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2年校友文萃 >

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若尔盖草原----戴金安(厦门)高中75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2-01-11  【字体:

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
——若尔盖草原

——游历记之三十五
戴金安(厦门)高中75届四班

一、红军长征过草地


(1)红军长征精神永存
(图片源于互联网)


(2)红军长征过草地
(之1,图片源于互联网)

  红军长征在四川停留的时间最长、经历的地区最广阔、面临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卓绝、付出的牺牲也最大,所有这一切,都在世称“松潘草地”的若尔盖草原得以集中的体现。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两条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的。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中国共产党党史记载,约有一万多红军将士长眠于草地,主要分布于若尔盖县的镰刀坝、包座牧场、班佑草地及红原县的色既坝、龙日坝一带,红军走进草地时几乎濒临绝境。若尔盖县的史料表明:“红军过草地时都在深秋和初秋季节,秋天的水草地野草茂盛,草丛里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难辨东西南北。草丛间积水泛滥,水呈淤褐色,散发出一阵阵腐臭的气味,广阔无边的水草地里几乎找不到一条路,四周都是一片片水洼地,人踩到软绵绵的草包上,稍有不慎就会陷下去,遭受灭顶之灾。”人们常用"若尔盖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这句荣耀的话语,来说明若尔盖草原与中国革命的非凡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其丰富而厚重的含义则不仅是说举世无双而悲壮的红军长征"过草地"是在若尔盖、更在于说明“巴西会议”使得党和红军摆脱了政治困境:包座战役打通了胜利北上的道路,藏民贡献的高原牦牛、青稞等的救援、使得红军"三过草地"。如果没有巴西一带(今潘州地区)提供的粮援作保障,红军完全有可能如蒋介石所断言的那样走向死亡。正因为若尔盖地区为党和红军战胜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危机提供了重要条件和粮食保证,从而必然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三大主力得以重振旗鼓、同道北上的唯一起点。因此,若尔盖草原在长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在《参观红军长征路上的“巴西会议”会址》——游历记之三十三中已有体现)。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将士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3)若尔盖县境内重要革命遗址、遗迹榜


(4)红军长征过草地
(之2,图片源于互联网)


(5)红军长征过草地
(之3/4,图片源于互联网)


(6)红军长征过草地
(之5/6,图片源于互联网)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能感受到的。

  首先是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尽,遍地是水草和沼泽泥潭,根本就没有路。红军将士和马匹只得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试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走下来就精疲力竭。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那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浸泡过后,还会红肿甚至溃烂、痊愈困难。二怕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有不慎就摔倒,掉进泥沼里去。三怕过河,草地上有不少河流,有的水浅些就好过一点,有的河宽流急就难以趟过,如果遇着下雨就更难了。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小河,身体虚弱,挨冻受饿,禁不住冰冷的河水刺激,都会有战士倒下。黄克诚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有一次,部队正在淌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滚滚而来,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其次是食难。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办法如将青稞脱壳搓出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八至十斤,一般的带有五至六斤,有的只有三、四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和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如果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接着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苦。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凡能吃的东西都没有了,就不得不宰杀坐骑、牦牛东骡子。彭德怀率领的三军团是殿后的,准备的干粮少,能吃的野菜之类早被前边的部队吃光了。部队要断炊的情况下,彭德怀只得下令杀掉三军团全部的六头牲口,只有杀了牲口充饥,才能走出草地。只要人在,牲口敌人会送来的。这样,把牲口杀了,军团部只留一点杂碎,肉全部分送到、给了各连队。就是这点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吃的是这样,喝的也是这样。有的战士连人尿、马尿都喝过,这在今天无论如何是难以想象的。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红军将士的生命,许多人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的无助的死去。死亡的红军战士越来越多,后边的人无须向导,顺着络绎不绝的尸体,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行军路线。

  再次是御寒难。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或者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摄氏零度左右,人被冻得瑟瑟发抖。红军战士过草地前,大多衣单体弱,准备的棉衣、皮衣哪能够几万人穿啊!为了御寒,各人穿戴得五花八门,仍然还有穿着草鞋甚至赤脚的战士。太冷了,有的就喝点酒或咬点辣椒驱寒。但酒和辣椒也都带得少,根本不够用,两三天后也就没有了。这样在泥沼草地行军,真可谓“饥寒交迫,冻馁交加”。

  还有宿营难。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高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如果找不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或者就地而卧,或者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红军女战士往往两三个人依偎在一起,这样才会暖和一点。若有一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但有时晚上风雨交加,用树枝架起的油布,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就得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跌倒或滚落到深水泥沼里去,这样也就没命了。因此,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以免发生不幸。但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的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饥饿、寒冷,加上缺医少药,伤病员有增无减。当时既无医院,又没那么多担架,完全靠每个伤病员拄着棍子,尾随着部队艰难前行。每天掉队的有三四百人,其中大多数后来都慢慢地跟上队伍,但也有不少战士跟不上。特别是快走出草地的最后两天,静静地长眠在草地的多达几十个红军战士。

  徐向前是率领右路军过草地的前敌总指挥,他在回忆录中说:一方面军一直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太大,实在禁不住恶劣环境的折腾,过草地减员尤多。但一方面军究竟牺牲了多少同志,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在那种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行军,也使部队减员不少。阿坝自治州党史研究室的资料显示: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在万人以上。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红星照耀中国 | 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幕 数万红军埋骨这里
  来源:凤凰网军事频道 时间2021年09月06日 12:11:50
  https://mil.ifeng.com/c/89JSsakM4VT

 

若诗若画若尔盖草原的花湖景区

  “若诗若画若尔盖”,是若尔盖县的广告词、宣传语,很响亮。

  2020年7月8日,午饭后,我走进了若尔盖草原的花湖景区。因在疫情间,游客稀少。

  花湖景区,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位于若尔盖草原湿地的核心区域,距四川省若尔盖县城35公里,属大九寨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全国第二大湿地草原、也是最平坦的湿地草原,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东部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林涛澜荡;西部的若尔盖大草原一望无际、浩原沃野、广袤无垠、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共有300多个湖泊,为母亲河涵养着丰沛的水源,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是名副其实的“湿地心脏”。


(7)若尔盖草原花湖生态旅游区示意图


(8)若尔盖草原花湖生态旅游区门票


(9)若尔盖草原花湖景区交通标识

  花湖,藏语称“美朵措”,其意为“块状形向四周撒开的湖泊,犹如盛开在大草原腹地的绚丽花朵”,因水中开满花朵而得名,它位于四川若尔盖与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若尔盖县阿西乡境内;花湖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0℃-2℃,夏日的原野上绿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斓,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有着“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之誉,闻名于世。


(10)若尔盖草原花湖景区


(11)漫步在花湖景区的木栈道上,
看鸥翔鹤舞,任云卷云舒,心旷神怡

  花湖景区极目壮观,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水天一色。观景的栈道延伸到了湖水里,游客沿着蜿蜒曲折的栈道行走,或信步走到小亭之上,舒畅观赏。远处,是烟波浩渺的湖水,湛蓝澄澈;眼前的湖边是茂盛的水甜茅,阵风荡起层层绿波,仿若跳动的音符,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闪射出一大片粼粼波光,映射出不同的色彩,摄人心魄,烟波苇荡令人肺腑尽涤。四周是无边无际的绿色平野与大小不一的湖泊,随意地镶嵌在平畴绿野间和湛蓝天空下,恰似颗颗璀璨的绿宝石。天空中,不时有鸣叫着的飞鸟,或低飞掠水,或振翅翱翔,单调寂静的天幕被瞬间划破。游客在这里享受的是一种天籁,体味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尽情尽兴欣赏秀美的草原湿地风光、浩淼与无垠。看碧波荡漾,听声声鸟鸣,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花湖是国家级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花湖水草丰沛,是鸟类的天堂,飞禽的乐园。在这里观鸟,是都市人难得一觅的享受,壮观的草原景致更是妙不可言。黄鸭、溪鸥、黑颈鹤常栖于湖畔,嬉水自乐,旱獭、灰兔穿梭出没。天鹅、白鹤、黑颈鹤成群结队,或舞姿翩翩,或翱翔蓝天,欢快的百灵鸟在空中翻飞,身临其境,犹如进入梦幻的动物王国。眼帘下的野鸭在碧水中觅食戏水,悠然悠哉,令人艳羡。神奇的是湿地里还有几千只会飞会游泳的鸡,它是我国特有的水鸟品种——斑尾榛鸡,很多游客误以为它们是水鸭,其实它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水中的鸡。在湖面上游弋着众多鸟类,还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其中最为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这里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种群,黑颈鹤用它的歌和舞,演绎着仙者之尊、生命之灵,其珍贵价值不亚于大熊猫,因此花湖有“中国黑颈鹤之乡”之美称。


(12)花湖景区接待台的黑颈鹤Logo


(13)国家级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4)若尔盖草原牛羊成群
(右图片源于互联网)


(15)若诗若画若尔盖,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花湖
(图片源于互联网)


(16)游客漫步在花湖的木栈道,陶醉在
绿草野花中(左图源于互联网)


(17)蜿蜒流淌的黄河“蓄水池”
(图片源于互联网)

  牛羊漫野,牧歌悠悠,天高云淡,风情醉人。祥和,恬静,却让人燃烧,这就是花湖,妖娆的花湖。


  蜀道风流:若尔盖湿地,川西北高原上的翡翠
  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cyNDk3NDAzMg==.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17.dtitle  

  《若诗若画 若尔盖》(2019-10-22)
  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wNzkzMTIzMg%3D%3D.html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