为人特别热情,他给我小字条上,开头总是“波光挚友”,其实他对所有同学都是这样称呼。现在七老八十,懋强兄依然这样称呼,可见依然保持当年的赤子之心,特别令人感动。 “无力买田聊种字”,让我马上联想到不久前孩子找到的一首歌叫《梦田》,是台湾歌手潘越云、齐豫二人合唱的一首歌,歌词:“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是基本歌词,反复吟咏。这是根据三毛的诗,编成的歌。我最感兴趣的是“种桃种李种春风”,“种春风”让“种桃种李”种出了诗的意境来了。懋强的“种字”,就像三毛的“种春风”一样,让字种出了诗歌的意境来了。 懋强写过许多很好的诗歌,包括朗诵诗。懋强在台上朗诵诗,很有诗人的风度和气势。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印象最好的一组诗歌,还是2010年12月28日在芙蓉网发表的《亲情、友情、同学情、故乡情、故国情——读刘再复、黄种生、陈懋强武夷诗感想》,这是香港《文综》杂志发表三位老同学的组诗,最近懋强兄告诉我,杂志是他当时托人稍给我的信箱的。芙蓉网文上,我是这样评价的:“陈懋强的《武夷行》,形式上是一个创造,介于古今的歌谣体之间。意境上有一种天然的神韵。读完此诗,似乎口有余香,作为山水诗,这首诗的美,格外的纯粹。这是我第一次读到懋强兄的古体诗,以前懋强好像只写现代诗。没有想到他的古体诗写得这样地道。这首诗之所以写得这样好,除了本人艺术修养以外,还因为诗人心境的澄澈。”我感到三位老同学的武夷山诗歌都写得好,令人印象深刻。 懋强兄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这部诗集让人深深感受到一位谦和之人,活出了诗意的人生。整部诗集就是一首交响乐,全书七个乐章:一、社会篇;二、企业篇;三、旅游篇;四、校友篇;五、友情篇;六、怀旧篇;七、亲情篇。这部交响乐有一种浓浓的情意,父母,夫妻,兄妹,子孙,同学,友情,怀旧。这是情感的交响曲。欣赏这部诗集,真是让人流连忘返,深深被感染。 感谢老朋友的情谊,在《细雨微尘》67页,郑重选一帧李扶西同学光临寒舍两人合影,116页,又选一帧2007年我们夫妇到香港在高贤兄公司与懋强等许多校友的合影。 诗集的出版,是懋强兄诗歌创作的一个小结。懋强创作依然旺盛,相信在香港这片诗歌的沃土上,将会继续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懋强乘回乡之便,4月4日下午拨冗光临寒舍。这是11年后又一次光临寒舍。 懋强兄2004年第一次来寒舍,我们一块呆了一天。当时我们两人合影,后来发现,懋强衣服整齐,我却穿着背心。不合适。 这次我们一起聊天两三个小时,可以说促膝谈心,我是心念旧恩。国光时代的真挚友情。十分愉快。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其实香港到内地,并不遥远。离别前,懋强拿出照相机,我的孩子给我们合影。我就选两张。这是这次珍贵的见面合影。 2015年5月8日 厦门前埔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