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1年校友文萃 >

大明湖深藏不露的故事------戴金安(厦门)高中75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1-06-13  【字体:

大明湖深藏不露的故事
——游历记之二十五
戴金安(厦门)高中75届四班

  到济南,大明湖是不可不去的一处好地方!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句诗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景致之处,它是清朝清嘉年间庆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描绘济南古城的风貌以及大明湖风景独特的名联佳句。

  2019年7月12日,上午,我们一团游客在济南的趵突泉公园、以及李清照纪念馆转圈后,导游就把我们领到了斜对面的“大明湖”,他简单地说了几句,就叫我们如何如何地自己去游、几点回来集中……


(1)2019年7、8月份跟着这老帅锅畅游鲁黔风光


(2)老帅锅摄于大明湖石碑前


(3)小学生的志愿者排好队准备“上岗”

  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大明湖最早见诸文字是在1400多年的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隋唐时名“历水陂”、“莲子湖”,宋时又称“西湖”,金代又称“大明湖”;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是济南市重要的风景名胜,位于市中心偏东北处、老城区北部,大明湖即是由珍珠泉、濯缨泉、芙蓉泉等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有“众泉汇流”之说。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大明湖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另有大明湖面积103.4公顷、湖面58公顷之记载),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达4.5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湖畔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并获“天下第一湖”之美誉。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大明湖风景名胜区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湖畔的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2008年8月重建的超然楼,被誉为“江北第一楼”


(5)荷柳叠翠的画境

  大明湖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湖光山色,真是齐鲁大地的大好河山——而它又是个免费参观的景点,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全程参观游玩。走进大明湖公园,但见曲径通幽、溪桥相映,各种树木花草,葱葱郁郁、繁花似锦、瑞鸟翔集。漫步湖边,杨柳葳蕤、游人如织。放眼湖上,清风习习、波光粼粼、莲荷叠翠、画舫穿行,多座湖心岛犹如绿色的翡翠撒落在湖撒面上。大明湖畔,杨柳婆娑、随风起舞;大明湖上,莲叶田田、红荷点点,成为大明湖一道美丽的风景。漫步湖畔,但见垂柳飘拂、红荷点波,景色如诗似画。附近的名胜古迹交相辉映,游客寄情山水,一片欢声笑语;眺望远处,南山翠绿一片,倒映湖里水天相接,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南丰祠堂,稼轩祠、月下亭、秋柳园、明昌钟亭等二十多处名胜景点汇集岸边。所有建筑青砖蓝瓦,石礅木门,雕梁画栋,檐挑悬铃,古式古样,各具特色。大明湖湖畔分布着稼轩悠韵、明湖晚钟、超然致远、秋柳含烟、湖山天地、芳堤卧波、鸟啼绿荫、七桥风月等八大景观和名胜古迹,其间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浑然天成。最著名的历下亭、铁公祠、北极庙、南丰祠、汇波楼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林木绿荫和绿树繁花之间,步移景换;配之水榭、曲廊、石拱桥,使得整个景区呈现出曲径通幽、溪桥相映、草木葱茏、瑞鸟翔集奇景大观,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引人入胜, 展现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6)莲叶田田,白荷点点


(7)含苞待放的荷花


(8)画舫穿行在大明湖


(9)垂柳与溪桥相映、曲径通幽

  据说来游玩过大明湖的游客经常会调侃:终于明白为何电视剧要与大明湖联系起来,原来夏雨荷所住的地方太美了!看到红荷垢柳,人们自然会想到有关柳荷的美丽传说。“湖出城中,擅奇宇内: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 即是大明湖的四大怪,“恒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其一大优点,并具“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当地有一句这样的俗语:“大明湖的蛤蟆干鼓肚”,就是“蛙不鸣”的民间草根之表述),且有多个版本的传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些动人的神话传说,为美丽的大明湖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也为大明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人遐想和神往!

  一、 惩恶沉寺成明湖

  古时候,济南北郊的陆地立有一座寺庙——大明国寺。寺内殿宇雄峙,亭阁林立,每天经声佛号,响遏行云,看上去极为庄重、排场。然而寺内的和尚却不守教规,住持是个贪淫好色之徒,庙内设有陷阱机关,专门坑骗糟蹋女信徒,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尤其可恶的是经常利用信徒烧香还愿、祈求得子等机会,坑害奸污来寺拜佛的良家妇女,常常发生进香妇女失踪的事情。因住持有一身武艺,又勾结官府,无人敢招惹他。

  济南东南山区有个程家,老妈妈带着儿女捕鱼捉蟹度日,家境虽穷,但儿子程玉和忠厚老实,女儿程玉莲模样俊美,心地善良,日子也能对付。不幸的是,老妈妈忽然重病不起,一连三个多月,多方求治,不见好转。为求得母亲病愈,妹妹为治好母亲的病,每天晚上都偷偷地朝大明国寺的方向烧香祈祷,一月之后,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妹妹决心到大明国寺还愿,怕哥哥不答应,就趁哥哥不在家的时候,独自来到大明国寺。那天寺内老和尚外出不在寺院,几个小和尚见这女子长得年轻漂亮,随起歹心,悄悄跟踪,并查看了住处,报告了老和尚,老和尚眉飞色舞,立即派人把玉莲拖到寺内、陷入密室。

  晚上,哥哥捕鱼归来,不见了妹妹,当得知妹妹是去寺庙求神还愿的消息后,知道已遇不测。母亲得知女儿落入魔掌,愤恨而死。玉和抄起菜刀急奔寺院,在寺门外被众僧阻拦,他孤身勇斗,被恶僧打倒在地,绳捆索绑,并诬陷他持械到佛门行凶,送官府定罪。妹妹落入贼手,自己无力解救,眼看又要遭屈入狱,怎不让人肝胆欲裂,怒气冲天!玉和双膝跪地,仰面朝天,捶胸大叫:“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啊!” 玉皇大帝听到吼声大怒,立即命真武水神偕同雷公、电母、雨师、风婆下界惩治恶和尚。一声未绝,顿时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天崩地塌。随着惊天动地的炸雷声,恶和尚被劈死,天塌地陷,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顷刻间陷入地下,随即大水从地下漫了过来,越来越大、大半个北城后来变成了一个湖,形成了现在的大明湖。玉莲从昏迷中苏醒后,发现自己身在湖的北岸,哥哥也在身旁。她叫醒哥哥,两人悲喜地诉说着经过,当她听说妈妈为她丢失而着急死时,痛苦万分,纵身跳进湖水,后则变成了湖里的白莲花。寺里被关押的良家妇女都浮上了岸,而寺内的恶僧则一个个都沉入湖底,变成了蛇和蛤蟆。变成了蛇的只能钻入湖底,变成蛤蟆的只会生气鼓肚,它们看到人家过上了美好的日子却永远叫不出声。所以大明湖就“蛇不见,蛙不鸣”了。这个只是个传说,至于大明湖里的青蛙为何不会叫,只能等人去揭秘。因此在北极阁有楹联:“宫中下见南山近 城上平临北斗悬”;而明昌钟亭的楹联是:“金钟鸣处蛙声静 璧月升时客梦清”。

  二、乾隆帝的圣旨使得“蛇不见,蛙不鸣”

  这是大明湖中的自然现象,也颇令人费解,更令人颇感兴趣。大明湖的青蛙为什么不会叫?其一是当地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济南,就住在大明湖边的巡抚衙门里。晚上,大明湖的青蛙聒噪盈耳,吵得这位万岁爷睡不着觉、彻夜难眠。于是他便把随侍的大臣刘墉(即刘罗锅)叫来,让刘墉传他的圣旨,不准大明湖的青蛙再叫了。刘墉只得遵命,来到高高的北极阁上,大声向着湖中的青蛙宣布了乾隆皇帝的圣旨。毕竟皇帝是金口玉牙,连青蛙也不敢违旨,于是湖中蛙鸣戛然而止。从此,大明湖的青蛙就再也不叫了。这传说自然不足为信。有人试图用水的温度对这一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大明湖的水来自济南各泉的泉水,水温较低,青蛙生活在这里不能发情,因此就不叫。其他湾塘里水温较高,青蛙生活在里面能够发情,到了发情期就会大叫不止。但这种说法,也难以服人。因为其他湾塘里的水温较低时,青蛙照样能叫;而大明湖的水温升高时,青蛙仍保持沉默。看来,要解开这一自然之谜,只有留待后人了。其二也是说乾隆皇帝游大明湖,在湖心岛上历下亭休息,看到湖上有许多蛇穿行,蛙乱鸣,甚是惊棘,就下令说:“蛇回洞,蛙不鸣”,从此大明湖就看不到蛇、也听不到蛙鸣了。据说每到夏天雨季,北园一带荷池水涨,哇声震天,但大明湖内却是静悄悄一片。有好事者将正在鸣叫的蛙捉放到大明湖水里,可一到水里就立马不再叫了。

  三、相亲相爱雨荷茶——有关乾隆帝的风流韵事

  而在如今的大明湖岛上有一座历下亭,是乾隆帝亲笔题写的,更有一首《大明湖题》也是乾隆题写。历下亭坐落于大明湖中心,当年乾隆皇帝和夏雨荷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夏雨荷和乾隆皇帝在世未成鸳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但夏雨荷的故事至今却广为流传,使历下亭闻名遐迩……“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这句话让原本不知道大明湖的人对大明湖畔多了一层神秘感……


(10)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
(图片源于互联网)

  夏末秋初,正是大明湖赏荷时节。乾隆皇帝乔装打扮,游湖赏荷。他见大明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十分高兴,游兴大发。行至大明湖东北角时,忽闻荷柳丛中传来悠扬悦耳的古琴声。他循声寻至,见一四面环水、荷莲围绕的大厅,红柱青瓦,出厦回廊。厅内摆设古雅,有一年轻女子正抚琴弹奏,琴台旁,香烟袅袅。乾隆见这女子生得姿容秀丽,柳眉风眼,樱口朱唇,胜过宫中佳丽三千,心中大悦。与之攀谈,该女子谈吐高雅,落落大方,知书识礼。两人谈眼前景致、琴棋书画、诗词文章、十分投契,相见恨晚。女子名叫夏雨荷,是世居湖畔的一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当夏雨荷知道这是皇帝造访时,更是受宠若惊,她对乾隆皇帝是十分崇拜的。二人遂成知己,乾隆皇帝也在湖畔暂住,他们吟诗做画、抚琴弈棋、荡舟游湖、赏荷观雨、其乐陶陶,一来二往,便双双坠入爱河。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有说紫薇格格就是他们爱的结晶。

  一日,风雨忽至,二人在雨荷厅内,听雨打荷叶如珍珠落玉盘,湖上烟雨朦胧,如诗如画。夏雨荷亲手泡制了荷花茶献给乾隆品尝。这荷花茶是夏雨荷以鲜荷花瓣、嫩荷叶和莲子、冰糖等制成,非同一般。乾隆呷了一口,满口生香,赞叹不已,这是他从来没喝过的好茶。他十分高兴,称赞夏雨荷慧心手巧,边将随身所带折扇铺在案头,攒笔蘸墨,勾皴点染,在扇上画成一幅“烟雨图”,并题诗一首:“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写毕,郑重地赠于夏雨荷。夏雨荷是极端聪慧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她深知这段情缘难以久长,为表明心意,也在锦帕上题写了古诗一首回赠乾隆:“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在历史上乾隆确实到过济南,但却与是与他的第一位皇后孝贤纯皇后一同出游。两人鹣鲽情深,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更是没有一点关联。在孝贤纯皇后去世后,乾隆更是九过济南而不入,可见其对孝贤皇后的用情至深。

  了解了这样的历史梗概,再一次游览大明湖,脑海中萦绕的不再是乾隆亏欠夏雨荷一世的风流债,而是乾隆帝与孝贤皇后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这样一来似乎令这大明湖的风景更盛。济南的大明湖畔或许并没有夏雨荷的等待,却有泉水风情千百如一日对游人的守候。人来人往,岁月更迭,大明湖却用最宁静的方式,镌刻下了济南人生活的烟火气息,留住了游人的万千思绪,历经浮沉,依旧碧波澄澈,繁花盛放。

  四、乾隆帝为大明湖题写匾额上的“明”字是否有错

  只要一提大明湖的错字,就知道是乾隆爷为大明湖题写的匾额上错了的明字,明明是日月为明,却偏偏写成了“目月”,这实在错得离谱。大明湖在唐宋就已风景优美名闻天下,清帝或是达官到大明湖游玩,要是看到大明二字,一旦追究,那可是反清复明的重罪!文字狱历代王朝都有,朝廷出于镇压和一统思想安天下和抑丑扬美,清朝文字狱长达140多年,康熙乾隆年间,文字狱惨烈空前,人们猜想是出于避祸才把大明湖写成大眀湖,即大明湖石碑上的“明”字,是故意的笔误,抑或是避明朝的讳。其实这是清朝统治者的大智慧,乾隆57年,为纪念明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在大明湖畔修建铁公祠,铁铉曾把朱元璋排位摆放在济南城头抵御朱棣北军,且誓死忠于建文帝的铁铉在乾隆心目中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忠臣烈子,更为其追加“忠定”的谥号。保留大明湖称号的做法不仅凸显清帝比明帝胸怀大度,更能拉拢人心。大明湖不是在明朝建国期间得名(前面有提及隋唐时称之为“历水陂”、“莲子湖”!),与明朝没有直接关系,于情于理,于公(中国历史)于私(清朝),大明湖在清朝就没有必要更名。大明湖的存在还能彰显清朝统治者宽厚的胸怀,从中不难看出一个身为帝王的康熙具备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汉文化深刻的研究——成就一代名帝同样是要经过刻苦学习修炼而成!所以大明湖的“错”字,据说有这几种说法:

  一说,是因为古时趵突泉喷泉之水高达数丈,几次立碑都被冲倒了,于是明朝时济南府请山东巡抚胡缵宗书写立碑,因为胡巡抚是甘肃天水之人,又是山东大吏,想以他之笔,标趵突泉之名,并压住这汹涌不息的趵突泉水。胡擅书大楷,字写成后,济南石匠选上好石材刻碑。端午这天,知府官吏把刻有“趵突泉”的石碑竖立在趵突泉源头。不久却发现,“突”字上的两点被腾空的泉水冲走了,都说冲到大明湖去了,其中一点留在了“明”上。这也是为什么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少了两点。

  二说,原来,大明湖的北边,有一个由宋朝曾巩主持修建的北水门,其当然是为了防水患的水利工程。这个大明湖经过北水门进入护城河,然后流入济南北边的小清河,而这个小清河的存在就让大明湖也保存了下来。因为水流的流向,正好符合从大明湖流向小清河,意喻这明清更替是符合天道的,清朝的统治是上天同意了的,所以也就没有改名。

  三说,“大明湖”三字是从清嘉庆大明湖碑上拓下来的,碑则为嘉庆书法家登州人于书佃创作,这“目月”组成的“明”是帖写的写法,并不是错字,使用哪种写法是书法家的创作自由。在书法艺术中,为了字体结构平衡或者美感,经常会有加笔和减笔的情况。清朝书法家为了避讳明朝的“明”而多写了一笔,尤其是在“大”字之后,否则写“大明”有可能遭到文字狱,而趵突泉的“突”字则可能是书法家的艺术需要。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