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黄氏历史名人 黄嘉 人物简介: 燕山黄氏十房六世祖讳嘉,字允桢,号介斋,成化癸巳年(1473 年)公以岁贡获选任韶州府曲江知县。他立下清廉志,不取公帑库金,革除陋俗,严惩贿赂之行,清理积案,百姓无冤情。离任之日,百姓扶辕十里相送。返乡后,重操农耕旧业,尽孝道,致力于子孙的培养教育,诗书继世,子孙后裔人才辈出。祀名宦。 一、苞苴难动清廉志 燕山黄氏十房六世祖讳嘉,字允桢,号介斋,乾麟公二子,小时候因为是庶出,幼年时又顽劣调皮,不受管束,经常欺负嫡子,因而不被父母喜欢。渐长及壮,公读书明理,决心以古之贤人为榜样,一改前非,谦恭礼让,得膺子民之权。从此公刻苦用功,潜心修习,因成绩优异,于成化癸巳年(1473 年)岁贡获选,授韶州府曲江县知县。 当时的曲江县社会风气败坏,贿赂官员成风。公到任后,官吏胥役将行贿之物以蒲草简做包装,以探公心。公当即厉声呵斥:“若你等想要用行贿来玷污我的官帽,败坏本官清名,我必严惩不贷,绳之以法。”吏胥见公声色俱厉,莫不惊悚,再无人敢以身试法,私行贿赂。 二、除陋俗不谋私利 每年春季,依照当地民俗,立春当日要举行“鞭牛节”,由县令鞭打耕牛,下田犁地,以祈丰收。以往县令犁田,穿牛鼻用的鼻环都是金子打成,牵牛的牛绳也是银子做的,犁完地后,金环银绳就全归县令所有。面对如此陋俗,公愤怒地说:“搜刮百姓钱财以饰神像,并因此而变相贿赂官员,让官员由此得利,这怎么能够让人容忍呢!”遂下令革除。 公任内,府库里存有赎金三百余金,按照以往惯例,这是用于下级拜见上级时的费用,归县令掌管,自由支配。公认为此举不妥:“这笔钱不该用来收买官员,私人不可存留”,命人登记造册归入府库,以备查验。 三、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为官正直,勤政廉洁,公正无私,任内百姓无冤情,民间好口碑。上级政绩考核位居上等,即将获得升迁。然有政绩不显之同僚者,相形见绌之下,自觉羞愧,出于妒忌,无中生有,或状告,或谣传,极尽诋毁攻击。公生性耿直,看透官场丑陋,不愿受此窝囊气,遂赋诗明志,效仿当年晋代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归隐还乡。离任之日,当地百姓拉着车辕,十里相送,依依不舍。 四、堪称为官者典范 公归乡后,重操农耕旧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并致力于子孙的培养教育。公之子天镒,封太平县推官,公之孙濂清,号月波,嘉靖戊子年(1528 年)举人,仕户部员外郎,萧府右长史。次孙沂清,号莲泉,应岁贡,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知县;曾侄孙懋中官至姑苏刺史。族中人才辈出,青出于蓝。家学渊源,诗书继世,这都是公留给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啊! 当年左布政使留公志淑称赞说:“公以一庶子,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饱经疾患,而仍能自励成才。显贵时对兄长谦让,有钱时分给不争气的弟弟;廉洁不取国库金钱,义正杜绝私利。他的盛德与陶潜教育儿子的美德无异,都希望用善行来教化子孙,使后辈皆为善者也。及至壮年归隐,照拂家常,惠及兄弟朋友,堪为施政者之典范啊。”这是对公一生最好的评价。祀名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