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前裕后千秋业(文)
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母校 > 校主传略 > 光前裕后千秋业(文) >

光前裕后千秋业(连载第3-5节)---李远荣(香港) 高5組1班

上传时间: 2006-12-23  【字体:

少年立志当工程师

   少年李光前的志向是要当一名工程师,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橡胶大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阴差阳错。

   在海外,一般都认为「工程师、律师、医生 」这三师是最理想,最高尚的职业,而工程师又排在三师之首。受时尚影响,李光前便选定工程师为终身的职业。

   为实现这一理想,他负笈南京暨南学堂时,专攻数学、物理、化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从中国返新加坡后,执教一个短时期,于一九一二年考入新加坡英国殖民地政府测量局主办的测绘学校,进行半工半读。

   李光前在测量局的薪金是每月八元新加坡币。但其工作是十分艰苦的。他每天清晨五时左右就起床,六时集合,不论刮风下雨或烈日当空,他都要去测量马路和河流。下午,就在测量学校内绘图或上课,晚上则要做作业或温习功课。同时,他还选读美国大学的函授土木工程师。一九一四年终于修完课程毕业。

   一九一四年福建籍富商庄希泉很赏识李光前,希望他能转入商界发展。但光前当时在测量专门学校做学员时根据学校规定,每位学员在入学前,皆要签署一份合约,注明学员在毕业后应替政府服务五年,否则应赔偿一笔数额甚巨的费用。庄希泉求才若渴,他替李光前还清这笔赔偿金。李光前就在他设在新加坡牛车水的「中华国货公司」任英文财库,处理一些采办与交涉的事务。

   因当时中国货品品质不佳,经营十分困难。李光前在国内念过书,获悉中国的教科书尚未打进南洋市场,而南洋的华侨子女对学中文颇感不便,于是李光前极力主张引进中国教科书,使国货公司扭转了劣势。

投入橡胶王国行业

   一九一六年的一天,天正下着毛毛细雨,李光前下班后,在街边大摊档吃晚饭,这时,陈嘉庚也冒着雨来买宵夜。当陈嘉庚买完食物包好后,雨越下越大。陈嘉庚的汽车停在附近,他没带雨伞,无法去驾车,正在着急。李光前是认得陈嘉庚的,忙递去一把雨伞,陈嘉庚是性急之人,拿了雨伞头也不回就说:「明天到我的橡胶公司去取吧。」

   第二天傍晚,李光前在中华国货公司收工后,前来陈嘉庚的办公室拟取回雨伞。陈嘉庚忙招呼他坐下,并感谢他借伞之情。

   两人在办公室内边喝茶边聊天,李光前才谈起他当新客在由厦门来新加坡的轮船上,陈嘉庚赠毛毯帮他御寒之事,至今尚感激不尽。陈嘉庚恍然记起,并大笑说着: 「你说你不姓陈,所以不拿毛毯。后来我改变主意说不姓陈也可以拿,你才拿了。」接着陈嘉庚又说当时想请他来橡胶园做工,为什么没有来。李光前回答说想多读点书,可赚多一点钱,陈嘉庚点头称是。

   他们谈得正高兴,突然办公室外传来吵闹声,有一位经理忙进来向陈嘉庚汇报,说有一个西洋人叽哩咕噜走进来,不知说什么,他们没人听懂,不让他进来,他便大吵大闹。陈嘉庚忙和李光前走出去看个究竟。

   那个外国人看到陈嘉庚,知道是老板,又叽哩咕噜了一遍,全公司的职员因听不懂,都鸦雀无声,陈嘉庚正感到为难,只见李光前从容不迫地走前去跟那西洋人叽哩咕噜了一番,那西洋人猛点头。李光前才走过来跟陈嘉庚说,刚才那位是美国商人,他要查询买橡胶的情形和手续。

   原来那时的国际橡胶市场,都控制在英国人手中。英资集团在马来亚拥有面积庞大的胶园,橡胶交易主要由几家英资公司所垄断,所以价格的起跌都由英国人的橡胶集团操纵。美国商人不满英国洋行从中取利又诸多为难,就前来新加坡开设分行,拟直接向马来亚商人购买橡胶。

   陈嘉庚早就有意跟欧美商人直接进行橡胶买卖,现在美国人亲自来探询,正是求之不得,但又苦于没人会英文。现在看到李光前精通英文,他有意罗致李光前在自己的橡胶公司服务。

   陈嘉庚和庄希泉是多年好朋友,陈嘉庚就把此意向庄希泉提出,庄希泉这时业务已上轨道,他认为把李光前留在店里是大材小用,所以有意成全陈嘉庚的美意。

   当他把陈嘉庚的美意转达给李光前时,李光前竟断然拒绝。原来当地华人有个传统观念是知恩图报,李光前认为庄希泉有恩于他,实在不便跳槽。但庄希泉却苦口婆心地劝告他,说陈嘉庚是他的知已朋友,为陈嘉庚服务,也等于为他服务,并讲了一套 「浅水难养蛟龙」的道理。李光前只好应承。

   李光前进入陈嘉庚的谦益公司负责橡胶出口业务。他在工作期间,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橡胶生意的知识,并打通欧美市场,对谦益公司的业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嘉庚在他日后的回忆录中称:「在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零年期间,谦益公司每年的盈利皆在八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这巨大的盈利与李光前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陈嘉庚选作大女婿

   陈嘉庚有女初长成,长女陈爱礼,芳龄十七,正在庄希泉太太余佩皋女士当校长的南洋女中念书,陈嘉庚看到李光前年轻有为,有意把长女许配给他。但又怕李光前拒绝,自己下不了台。

   陈嘉庚把这意思跟知交、华商银行董事薛武院提及。薛武院又是李光前的好朋友,他拍胸说这事包在他身上,他愿当月老。
薛武院一出马,果然不负所托,撮合了这门亲事。

   一九二零年李光前时年二十七岁,刚好在谦益公司服务四年,就跟陈嘉庚十七岁爱女陈爱礼结婚。他们的婚礼是在新加坡道南学校举行,证婚人是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博士,薛武院和薛中华分任男女双方的介绍人。成为陈嘉庚女婿后,陈嘉庚将谦益公司的一切橡胶业务,交给李光前管理。

集资购下虎山胶园

   李光前虽然是新加坡人,但他的发迹却是在大马。他手创的南益橡胶公司,其发祥地原来就在人杰地灵的麻坡。

   李光前在麻坡开设南益橡胶公司时,橡胶价格维持在每磅四、五角的高水平。因为只是进行买卖及加工,盈利不大。所以李光前打算买胶园,一来不怕胶液来源短缺,另一方面又可以取得更高的利润。

   就在李光前有意买胶园时,一位在麻坡居住的英国种植家,想返祖家,打算将他拥有的一段胶园廉价出售,这块橡胶园有一千多英亩,只卖十万元,每英亩不到一百元。当时每英亩的橡胶园时价二百元,如果地段适中,交通方便的,每英亩可卖到三、四百元。

   李光前在麻坡巡视业务时,获悉这消息,马上去参观这片橡胶园,并与这位英国人会晤,细问详情。这位英国籍的园主看到李光前有诚意购买,认为价格和付款条件可再商量,并尽量给予优惠。

   李光前听后,很高兴地于当晚赶回新加坡,并向岳父陈嘉庚汇报,表示有意购买这块橡胶园。

   陈嘉庚性格爽直,听后便大声责骂李光前:「你跟我做了十几年的橡胶,这点常识都没有吗?这块胶园众所周知是没人要的,其原因是山上有老虎,曾吃掉刈胶的工人,工人不敢上山刈胶,橡胶园也变成荒地了。」

   李光前给岳父训了一顿,低头不语,忙递上茶水,等岳父气消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李光前解释说:英文报刊报道,政府有意在胶园附近开公路,发展麻坡的事业,公路一开,车来人往,老虎自然绝迹。

   陈嘉庚不相信这种内幕消息,仍对李光前说: 「这件事已讲了多年,整天说要开路,也只是讲讲而已,并没有行动,这片胶园不必买了。」

  岳父不支持,资金成问题。但李光前信心十足,他认为买这块胶园可赚大钱,他的根据是:当时一磅橡胶是五角钱,一英亩胶园可产一担橡胶,可买五十元。一千亩橡胶,每年有五万元收入,扣除人工、肥料及杂费外,十万元的成本,在三年内可连本带利收回。于是李光前下决心筹钱,他出售自己拥有的华商银行股票,并东筹西借,才凑了八万元,尚欠二万元。

   李光前拿着钱去找卖主,照直说只筹了八万元。这位英国人急于返回英国,又苦于橡胶园久不脱手,怕「老虎吃人 」之事传到光前的耳朵里,光前会反悔不买,所以同意先收八万,剩余之二万分期付款。当时并不盛行分期付款制度,这优惠条件,也使李光前大吃一惊。

   最后,双方到律师楼签署买卖合约,各得其所,完成了这笔交易。

   这片胶园转到了李光前名下后,李光前将之取名为「芙蓉园」,以纪念他的出生地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

   果不出所料,不久,政府就在这块胶园附近兴建公路。胶园价格暴涨两三倍,后来有人出价二十多万欲向光前购买,但光前不卖。

   公路开辟后,老虎踪影不见了。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侨流传着李光前煞气大,鸿福齐天,连老虎也怕他的故事。

   最后,有人出到了四十万。这价格太吸引人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赚了三十万,李光前才把这块胶园卖掉。大家都称赞他眼光独到,正应了那句古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下一页 (连载第6-8节)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