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0年校友文萃 >

亲情 友情 同学情 故乡情 故国情--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0-12-28  【字体:

谢陈懋强赠《文综》杂志2010•9

亲情 友情 同学情
故乡情 故国情
——读刘再复、黄种生、陈懋强武夷诗感想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

《难忘家山行》----------刘再复、黄种生、陈懋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91c5d0100ixcp.html

    2010年5月中下旬,我们国光中学1959年高中毕业的文科班三位同学刘再复、黄种生、陈懋强,在福州黄种生家欢聚,然后同游武夷山,并且三人都写了记游的诗歌。此事我先在网上好像是刘再复的博客上先看到,后来在芙蓉网黄种生的文章中看到。没有想到,2010年11月中下旬,我的信箱莫名其妙收到一本杂志,《文综》2010年9期,从封面题字和杂志中夹的两封信,方才知道原来是懋强这位老兄寄来的,没有信封,或者是托人捎来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惊喜,此期杂志刊登了他们三人的武夷山记游诗!可以说,三人的武夷山记游诗,写得出奇的好,只在网上虚拟的空间存在,是可惜了。幸好有慧眼识珠的纸质刊物刊登,可以让更多的有心人看到,借孔老夫子的话说:“不亦乐乎!”

    英国克莱夫•贝尔的世界美学名著《艺术》,提出一个基本观点: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了。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是“有意味”的。现在许多匪夷所思的艺术理论,都在翻跟斗,都自以为在“出新”,实际上在“沦亡”。先不提它了。我作为一个读者,看到50年前三位同班同学写的这些诗歌,之所以感到出奇的好,就因为三个人的诗,都很有意味,这意味是跟三位的性格、性情、身份、经历相关的、一致的,并且,三位都已经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了。所以,才那么放松,那么尽意,那么尽兴。刘再复的酣畅,黄种生的老到,陈懋强的天然。各有各的意味,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性情。却在“情”字上达到高度的默契,高度的和谐。三人之情,有多重意味,究其核心,这就是亲情、友情、同学情、故乡情、故国情。

    从杂志《文综》看,三人的诗题下,都有一段相当于“题注”的话:刘再复《武夷咏怀五首》题注写道:“今年五月二十一下午,携菲亚,和挚友种生、懋强(国光中学同学)、懋利、一霖伉俪及茅洲贤侄,同游武夷山九曲溪。这是辞国二十年后第一次返回福建家山,欣喜兴奋之余,信笔写下五首绝句。”(93页);黄种生《寄友五题》题注写道:“与刘再复、陈懋强二兄,祖籍地同为福建南安市,国光中学同学。与刘兄且同为码头镇人,共同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分别近三十年,时在念中。5月19日,再复、菲亚,懋强、一霖伉俪自香港来闽相访。遂与家人懋利、茅洲陪同游榕城三坊七巷,览武夷碧水丹山,上琅岐岛,宿紫云晨川楼。苇洲迎候于榕城,送别于琅岐。此次家山之行,恰逢雨季。而旅途每见情天丽日,山青水碧,故国多情,眷顾有加,宁不感念!24日晚,长乐机场依依握别,返城之后,反复播放光盘,心有所感,书成五题。陈兄闻之,诗兴勃发,也赋长诗一首。纵观所作,无论平仄,不拘文字,但诉衷情,以寄远念。”(94页);陈懋强《武夷行》题注写道:“携内子一霖与再复、菲亚,种生、懋莉伉俪及茅洲同游,武夷夜语,琅岐听涛。挚友情,兄弟意,昼夜长谈,畅快淋漓,不亦乐乎。返港后涂鸦一首,狗尾续貂,以志永念。”(95页)。

    三篇题记,合成一篇此次三人行,三家行完整完美的记录。这是亲情友情之盛事。作为旁观者的校友们,无不为之高兴和称羡!岁月如歌!1959国光毕业,后来,黄种生和陈懋强的大妹妹陈懋莉喜结良缘,同学情、校友情,又加上一层亲戚之情。刘再复和黄种生的挚友之情,从芙蓉网文得知,更是非同一般。再复此次又是“辞国二十年后第一次返回福建家山”,这就可以体会这三位同学朋友亲戚此次相聚,是多么可贵,多么难得!

    武夷山中,感怀最深,当推再复兄,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界,他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去国之后,书生本色,着述等身,令国人赞叹。武夷诗,三诗人,再复情最浓,心最痴,且看《武夷咏怀五首》之前两首:

武夷奇绝亦属我,
穿山越谷过客行。
最喜兄弟同舟笑,
逍遥击水忘黄昏。(一)

邀得流霞同举杯,
挚友邀我家山回。
共醉红茶兼碧水,
不悔荣华化作灰。(二)

    这那里是诗呀,正如种生兄所云,“无论平仄,不拘文字”。这是醉语。这是喝了武夷山大自然最醇的山水美酒佳酿“红茶兼碧水”,“兄弟”“共醉”,书写出来的醉语。此时的再复兄,俨然是个欧阳修式的醉翁!可是,这才是诗,是真性情,真肺腑,掏心窝的诗!但是且慢!“不悔荣华化作灰”一句,可以有“善哉”和“非也”两解:投身自然,归真返璞,悟到“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微不足道,毫不可惜它“化作灰”,则是“善哉”;而如果把等身著作带来的荣华,也视作灰,则“非也”。学术成就,永远是通向真理无穷道路一块一块的奠基石,永远是有益的,不朽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奈何得了它。

    刘再复、黄种生,和我,都是国光中学和厦门大学的同学,求学时代黄种生给我的印象,他的古文功底是最好的。中学时代,他和陈懋强、戴慧文、李扶西等同学组织的“松竹友”,作为友好小团体宗旨的那首古体诗就是种生写的,从那首古体诗看古文功底,就可见一斑。更不必说大学时代以后的深造了。《寄友五题》,可以看到,思路的开阔,格律的严谨,用字的考究,语言的老到,是值得称道的。

长歌走马去国游,
海角天涯梦神州。
一曲相思连九曲,
千回百转是乡愁。(一)

桃李春风读沧海,
江湖夜雨悟人间。
坎坷历尽有诗谶,
牵肠挂肚是故园。(四)

    这五首诗的最大牵挂是挚友刘再复的“去国游”,“千回百转”的“乡愁”;“牵肠挂肚”的“故园”。此诗巧妙在于,将武夷山的名胜名称(九曲溪、玉女峰等)、刘再复散文名著名称(《读沧海》等)自然植入诗行之中。成为亮点和名句,如“一曲相思连九曲”,“桃李春风读沧海”。最后一首是对老友极其温情的慰藉:

家山未远传消息,
漫卷诗书入国门。
若问萍踪何处去,
香江鹭水亦宜人。(五)

    种生这连成一气的五首诗写得十分深情和温暖,同时也不乏幽默风趣。第三首末尾两句:“参透佛家不二法,灵龟闻道上游排。”诗后注曰:“游武夷山九曲溪时,有一巴掌大之巴西龟爬上竹排,缩于脚旁。武夷山友人戏称为‘长寿之兆’。”其趣其妙,毋庸赘述。

    陈懋强《武夷行》,形式上是一个创造,介于古今的歌谣体之间。意境上有一种天然的神韵。这当与懋强兄与世无争恬然自适的心境有关。诗作自始至终洋溢着与友人同游名山胜水的快乐恬适的心境。心中毫无挂碍,只为友情,只为亲情,只为亲亲的眼前山水,倾心投入,倾情投入。诗行间,诗节间,有一种轻松的,轻快的节奏。读完全诗,心灵是这么的熨帖恬适,这么的美。全诗对应着前面两位友人,也是五首,不过,它不是首,而是节,他是完整的一首,分为五节,以对应五首。形式上显得有变化,显得活泼,轻快。因为是连贯的一首,所以我就全录如下:

山邀约,
水为媒;
武夷胜景迎友归,
兄弟喜相随。(1)

武夷山,
山巍巍;
玉女登峰揽苍翠,
望断东流水。(2)

九曲溪,
水柔媚;
一江碧绿映雾帏,
海棠春欲睡。
竹排轻轻滑,
船工道娓娓;
篙影点碎鸥鸟梦,
笑声幽谷廻。(3)

浓黛描山眉,
远峰现船桅,
山岚乍起处——
画圣知是谁?
漫道悬棺危,
先祖大智慧;
古刹晨钟闻释道,
谁解个中味?(4)

近武夷,亲山水,
天地怀抱相依偎;
“大红袍”前且驻足,
茶香人欲醉。
情入诗,诗有味;
意作画,画更美。
诗意自在寄山水,
真情溢心扉!(5)

 

    读完此诗,似乎口有余香,作为山水诗,这首诗的美,格外的纯粹。这是我第一次读到懋强兄的古体诗,以前懋强好像只写现代诗。没有想到他的古体诗写得这样地道。这首诗之所以写得这样好,除了本人艺术修养以外,还因为诗人心境的澄澈。黄种生艺术上的老到,陈懋强胸襟中的天然,诚如刘再复《武夷咏怀五首》之第五首第三行“风雨舟中两诗老”一句,他们是无愧于卓越文学评论家刘再复老同学对他们“两诗老”的美誉了。

    谨以此小拙文,向三位老同学聊表敬意!

    2011年新年即将到来,顺便向三诗老刘再复、黄种生、陈懋强及三家人祝贺2011年新年及春节吉祥快乐!祝贺当年同届学友戴慧文、黄坚持、李扶西及三家人2011年新年及春节吉祥快乐!

    同时,祝贺以黄敏敏、张高贤、李远荣、林智育、刘英烈等为代表的《芙蓉网》香港国光中学校友会工作坊全体所有成员及家人2011年新年及春节吉祥快乐!

(《文综》刊物,为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出版,香港政冊。)
2010•12•15写于厦门前埔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