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琐记(一) 新疆,古处西域,从西汉开始纳入中华版图。新疆远在祖国大西北,幅员辽阔,风光旖旎。历史上张骞的故事,楼兰古国,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耳熟能详。我早就想看看新疆芳颜,今日终于如愿以偿,随团前往新疆。 8月23日,天气晴好,从飞机上可以尽情观看我大西北风貌。我们从厦门乘机前往乌鲁木齐,途经郑州,千里迢迢,费时七小时。郑州以东,绿山秀水。临近郑州,机下是黄河平原,一马平川,田畴不断。从郑州往西北,绿色渐退,田野不见,连续几百公里代之于白色沙丘荒漠。一直到临近乌鲁木齐,才出现零散绿块,到了乌鲁木齐绿块终于连成绿洲,出现水塘,显露生机。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是新疆首府,在清朝叫迪化。王震将军到新疆后认为此名有贬当地民族,于是恢复旧名。进入乌鲁木齐市区,到处是崭新高楼,街道整洁,市场繁华,与内地城市无异。只有你观察街道标示有维吾尔文,才会发现有所差异。街上行人没有见到身着民族特色服装。乌鲁木齐有几百万人,但周边却没有一条河流供水。我问过导游,才知道临近市区的天山来水进入水库,而后由沟渠引水入市,有似于北京。 晚上我们入住于银星酒店。时间尚早,我有空到街道走走,看一看这里的居民生活。在住处不远就有一个万达广场,这里有一个大型商场,店美物丰,人流如注。广场后面有一个《五一星光夜市》,这是一个很大的夜市。夜市中间有一个大的广场,放置着上百套桌椅,供客人用餐。广场周边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的清一色维吾尔族小店,售卖具民族特色现场制作的各种小食品。天还末黑,广场上就聚集了大群的游客。我来到一个名叫《卖卖提烤包子》店。身穿肩上有一五星红旗图案白色工作服的维吾尔族师傅,把一类似煤炉的炉子烧得通红,然后往炉子喷水,而后把生羊肉包子贴在炉壁上。十分钟后把包子取出,包子皮稍焦,又香又鲜,没有腥味,实在是美食。吃过包子,又到街上逛了逛,乌鲁木齐夜晚温馨美好。 8月30日,我们再次来到乌鲁木齐,入住一个叫野马丝路驿站文化主题沙龙的地方。这是一个产业文化大园,包括六大景区,其庞大的展区和内容,是我从未见到过的,令人震撼,因为它是存在于中国的边域都会,这足以体现乌鲁木齐所特别具有的文化内涵。由于景区过于庞大,我只能参观其中的一小部分。入园时,我首先是看到横卧路边的巨大硅化木,这是长几十米,直径要几人合抱的擎天古木,大得有些吓人,这说明新疆在古时曾经存在树木高大的森林。而后是观看汗血宝马,这是一种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名马,自古至今,只产西域,现在纯种产地在土库曼斯坦,古乌孙国的一部分。近看汗血宝马,高大挺拔,头高昂,面有斑块(纯色的没有斑块),四肢发达,腿下部有的有白斑。尾又长又大,下垂几着地。汗血宝马整个个体匀称矫健,雄赳赳气昂昂。此地是厩房,无缘见识宝马在草原上天马行空的雄姿,也不能见其皮肤因奔跑汗流而显示的血色,真是遗憾。在另一处有原生活于准噶尔盆地周边的野马,现在叫普氏野马,在当地已灭绝。现存者由欧洲引入。野马个体矮小,呈灰色,并无明显特色。在园区内,种植了大片的胡杨木。胡杨木的树皮灰色,密布着深深的裂沟。叶片边沿呈锯齿状,象榆树叶。胡杨木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处严寒酷暑,经狂风摧打,树干多扭曲且粗壮,树龄越大树干会长出许多大大小小分布不规则的瘤状结构,相貌有些丑陋。胡杨木扎根极深,狂风吹不倒。由于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胡杨木生长非常缓慢,木质坚韧。胡杨木不怕虫蛀蚁咬,所以死后千年不倒,千年不腐。胡杨木一身是宝,除木干可制作器具外,其花等部分还有止血等药用。在万木难于生长的沙漠中,唯有胡杨木能挺胸䇄立,独领风骚。胡杨木是沙漠英雄。在住处不远处有一鲤鱼公园,公园大而优美。清晨,我上了鲤鱼公园。公园各区域里早已散布各种活动人群。我注意两类人群。一是广场舞者,我发现她们所跳舞蹈与一般城市不同,带有明显的维吾尔族舞风格。舞者由不同的民族居民组成,其乐融融。另一人群是唱地方戏曲的两群人,我听不懂,一打听才知道唱的是豫剧,一人独唱,几人奏乐,大众旁听,全场欢愉。在歌声中我听到了其中浓浓的乡情。 离开鲤鱼公园,我到街道购物。满街人群涌动,商店物品丰富,应有尽有,有许多新疆特色的水果等商品,新疆是一个物资丰富的好地方。乌鲁木齐是我中华西部多民族共居的祥和首府。
登天山 看天池 天山,在民间的传说中是一座圣山。那里是西王母娘娘的居所,那里有举行蟠桃盛宴宴厅。其实天山有一被忽视的巨功,它为新疆带来了最珍贵的礼物——水。新疆远离太平洋,春风不度玉门关,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到不了新疆。幸好,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通过欧洲,因受西风带影响,转而奔向新疆,又被阿尔泰泰山,天山所拦,形成宝贵的雨雪,孕育了新疆的生命。这水在高山形成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山上滋养了森林、草地,养育了牲畜,给人以肉食奶品。在大山凹还形成了湖泊,天池即是其中之一。这水滋润了天山周边田野庄稼,给人类以粮食。天山功德无量。24日一早我们驱车前往天山天池,观看天山美景。天山天池在阜康境内博格达峰的半山腰,在乌鲁木齐以东110公里处。车离开乌鲁木齐后,道路平坦,路的两侧是大片的麦田,小麦低矮又密又壮,穗头已经泛黄,快成熟了,丰收在望。车继续东行,来到一个叫米泉的地方。这一地点离天山不远,多泉眼,本不种水稻。当年左宗棠带湘军入新疆平叛。湘人喜食米,左宗棠以这里水多种水稻,并说:此地将米如泉水涌出。故把此地称为米泉。在1776年,乾隆帝祝福天山边上一地名叫特拉格尔地区物阜民康,因此米泉以东的特拉格尔改名为阜康县,沿用至今。离开农耕区后,道路两侧已是荒漠。然而,近年阜康人民致力于沙漠改造,在这一区域大量种植了白杨,榆树等耐旱树木,喜见成效。不少地段的路边和低矮小山,平地的小树林成片,绿被地表。 到了天山脚下,低矮的山头没有草木,一片赤裸。到景区改乘区间车上山。道路两旁依然有茂盛的白杨,山体还是赤裸。海拔上升到800米后,情况逐渐改变,山坡开始出现草丛,越往上升,绿色渐浓,在山谷土层厚的地方出现云杉小树。在河谷宽处除有树外,还有小片玉米地,也有果树。在天山的山坡上,出产蟠桃,这是西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所用的桃子。成熟的蟠桃红而扁平,形状奇特,与一般的桃子不同。我看到的连环画中的蟠桃都画错了。快到天池时,山谷的云杉已成片。 终于到达天池岸边,这里的湖面海拔是1910米。这天天气真好,艳阳之下,美如仙景的天池展现在眼前。天池湖水纯净清澈,湖面上蓝光闪闪,更有白色游艇行进于湖上。蓝天上有朵朵白云飘动,有的白云依在周边山头。湖的两侧小山坡上,是大片的云杉,平地上长满野草,开着野花。在湖边独立生长着一株本在高处难于生长的榆树,特制醒目,被称为定海神针。离湖边更远处便是高山,这些高山为天池提供丰富的雨雪,正南面远处是直插蓝天的天山主峰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山顶是终年不化的冰雪,在阳光下闪着白光。湖的东边,云杉较少,那里有座西王母娘娘庙,远远看去,可见庙的部分墙体和檐角。在天池的东西两侧还有两个小天池。东边的小天池叫飞龙湖,西边的天池叫潜龙湖。天山的天池湖水下泄到飞龙湖,玉龙湖的湖水在山沟如同飞龙直下,形成壮观的瀑布。 游了天山天池,要解开两个谜团。一是为什么天山高山植被好而低山差?那是因为高山阻拦云层多雨雪。为什么天山高处只长云杉?那是因为云杉既耐旱又耐寒,而且它的根极发达,常露地面,从根上长出芽,由芽长成小云杉,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使其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繁衍。云杉还有固水的功能,每株云杉可以固水两吨。云杉对于干旱的新疆环境作出了大贡献。 天山天池本来藏在高山,上去道路艰险(现在才修了上山的盘山路),人迹罕至,神秘幽远,因此有着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中有西母娘娘和周穆王的爱情故事,诗人李商隐为此写下的华章,千年传颂。后来更有西游记的西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等故事。天山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新疆最重要的山脉。
未完待续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