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九都 在我小时候,小孩子吵闹时,大人常吓唬孩子:再吵,就把你扔到九都山喂虎。九都地处山区,多虎。国光中学生物标本室的硕大华南虎就是在九都被捕杀死的。制作标本的庄梓树老师告诉我,这老虎曾经咬死人。人们说,山高人横(横蛮的意思),九都土匪窝出了一个有名的土匪头陈国辉。陈国辉曾火烧埔头村。 我第一次去九都大约是1963年,我上国光中学高一年级,由学校组织到九都与贫下中农同吃同劳动。走了半天路爬过虎井阁岭,终于见到了九都,在青翠群山包围的九都,东溪从中流过,景色很美。我们过了一座桥,穿过短短的小街,又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才到了目的地——九都新民村。我们同学四人的住户叫陈豆丹,是一位生产队长,一个豪爽的中年农民,脸上有块红色胎记。我们在新民村劳动了一个星期。觉得这里农民是贫困的,民风纯朴,并不是山高人横,只是土匪横,农民并不横。其他的事都忘了。这次下乡劳动至今近六十年了。 大约再过三十年,我已在国光中学当教师近十年。有人告诉我,从九都过去,与九都交界的永春县,在东溪上有座桥上有盖的奇特桥梁叫东关桥,不远处还有一座高悬于山谷之上距谷底达九十三米的石城桥。在星期天,我们骑摩托车上路了。当我们到达九都时,以前所见的九都不见了。九都的盆地地低部分,大片的土地已被山美水库水淹没。我的一个同学因家乡被水淹,移民到长泰县(后来我们在长泰县城见过面)。宽阔碧蓝的水库向周边延伸,直抵永春东关桥下。在水库的周边山下是一排排的房子,有新建的楼房,也有旧房子。街道并不整洁。这时候,九都已开办了鞋厂,初具规模。道路并不宽,往永春方向还不是水泥路。当我们到达和安村河边时,只见东溪上有一铁索桥,桥上铺了钢板,车行在桥上,悠悠晃晃。桥头上只有一户人家,做点小买卖。看不见对面的毫安村,因为赶路没有过桥前往和安村。从这里到永春东关桥全是不平的土路,不见汽车通行,只有少量的摩托车往来。在这几年我是泉州市人大代表,参加1995年的人大会议。在大组讨论时,有人大代表向何立峰市长建议,应利用山美水库的山水美景,建设旅游景点,发展养殖业。何立峰当场拒绝。理由是泉州市有几十万人要吃山美水库的水,如果搞旅游景点,发展养殖业必将污染水质。我当时就觉得保持山美水库优良水质是很合理的。以后真的也这么做了,而且把当年在水库下方的铁厂迁走(为了利用山美水库的廉价水电,有人在水库下建了几座铁厂)。正因如此,山美水库一直到现在依然湖水清洁明亮。在会上我认识了山美水库边敦兜村的一位同是人大代表的制鞋厂老板陈洪七。在当年水库淹没耕地,农民缺乏耕地的情况下。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办起了鞋厂,解决了九都农民的就业问题,大家有饭吃,把九都镇带上了致富之路。陈洪七兄弟三人合办的制鞋厂制作童鞋,商标各取兄弟名字中的一字,叫七波辉。 今年3月1日,天气晴好。我到罗东镇作客,闲来无事,我的亲戚提议,到九都走走。他说九都景色很美,值得一看。想来我与上次到九都又过去二十来年了,而且我想再去看和安的铁索桥,现在怎么样了?由他带路,我们四人骑上两辆车,一辆摩托车,一辆电动车,奔向九都镇。 途中我们路过振兴村的坑口宫。坑口宫在农村的宫庙中是规模较大的。宫前是堂皇的雕龙青石大柱。正殿,戏台,烧香亭都建得金碧辉煌,还有会客室等设施,坑口宫的前有一大的广场,旁边是一株高大的榕树。这里除了供人烧香祭奠外,也是体闲的好去处。这座宫庙很特殊,因为它所供奉的是一位戏神,与众不同。在唐朝年间,坑口村一户畲族人家有个精通音律的人叫雷海青,奉调上京为唐玄宗服务。后来,安禄山叛乱占领京都长安。有一次安禄山招集艺人为他演奏。雷海青被召,在场上,雷海青大骂安禄山,把乐器扔向安禄山。雷海青当场被杀。消息传到家乡。村民们为了纪念忠烈的雷海青,建了宫庙,因地址在罗东镇振兴村坑口,称之为坑口宫。人们把雷海青奉为戏神,年年祭拜,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坑口宫几经改建,目前规模最大最壮观。在台湾有坑口宫的分庙,二地管理人员时有往来共商宫庙活动。坑口宫作为戏神宫庙,现在这里也是南音话动场所,定期举行音乐活动。 离开坑口宫我们上了呼井阁,九都镇已在眼下。天还是那么蓝,水还是那样美,宽阔的水库水波光闪闪。四周群山环抱,森林密布,青山一座座直到远方天际。耳边传来了鸟儿的叫声,这时你才想起,这里是山区,这里有山间美景。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之处是眼力所及,从山边到低处街道,环绕整个水库全是新楼房,大楼一直延伸到远处山脚下。过呼井阁公路旁就是彭林村,路边楼房被绿树包围,在民居中出现了一个制鞋厂。沿公路下行几公里后,在我亲戚带领下往左边行驶,过了一座大桥。在公路的上下方是一座接一座的白色别墅,高的七八层,矮的两三层。屋后是绿树,屋前是水泥场。别墅群背负青山,面对碧水,好美的村庄。不久,到了一个广场。广场边上是一座大豪宅,豪宅大约十层,装饰华丽,周边是围墙,前面有门岗。广场正面是山美水库,背面山中有高树和竹林。左侧几十来处有一大池塘。广场中有一小庙,旁边是一株大树。广场边的正中央是一座戏台。广场边上还有健身器材,一位老太太正在健身。广场上有一位老人在散步。我们环视周边美景,那位老大爷走上前来,与我们聊了起来。我问他这是什么地方。他说这里是敦兜村,那豪宅的主人是鞋厂老板陈洪七。想不到来到过去熟人的家。他简单地介绍了陈洪七兄弟的发家史。我问他,陈洪七对家乡九都有没有贡献。他说有大贡献,比如前面你们经过的大桥,建桥花几千万元,大部分的钱是陈洪七捐的。我称赞他的家乡很美,他谦虚地说这里只是空气好,水好。我问他村民的生活状况。他一脸幸福自豪地说:我们九都山区,过去干活累得要死,还吃不饱饭,现在不干活(不干农活)天天吃得很好。共产党真英明,会领导(这是他出自内心的原话,不是我在作宣传),我们家家住新房,每家都有小汽车。他很满足,听者也很满足。本想拜访陈洪七,门卫(江苏人)告诉我陈洪七经常住在九都镇总部,现在不在这里。因为还要赶路,我们请老人家帮拍几张照片后,挥手告别,奔往和安村。 我们车来到九都镇的中心地带,这里有几公里长的街道。街道边上是新楼房,布满了各种商店和娱乐场所,还有小学,幼儿园,有大的鞋厂。我们没有停下参观。整条街道一边是水(山美水库),一边是山,上班时刻,街上行人不多。在山边只有零星小菜地,没有种庄稼。我们来到陈洪七的七波辉总公司,我本想稍作逗留,和陈洪七聊聊。门卫是个本地人,我问他陈洪七的电话。他正在起劲地和一个妇女聊天,回过头来,翘着腿说:我不知道,我就是知道也不告诉你。他轻蔑地看着我这个开摩托车的老头。我差点笑了出来。因为我想起过去看书,书中有家奴放狗咬人的情节(陈洪七很随和),现在我信了。我们继续赶路。到了新民村,我曾经劳动过的地方一点也认不出来。这哪里是农村?长街短巷,全是商店,商品丰富,琳琅满目。过了新民村,进入山区。公路是宽阔的柏油路面,很好走。山上有树有竹有鸟声,空气很清新,行进其间感觉真美好。偶尔山边出现小民居,房前有几位老者在阳光下泡茶聊天,很是悠闲自在。终于来到了和安村的对面公路。蓝天白云之下,青山夹峙中的是长达二百多米的和安大桥,据说大桥建于2018年。原来的铁索桥还保留着,乌黑的铁索和钢板依然不变,大概为了供人参观而保留下来。有游人在上面行走。东溪还在静静流淌,人间已是大变化。 我们骑车过桥,本以为过了桥就到了和安村。想不到我们又在林木掩映的山间走了几公里盘山路才到达。和安村是一个位于东溪支流山谷的小山村。夹谷纵深,两侧坡地种满了香蕉和荔枝。村里耕地极少。房屋大多老旧,只有几座新房。房子散布在山坡,村中道路窄小,弯曲,有的很陡,我不敢骑车上坡。只有村委会所在地前方有一小广场,但不见人影,路旁人家有几位老人。老人很热情,这里极少有外人到达,我们是稀客。在谈话中了解到,现在村里的人很少,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只剩老人。这里没有学校,学龄儿童要到九都镇区的学校上学,一部分老人要去陪伴,所以连老人也很少。村里没有商店,买东西要去很远的镇区。和安村缺耕地,缺资源。我想它将慢慢进一步萎缩。在离这里十多公里外还有一个类似的小村。在大桥未建之前,和安村对外的交通更不方便,是真正意义上的穷村僻壤。人们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安村现状是一正常现像。更多的和安人将进入城镇,走向现代化,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九都镇现在已成了制鞋名镇。九都镇生产的各类鞋畅销全国各地。九都镇是一个山区小镇,却能打造一片新天地。它的成功因素是什么?我有一个亲戚已六十多岁了,罗东镇人,还在九都一家鞋厂上班。她告诉我,她的工资每月四千来块钱。她们工人有宿舍可住,宿舍里有厨房橱具,工人可自己做饭。宿舍里有空调,夏天为了避暑可住厂不回家(她家就在附近,开摩托车只要十分钟就可到家)。工厂每天给工人的伙食费是三十元。工人可在食堂吃饭,也可自己煮饭。我曾住过厦门同安区一个名叫金都海尚国际小区。在那里工作的保安人员(年青人)每天的伙食费是十二元,这伙食标准远不及这家九都鞋厂工人的标准。九都鞋厂工人还有其他福利。九都鞋厂给工人优厚的待遇,调动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留住了工人的人心,留住了熟练工人。我想,这应是九都鞋厂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离开和安村,我们决定再前往不远处的永春,看看现在的东关桥。从和安村回到往永春的公路。在二十几年前这里是土路,不通汽车。现在往永春方向已是水泥路。过了美星村,来到秋阳村。秋阳村比较大,房屋和耕地也较多,大约走了十多公里才到永春的东美村。公路沿东溪河谷而行,河边两侧青山美景看不完。最美的景象出现在河滩上。由于不是盛水期,大片的河滩长满青草,像绿地毯铺在河边,清澈的溪水缓缓下流,倒映着两边青山绿影。绿地上散布着一群的黄牛,还有一群黑色的羊群,在西下的阳光照射下。真是太美大壮观了,使人久视而不忍离去。我们的目的地是东关桥,不能久留。我们终于到了东关桥前。桥边的榕树已长得很高大,旁边多了一个华丽的亭子。桥的东侧是一条长长的街道。临近街道,在东溪的另一处是一座新建的宏伟大桥,大桥一边是一条长达七百多米的隧道,因此这座桥叫洞口桥。关东桥汽车不能通行。汽车只能经由洞口桥所在的公路行驶。关东桥装饰一新,桥上挂满红灯。桥中的神龛增添了设施,规模加大,佛灯闪亮。现在,桥上的人更多了,桥如小街,桥上的人群主要是来桥上休闲的。东关桥下的左右方是广阔的水域,水色碧蓝,水边是绿树蔟拥,其间有新搂点缀其中,景色优美。此时,时近黄昏,黄色的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悬挂在西边,太阳之下东溪溪面出现一团黄色(太阳的倒影)火炎,黄光闪闪。东关桥区域越来越美。 重游九都镇,我一路心情非常舒畅。几十年来,九都在变化,从里到外都在变。环境变好,村民致富,越来越好。我想九都镇走的应该是社会主义美丽农村的康庄大道吧!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