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内田镇莲塘村 翔安莲塘村号称厦门十大美丽乡村之一,值得一看。11月18日早我们到达莲塘村。莲塘村大门就在公路边,很堂皇,是一三层塔状牌坊式建筑,门柱前是威武的石雕石狮。门柱对联是“门臻百福共创文明村,楼纳千祥齐奔科学发展路”,这大概也是莲塘村的奋斗目标。走在村大路上,只见大路两边遍植榕树,在树之间有多座宋江阵演练的人物塑像。宋江阵是莲塘村的非物质文明,也是一张村名片。宋江阵起源于明代,距今400多年。当年为防患匪患由村民林希元组成村自卫队,在演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练武方法,后来演变为健身表演形式,流传至今。 我们先到莲塘村党群服务中心。这是一座三层楼建筑,最上面有一四面锥形结构。大门内有莲塘村网络化工作室和莲塘村服务代办点。墙上有莲塘村全日制坐班工作人员去向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大门前的宣传栏设有莲塘村党务公开栏,内田厝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社区(村)应急处理流程等内容。这些内容让人感到莲塘村的科学民主管理。莲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前方有一个砖砌广场,邻近还有一个篮球场,边上树林间设有坐椅。在广场的右前方有一棵榕树,种于1987年,已有三十几年树龄。如今这榕树树干粗大,从树干上下垂大量气生根,似如紫黄色冰柱,形象很美。此树颇有来历,在树旁立有一块石碑,刻写莲塘村老人协会植树的《碑记》。 来到宋江阵民俗广场,在广场围墙边上立着高大的比干白石雕像,底座上刻写着比干筒史。比干乃商末一忠臣,忠义殉躯。莲塘村民有崇敬忠义传统,在民俗广场上处处体现这一传统情神,所以他们以比干为楷模。入门后的左右两边侧有龙和狮子塑像。在左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快活林”园区。正中间有一个大广场。广场的正前方是一下为白石砌成的三个塔状门楼,门楼中部是城门。上方是是金黄色的盖顶,中部是走廊,把三个门楼连在一起。走廊上插着三角形旗子。三塔楼之间是两个又高又宽的拱门。中部墙上有忠,孝,仁,义四字。整个建筑真有点像梁山水浒的山寨门。通过拱门入内,里面是一个更大的广场。广场两侧是红色的皇宫式顶盖的走廊。在两边走廊上分列着各十三位梁山好汉,其中有柴进,鲁智深,李逵,石勇等人。正中是一个高大的台子,台上是吴用,宋江,卢俊义三位梁山泊最重要人物。台子左右两边大圆柱上刻写多幅对联,其中一幅写着“我武惟扬义勇忠贞辉日月”,“国威其振精勤劲健壮山河”。整个广场设计以梁山好汉形象宣扬忠义精神内涵。 离开广场从侧面往后走,那里有一名为“将军文化线”,介绍与本地区有比较密切关联的六场著名战役。其中有莲塘村人林有声参与指挥的上甘岭战役。杨文广为国土统一的发生在莲塘村北部的鸟营寨战役。郑成功在莲塘村小盈岭击败清军的小盈岭战役。走过将军文化线,来到陈列梁山好汉大堂的后方,那里有一个“闽台宋江阵博物馆”。宋江阵已传至台湾,与莲塘村有历史渊源。博物馆里的陈设比较简单,左右两厢有少量兵器和练武的服装,墙上挂着多幅书法长幅。奇怪的是在大堂的正中央供奉着田都元帅。田都元帅是戏神,出生于南安罗东镇振兴村。田都元帅原名雷海青,畲族,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乐器演奏师。他入朝为唐皇家服务,安祿山攻占长安时,雷海青不愿为安禄服务痛骂安祿山而被害。雷海青的忠贞被故乡人民所崇敬,在振兴村山边建了坑口宫,敬奉雷海青,並尊他为田都元帅。大概是田都元帅声名远扬,在莲塘村民同样被敬奉。闽台宋江阵博物馆前面是闽台宋江阵民俗文化广场。广场的四周有多座演练宋江阵的武士塑像。广场的最前面还有几座山形的石刻碑,其中一座刻写的是闽台宋江阵民俗文化广场碑记。广场的一角有名官林希元石雕像,林希元是莲塘村人,石雕下方刻写林希元简历。 离开广场往旁边路径前行,在路边有一黑色石碑。石碑刻写着“翔安宋江阵文化,民国时代传承人——林销”。林销是莲塘村人,白石基座上刻写着林销在当地及在漳州,泉州等地传扬宋江阵的主要事迹。再往前是时空战道,时空战道是条用水泥层包被的隧道。隧道长70米。隧道內有塑像,壁画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三个朝代三场战役,那就宋代扬文广指挥的烏营寨战役,明未郑成功打败清军的小盈岭战役,莲塘村人林有声将军参与指挥的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内容最丰富,有林有声将军与其他两位指挥军官在坑道内谋划战斗的塑像。在坑道壁上还有几首诗,现录其一,“铁血钢骨志愿军,上甘岭断群寇魂。嚣张帝国垂头处,天道必酬美善真。” 走出宋江阵民俗文化广场,来到侧面的大路。这里有一条文化走廊,走廊位于道路的一侧,走廊分为八段,每段如同有盖的版报,分别介绍八位名人,他们大都是翔安人,只有一名泉州人。简单介绍其中几位。一,林巧稚,翔安马巷人,中国著名的妇户科医生,她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林巧稚一生未婚,却亲手接生了五万多个婴儿。她的其他事迹就不讲了。二,蔡启瑞,翔安马巷人,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厦大化学工程学院一级教授。他热爱祖国,1950年为了新中国毅然离开美国回国。他的科研成果丰硕,被誉为求知好学,兼济天下。三,张廷拱,翔安大磴人,长期戍边,明朝平寇有功,被朝廷封为“一品军门”。被誉为:军门一品,扭转国危。还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李长庚;小孝于家,大孝于民的林芳德;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林希元;高风亮节,坚不仕元(元朝)的邱钓矶。 往后走,到了莲塘村林氏宗廟。林氏家廟在几百年间已多次重修,现在的家廟重建于2007年。宗廟建得富丽堂皇,红色的屋顶,大门两侧墙下方是白石雕像,上方是青石石雕。前面左右两侧是精美的花草石雕。家廟正中供奉的是开基先祖。莲塘村林姓开基始祖在明朝初由莆田迁居于此,已有五百余年,繁衍至今人口近三千人。莲塘林氏与金门和同安等地也有血缘关系。家廟的侧墙上刻写林氏家训:崇孝道,睦篆族。重教养,齐家政。正礼节,务读书。明德性,谨言语。从林氏家训中可见莲塘村林氏崇尚忠孝,尊礼重教。在家廟的东侧,有座颐年堂,那是座古厝,现在在这里创办为老人之家,内设保健室,茶叙室,视听区,民乐交流区等,还有静思禅室。在这里进行老人晨练,打太极拳,建立了老人督导队。颐年堂展示了莲塘村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离开林氏宗廟,到了宋江阵民俗文化广场旁边的忠孝文化公园。在公园入门处立着一石碑,石碑上刻写着忠孝文化公园碑记,碑记介绍了公园建立的历史和概况。公园最美最核心的景点是公园内的湖泊。因湖面宽阔,景色优美,被人们称为小西湖。小西湖位于莲塘村南部,湖面积约53亩。小西湖湖水来自双坑,东湖和店头三个水库,三水库水经汀溪环村干渠汇入湖内。小西湖是莲塘村海绵体系的核心。在旱时,湖水可供灌溉。在水涝时,可供畜水排洪。小西湖本为水塘,遍植莲花。夏日,荷叶田田,莲花朵朵,莲花村由此而得。现在小西湖或许湖水太深,已不种莲花,但湖面显得更加开阔。湖水清,水色蓝,魚游湖中,船荡湖上。在湖四周有白色石护栏环绕。在其中一有近百米的石桥,桥面或平直,或成拱。还有几个亭子玉立湖边。旁边有高高的椰树迎风,多处地段榕树如巨伞。湖面倒映周边绿树亭子,还有蓝天白云。小西湖太美了。环湖而行,到达湖边的芳德文化公园。建这一公园是为了纪念莲塘村贤士林芳德。林芳德生于明朝,重理学,品德高尚,他一生中为莲塘村民做过许多好事。几百年来林芳德是莲塘村民的楷模。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其他兄弟也很有成就。例如老二林仕群注重社会公益,被官方授以“三里耆英”称号。老三林添诗文昭彰,收入地方志。被誉为“马巷硕儒”。老五林光元,立志报国,入仕为官,廉政而有为。林芳德排行老六,他胸怀社会,为民造福,凝聚能量,彰显理学风骨。他的品行声望垂范他人。在公园中立有林芳德塑像,在塑像后方有一大版块,比较详尽地介绍林芳德的生平事迹。 纵观几处公园,景色优美,有精神内涵。公园内处处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彰显了忠孝仁义的儒家文化。时间不早,腿力也不行,不能多看莲塘村的文公书院,老人免费食堂等地点,只能惜别莲塘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