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0年校友文萃 >

糖蔗生产 今昔摭谈---------林广明(南安)高六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0-09-24  【字体:

糖蔗生产  今昔摭谈
林广明 (南安) 高六组

  蔗糖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有人会说从糖廍里生产出来的;也有人会说是从糖厂生产出来的;更有人会说不知道!

  对于上述的三个答案,应该说代表着三个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答案,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慢慢地来探讨它。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甘蔗是我们南方的特产。记得我小时候,整个福水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甘蔗的习惯。其实甘蔗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用来榨糖的,这一种叫糖蔗。另一种是专门用来当零食的,这一种叫甘蔗。一般来说,每年到了农历十一二月,是糖蔗制糖的季节,村子里各个角落的糖廍(榨糖用的小作坊)都开始生产蔗糖(各个角落都有糖廍,三房角甚至有两个——顶糖廍和下糖廍)。他们一般要生产到来年的的正二月,才能全部生产完毕。


砍 蔗

  糖蔗是怎样种出来的呢?现在的青少年可能一无所知。糖蔗不是用种子种出来的,而是在糖蔗收成时,取整支蔗末端的一节(约一尺长)用来做为“蔗种”。蔗种不是一取下来就能种在田野里,而是要把取下来的蔗种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然后搬到小溪里或者池塘去浸上几天的水,让蔗种里的糖分流失掉(防止田里的白蚂蚁会啃掉蔗种),最后搬到地面上来,先去掉末端的蔗叶,而后才挑到田里去播种。糖蔗是一年生的作物,一般要在春天插种,到了冬天才能收成。


蔗 种


蔗 种

  每年农历十一二月,各角落的糖廍开始开榨。男人先到蔗田里砍伐糖蔗,再把糖蔗一担担挑到糖廍来。挑回来的蔗,由女人用镰刀把叶子和根去掉,绑成一捆捆,放在糖廍埕上。

  糖廍门口有一部简单的压榨机,它的主要部件是底座(一块大白石四周和中间各成一个深沟,用来承接榨出来的蔗汁。深沟有一个出口,榨出来的蔗汁通过这个出口流向下面的排水管,这蔗汁通过水管流入一个蔗汁池)。另一部分是压榨机,两个大型石碾并排立在底座上,上面再用一块十多厘米厚的大木板,它的宽约一米多,长约三米把两个大石碾压住。再上面有两根圆木柱,穿过大木板,插在两个石碾中间的一个孔。左边一根木柱中间凿了一个洞,一根弯形的长木条穿洞而过,插在中间。弯形长木条的末端挂上两个套牛用的木鞍(俗称“脚车”)。榨蔗时,两个“脚车”用子套在两头牛的肩上,让它们拉着大石碾滚动。两头牛顺着一个大圆圈不停地走着,就这样,两个大石碾也在不停的榨蔗。


蔗 车


蔗车作业,一般要2头-3头牛才能拉得动


蔗车作业


套在牛脖子上的木架,就是牛用的木鞍(俗称“脚车”)

  糖廍房子里边筑着煮糖用的大灶,大灶筑有四个大铁锅。榨出来的蔗汁,要通过这四个铁锅慢慢地煮,最后煮成糖。煮好的糖,把它打出来放进用陶瓷制成的“糖漏”,整个制糖的过程才算结束。


熬煮糖水

  装在“糖漏”里的糖,底下要放一个小的“糖水锅”(用陶瓷做的),让蔗糖里的“糖水”慢慢地过滤出来,流入“糖水锅”里,它起着过滤的作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一两个月才能过滤完。


糖漏(图片来自林广明原著)


白砂糖的制作

  装在“糖漏”的糖有两种处置方法:一种是让它慢慢地把糖水过滤完,然后取出来在阳光下晒干。晒干后的糖呈赤色,俗称“赤糖”。另一种是把“糖漏”里的糖盖上一层从池塘里取来的泥土,同样让它慢慢地把“糖水”过滤完,再取出来晒干,晒干的糖呈白色,俗称“白糖”。这种制糖的方法从古代的中国一直沿用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糖帮(红糖的成品,打碎了就是比较常见的粉末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种沿用了几千年的制糖技术,被现代农业机械化所代替,仅南安市就先后建了洪濑糖厂、美林糖厂、金淘糖厂、官桥糖厂等,每到糖蔗生产的季节,蔗农们把蔗砍好,用汽车运送到附近的糖厂去压榨。速度快,质量好,满足了现代农业的需求。


洪濑糖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普遍认为糖蔗的生产周期长,要一年整才能收成,这样的生产不合算。因而慢慢地改变种其他经济作物,不再种糖蔗了。糖厂也先后倒闭,改行做其他的,所以现在本地的年青人不知道食糖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写这篇短文,主要是让后人粗略地了解我国的农业生产,如何从农耕时代逐步进展到机械化的过程。

原文载于《望族 美丽福水——福水村琐记暨人物志》2017年,林广明著。除专门标注外,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
糖 铺------戴明哲(厦门)高十二组、原副校长【校友文萃】

南安古代制糖补遗-----许志强(厦门)高中88届【校友文萃】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