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0年校友文萃 >

秋收时节话农耕------------林少瑜(福州)高中78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0-10-09  【字体:

秋收时节话农耕
——尤溪联合梯田
林少瑜 (福州) 高中78届

  翻开日历,才知今天(农历八月初六)是秋分,秋收的季节。我脑海里不禁呈现出连云村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金灿灿稻浪和那稻谷香,还有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兄弟……

  我立刻打开手机和连云村的林书记联系,询问他:“天气还好吗?开始收割水稻了没有?”不一会儿他就发来几张农民秋收和晒稻谷的图片,我甚感欣慰,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今年秋天的一个周未,我来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闽中明珠”之称的尤溪县。在好友的带领下,向着“福建最美的梯田——联合梯田”出发。我们驱车近一小时才到达联合镇。早上气象预报说有雨,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没有下雨只是阴天,太阳公公像个老顽童,时不时地从云缝中探头探脑。好友指着远处的山峰说:“那就是联合梯田。”我抬头仰望,一望无际的梯田云雾飘渺,宛如云梯通往仙境。金秋时节,金灿灿的稻田和纵横交错的梯田线条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我们又沿着盘山公路,走走停停,不时地停车观景、拍照。一场夜雨过后,天空澄碧如洗,远山苍翠欲滴,大地孕育着湿润。田在山中,群山环抱,绿树映衬,无须雕饰,浑然天成,置身其中,顿感心清气爽,如入世外桃源。来到山头的小山村——连云村,村支书林端渊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沿着狭窄的道路,他边走边介绍:联合梯田自唐朝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先辈们使用木犁、锄头等工具开山筑田、种植水稻,在险峻的山中创造了神奇壮丽的梯田,绵延整个中高山片区的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连云、云山、下云等8个行政村,最高海拔近900米,最低110米,垂直落差达到700多米,总面积10717亩。他乐呵呵地说:“我们这里的水稻是喝矿泉水长大的!”看我惊讶和不解的样子,他介绍说这里的森林茂密,有成片的竹林,是天然的蓄水池。山泉孱孱细流通过沟渠流入田中。联合梯田至今保留了稻田养鱼虾和螺、蟹、鸭的传统农耕方式,是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他说:“我们这里有三宝,大米、白晒花生和田埂豆!我们这里的黑米,人称黑珍珠,是补血长寿米哦!”  他又说:“这几天天气不好 经常下雨,过几天出太阳就要抓紧收割稻子了” 。指着田埂上的绿色植物和鲜艳的花朵说:“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田埂豆,也就是黄豆。那些花是特地种来防虫害的!”

  梯田绵延数十里,土墙灰瓦的村落散落其间,形成地域鲜明的乡村文化景观。上万亩梯田镶嵌在山地之间、掩映于云雾之中。历经千年的岁月积淀,形成特有的地域农耕文化。田在村中,房在田间,人在画里,宛若世外桃源。被誉为“中国五大美丽梯田之一”。

  据了解,联合梯田原来是藏在深闺无人识。2004年,当时的县委报道摄影记者刘建光同志到山村采访报道老革命和烈士后代。他拍下联合梯田的美景,一传十 ,十传百,联合梯田迎来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吸引众多游客,逐渐享誉海内外。

  林端渊书记自豪地说:“2013年5月,联合梯田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2月5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确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在意大利罗马获颁遗产地证书。”

  聊天中,我听说有位8旬老人仍然在干农活,而且是烈士后代,就急切地想去拜访这位老人。林书记请一位老者陪我们。这位老者是退休的村支书,也姓林,他热情地带着我们来到路边的一户农家小院,一位老伯伯听到叫门声,热情地来到门口迎接我们。这是个十分简陋的农舍,农舍前的小场地边用旧木板搭建的鸡窝不时传来鸡鸣声。老伯伯搬来小木凳请我们坐下聊家常。我看见厅堂墙上有一块《光荣之家》的金色牌子,老支书说这是烈士家属的牌子。老伯伯望着那牌子深情地说:“我父亲是1948年7月牺牲的”。

  他介绍说现在住的是大儿子的房子,他有两个儿子,都己成家均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相依相伴守在这个小山村的家。照料着祖辈留下来的一亩多田地。他站起来指着房边那一弯梯田。老支书问我:“你知道一颗稻穗有几粒谷子吗?”我顿时哑口无言。自以为曾经在农村生活过,农忙时节也割过稻子,略懂一些农业知识。如今,多年的城市生活,我快成“五谷不分”的呆子了。老支书笑了,他说:“一般来说是270粒至280粒,有的田地肥,有300粒左右”。我向老伯伯请教农活,他介绍说每年四月上旬用一斤谷子在地里育秧,35天后插秧,145天收割。老伯伯热情地说:“五月插秧 ,九月秋收时是我们梯田最美的时候,十一月山上有很多银杏树,银杏果很好吃,叶子金黄色,很美!你们要常来看看呀!”热情好客的老伯伯的一席话,让我感到心暖。

  我问老伯伯你年纪这么大自己种田行吗?他说犁田、翻地雇村里的机耕手。插秧、割稻子自己做,老伴在一旁帮忙。单季稻,每季可收一千斤左右的稻子。老伯伯满足地说:“够吃够用就行了!”

  望着这位勤劳朴实的农民伯伯,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沉默一会儿问老支书:“现在村里干农活的农民很多吗?”老支书面露难色地说村里人口有1500多人,目前真正生活在村里的只有500人左右,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在田地干活的都是5、60岁以上的人了”。他说:“人少,田地也照顾不过来。你们现在看到的梯田只有800多亩。山凹里的田就荒了!”

  坐了一会儿,我们起身向老伯伯告别。只见他急匆匆地回屋里拿出一个红色小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打开说:“这是清明时我自己做的茶给你尝尝。记住,要泡五、六泡后味道才会全部出来!”   在老伯伯地热情目光注视下,我收下了,心里充满感激之情。我知道这是老伯伯的一片盛情,一位朴实憨厚的中国农民的心意。

  告别老伯伯和两位村支书,告别小山村。我透过车窗,回首那动人心魄的梯田如层层叠放在山中整齐的书本,诠释着愚公移山精神的崇高,像一首首荡气回肠的山歌,抒情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这片土地,哺育了她一代又一代的儿女。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地耕耘着这片宝地,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1)


(2)


(3)


(4)


(5)


(6)


(7)


(8)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