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1年校友文萃 >

布 袋 戏------------------陈辉龙(泉州)高中87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1-05-03  【字体:

布 袋 戏
陈辉龙 (泉州) 高中87届

  搬大戏,看查某。搬布袋戏,听讲古。

  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奢华的布景,三两个人,一箱戏偶,几件乐器,演绎人间百态、历史经典、神话故事,这就是布袋戏,我童年难忘的回忆。

  小时候,在老家,每逢重大的祠事,比如“天公生”、“佛生日”、“大公德”等等,在请神佛们吃好喝好之后,通常还得安排他们“娱乐”一下,以表敬意。节目一般是电影、大戏、嘉礼和布袋戏。这其中就数电影和布袋戏我们最爱看,但电影较贵,还是布袋戏来得经济实惠。此外,这布袋戏还有这么个特点,艺人与观众距离近在咫尺,对白、唱腔都是闽南话,而且充分运用耳熟能详的群众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入情入理,对闽南人来说,自是一种别样的享爱。

  演出通常在我们祖大厝大厅举行,艺人们饭前会先在后厅搭一个三米左右长的四角棚,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土地庙,有四根柱子,四面之中,三面皆空,正内面是一层交关屏,用来遮掩演艺人之用,中间上头有设一层走马板,这走马板便是表演的戏台。说真的,这种棚子简陋是简陋了点,不过,一棚戏也就二三十块,你想豪华到哪里去,再说了,“农家乐”的东西,往往越“土”就越有味道,越具特色。闽南话是这么形容的:四根柱子一张被,两条椅子师傅坐。

  晚饭后,天刚擦黑,整座大厝的老老少少都聚拢过来了,大厅里挤得满满当当,像菜市场一般热闹。一阵开场鼓过后,两个艺人一低头闪进布帏后,先是念上四句出场诗,尔后箱子里的那一溜“文官武将”、“才子佳人”就开始粉墨登场、出将入相。艺人一边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用戏偶的各种动作姿态塑造有内心活动的偶人形象,或文场或武戏,细腻而又明快,夸张而又真实;一边模仿各种人物的腔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俚语。配合着后场艺人悠扬的南曲,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呼应自如,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正所谓: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八弦寰宇集一艺,袖里乾坤日月升。

  大人们看得津津有味,死婆仔们仰得脖子发酸。我却总总不解:演戏的艺人两只手要舞好几个木脑壳人,又唱、又讲、又骂、又笑,要行来走去,要窜上跳下,要骑马翻筋斗,要操棍棒打架,而后场的艺人要敲锣、打鼓、使钹、拍板,还要拉二胡吹洞箫。就三两人在那里头唱一台戏,难道他们有三头六臂?有好几次我不信邪,还专门跑到幕后确认。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那些武打情节了。有一回是表演《武松打虎》。出场诗是:“武松爱淋酒,一碎二大两。打死大老虎,只靠一双手。”武松拿着棍子,摇摇晃晃地走在路上,突然,鼓“砰”的一声,不知从何处跳出一只斑斓大虎。武松急退几步,嘴里喊到:“哇苦哇苦,相实堵到老虎。”老虎慢慢向前逼近,武松则与之周旋。“锵锵锵……”,锣声配合着鼓点,越来越密集,刹地戛然而止。正当头,老虎向武松扑去,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向旁边一跳,紧接着把棍子一挥,哪知打到了树上,断了,武松骂到:“恩娘我鬼啊,这儿大康喽。”骂完后就扔了棍子。老虎闪身甩尾后,又扑了过来,武松一侧身,一手揪住虎头,“狗公腰”一勒,顺势骑上虎背,另一手快速地爆打,嘴里也不闲着:“打吐你死……”。不一会儿,老虎就瘫软在地上了……我“扑扑跳”的心肝头这才歇了下来。

  记得,那阵子我也是一个“有名”的布袋戏小师傅。戏偶都是自己做的,比较寒碜,把收罗来的瓷娃娃敲得只剩个头,然后找块手帕或者碎布料当衣服,往中用食指插进头部,呵呵,戏偶就算做成了。再搬张长椅当戏台,嘿嘿,就可以开张了。观众嘛,还挺多的,不过全是我妹妹她们那一帮两三岁的小朋友。剧目是我看过的连环画,节选其中精彩片断,并根据情况临场发挥,当然喽,只能侧重于口技。比如:演《半夜鸡叫》时,我主要学地主鸡叫:“喔唔喔……”、“咕咕咯……”;演《小货郎》时,我主要学小货郎吆喝:“卖蛏干蛤干目鱼干小卷啊肉片油粕冬粉紫菜”、“坏浅拖坏鞋底鸭毛鸡坚膜齿膏筒汤卖唔?”;演《红灯记》时,我主要学磨刀师傅叫唤:“补鼎补青阿补面桶削菜刀磨加剪。”……您甭说,本同志的每一场演出,几乎都获得广大穿开裆裤小孩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大约在我上高中时,布袋戏就越来越少,到今儿好像都不见了,这或许是乡亲们有钱了,开始不尿神佛了;抑或是神佛们都用上了手机歪坏,玩起抖音游戏。而我呢,也忘了初心,早就在搬布袋戏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据史料介绍,布袋戏的起源地是我们泉州,兴于明中叶至清末,在七八十年代还相当流行,有着“南派布袋戏”的美誉,更有明朝泉州秀才梁炳麟“功名归于掌上”的经典传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大家想想,如果这样优秀珍贵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辈人的手中给弄丢了,是不是有点可惜?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老祖宗?假如梁秀才真的地下有知,恐怕也会死不瞑目啊!

  哥姐们,如果哪一天在路上,突然听到我扯起嗓子念到“剞刳木成舟,沯泵水中游。門双篙浆,彳亍到泉州”之类的言语,你们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刚从“三院”(精神病医院)出来,我这是想起了儿时的布袋戏。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