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1年校友文萃 >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七章 漳州【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1-11-27  【字体:

厦门 初30组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七章 漳州

  漳州历史悠久,战国时属越。相传远古时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从在市郊莲花池山发现的旧石器看,早在4至8万年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开辟这块土地。现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292处、古窑址22处,其中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4处(约5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址3处(约3500年至4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址1处,岩画30多处。

  漳州境域战国后期先属闽地,后属闽越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另说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列入秦中央版图,属闽中郡。汉初,以梁山为界,北属闽越国,南属南海国。公元前85年(始元二年),改“封邦建国”为郡县制后,北属会稽郡冶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晋至南北朝,北属南安郡龙溪县、兰水县(待考),南属义安郡绥安县。

  公元592年(隋开皇十二年)并兰水(待考)、绥安入龙溪,今漳州境域才结束分属两郡状况。后来龙溪县撤销并入南安县,不久南安县也撤销。直到近百年后的唐朝中期漳州一带才再设县: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今云霄县西林村),辖怀恩、漳浦2县,因州治傍漳江而名漳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时泉州州驻地为今天的福州)和潮州一小部分,设置了漳州。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徙州治至李澳川(今漳浦县绥安镇)。开元二十九年后,划龙溪县、龙岩县来属。公元786年(贞元二年)州治再徙龙溪县桂林村(今漳州城区)。

  公元886年(唐光启二年)王潮三兄弟随王绪农民军进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委王潮为泉州刺史,至公元947年,南唐灭闽国,漳州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漳州为其治地,公元909年(闽国开平元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

  公元963年,清源军(下辖泉州、莆田、漳州)改为平海军,陈洪进为节度使,漳州属平海军。

  公元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纳土于宋,漳州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宋代属于福建路,元代属于福建省,明属福建漳州府。

  自唐代以后,漳州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和发展。唐代稻麦粮食作物已普遍种植,还种植了荔枝、龙眼、柑橘、黄橙、粉芭蕉、甘蔗、紫芋等水果和农作物以及各种花草。种桑养蚕也颇盛行。从五代至两宋,中原战乱,北方民众大量往南入闽,其中相当一部分定居于九龙江畔,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漳州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扩大了耕地面积,优良稻种广泛种植,甘蔗、柑橘成为主要作物。木棉的种植也较为普遍,棉纺织业逐渐成为农村的主要副业。龙溪、漳浦是福建重要产盐区。

  漳州与泉州、福州、兴化并称为福建四大造船地,能制造远航海船。宋代漳州的商业也日趋活跃。龙溪的海口、峡口、清远和漳浦的敦照是著名的农村市镇,设有税务机构。海外贸易有了发展,交通条件也得到改善。南宋时建造的漳州江东桥(又称虎渡桥)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梁桥。文化也有长足的进步,唐代创建的松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始建州学。嗣后,县学亦兴,各地还兴办了一批书院。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知漳州,任职期间大力传播儒家学说,发展文化教育,在漳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漳州的海外交通、贸易迅速发展。公元16至17世纪前期,其所属的月港(海澄)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海外交通贸易中心,是当时从中国经马尼拉(吕宋)至美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启航港,在我国海外交通史和国际贸易交上占有重要地位。海外贸易的兴盛,给漳州带来一派繁荣的景象。

  漳州城内“百工鳞集,机抒炉锤”,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城市。纺织品漳纱、漳缎、漳绒(又称天鹅绒)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漳州所产的“漳瓷”由月港远销南洋。漳州盛产的蔗糖、柑橘、荔枝成了主要对外贸易商品。月港农村“处处园栽橘,家家蔗煮糖”。

  闽南的地缘属于亚热带区域,而且丘陵山地占地面积达到了九成,沿海区域水资源稀缺,平原更是稀缺,终于找到一些适宜种植的地方,还都是红壤土地和赤红壤土地,基本上种啥啥不长。而且海岸线极长,基本上就只能靠海吃海了,可这样大明还禁了海洋贸易,让一些百姓生活就更加艰苦了。生活在这3000多公里海岸线上的百姓,靠土地求生指望不上,只能从海里求生,一手造船航行本事极佳。

  唐末黄巢之乱时祸害东南沿海的百姓,逼迫一些人不得不出海谋生,漂流到南洋诸岛。待到南宋的时候,赵氏王朝从开封灰溜溜的逃到临安(杭州),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南移,一时间又压榨了南边的百姓们的生存空间,在人口井喷的同时,耕地更难养活太多的百姓。这些人便只能到海外讨生活。

  等到了明朝,刚开始因为要对付还有余力的元廷余孽,所以无心与海外的倭寇、伪倭浪费时间,就索性直接闭关锁国,绝了倭乱。这样也使得闽南百姓生活愈发艰难。但就算这样还是拦不住沿海的走私,走私也能够获得极高的暴利。

  靖难之役后,朱棣将他侄子朱允炆赶下台,成了大明的皇帝。随后,也不晓得是宣扬大明国力还是寻找海外的朱允炆,朱棣派遣郑和多次出海访问南洋甚至红海沿岸诸国。为此还写了一本叫《星槎胜览》的游记书。

  而这时很多船工随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跟着郑和的船队,来到南洋的诸国。也就在这时,这些在海外生活的华侨们,迎来了一场非常惊奇的变化。郑和的船只前往南洋甚至欧罗巴等地,可不是单纯的访友,还会带来很多货物,与当地交易。因此才会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而这时当地的土著酋长国王,想要傍上大明这条大腿,就需要有得力的助手。这种助手,既要懂得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也得懂得大明的语言和文化,这些曾经在南洋讨生活的苦哈哈们,身份瞬间突飞猛进。成为这些酋长国王们最信赖的人。而这种类似的事情传到国内后,便让更多眼红之人,拼了命的想要出海讨生活。以至于不管海禁开放与否,闽南地区都有着出海的风气,甚至还影响到隔壁广东的潮汕地区。这其中最有名的两位大明海贼王——陈祖义、郑芝龙,都是出自这片区域。可谓是推进了大明与周边国家的“友好邦交”。

  而且,除了这些生活不下去的人前往南洋等国讨生活,明清时期的一些社团,不管是白莲教、小刀会、红花会等等,在国内被“严打”以后,多半也会逃到南洋这些华人聚集的区域。因此即便是今日,南洋诸国内还有不少“大明”人在生活。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