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1年校友文萃 >

古 井---------------------刘宝贵(深圳)高中85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1-09-01  【字体:

古  井
刘宝贵 (深圳) 高中85届

  吃水不忘挖井人!自从小学读到这篇课文后,我就一直在探究古厝埕边的老古井是谁挖的?什么时候挖的?长辈说古井是光绪年间建这座老宅时挖的,闽南每一座古厝一般都会在门口右上角挖一口古井。这样算来这口井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了。

  古井的井沿是块大石头中间开孔围成的,有半米来高。井壁是用一块块的石头边角垒砌而成,井深十来米。井台也是圆型的,半径约两米,用粗沙石和水泥铺就而成,中间高四周低,有利于排水,防止打滑。

  古井供着古宅七八户人家的生活用水,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古宅的女人们就担着水桶,奔向井台,挑水做饭,开启了一天忙碌的生活。每户人家里都有一口大水缸,一般都是大清早挑四五回把水缸装满。小时候家里最先都是母亲在挑水,后来长大一点,是我和大哥在抬水,大哥负责打水,因为我力气不够怕被小桶倒拉掉进井里(曾经有小孩掉过,差点丢了小命),再后来长大了,就由我来挑水,奶奶说女孩子必须任劳任怨,学会各种家务活,闽南的男人一般是不干家务活的,就像我的父亲,我从来就没见过他挑过一担水或煮过一餐饭。(这句话被我老爹看到会挨骂,但现代不同了,闽南的许多男人也帮着干家务了)。

  古井很神奇,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古井会冒烟,打上来的水是温温的;夏天酷热难忍的时候,井水特别清凉,玩耍归来的小伙伴们,经常会打上一小桶水,往头上一扣,一股清凉的气息由头淋到脚,惬意极了。更神奇的地方是,古井的水位也会随着十几公里外的那个大水库的水位忽高忽低,长辈说那是两处地下的龙脉相通,一百多年的老古井就是这样一直在地底下涓涓细流,从未干涸过。

  在童年的记忆里,井边最有趣的事是掉小桶,谁家的小铁桶打水时绳子断了或者不小心滑手,掉到井底下,就得去找村头杀猪卖肉的阿叔借个三爪铁钩子,捆绑上个大秤砣,系上长长的绳子,放到井底下,在井沿边拼命地摇着绳子这头,让井底的铁钩更有机会钩上小桶,每当有人打捞小桶的时候,好奇的小伙伴们便会围上去,争先恐后的要摇几下,看看谁的手气最佳,能把小桶钩上来,偶尔被他们钩上来,则鼓掌声,欢呼声,便会响彻井沿的天空。本来一件倒霉的事情就会变成像中彩票一样拿来开心,童年的快乐就是这样的单纯。

  碧水映晴空,清夜画月明, 如今,古厝的人纷纷搬走了,养育了七代人的老古井依然坐在那里,迎着日出,送走日落,她是一道静美而又婉转的风情,盈着一汪甘甜,将满腹心语淋成满纸乡愁,让斑驳的印记诉说着碧水蓝天的故事。


(1)


(2)


(3)


(4)


(5)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