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9年校友文萃 >

海原“结对”帮扶——游历记之四-----戴金安(厦门)高中75届四班【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9-06-18  【字体:

海原“结对”帮扶
——游历记之四
戴金安 (厦门) 高中75届四班

    十五年了,尽管照片和纪念物等原始材料找不着、欠完整,甚至连被征集的也无从查底,但这些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因为份上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助教、“结对”帮扶,有了第一次机会踩上西北的这块土地。

    那是2003年下半年,原服务单位的领导找我,要我知晓、配合下属某公司办理汇款四十万元去宁夏,手续后补。事后才知道,是市里某区江姓领导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挂职、开展对口帮扶,需要资金,帮助海原县第一小学建设一幢两层八间的教学楼。

    转眼之间,2004年中,单位同事在传:捐建的海原县第一小学新教学楼已近完工,单位会派出人员参加落成剪彩活动,并利用这机会看望各自“结对”帮扶的学生。2004年7月4日,我们一行十几人(时值暑期,有两个小学生参加),分别带着给“结对”帮扶对象的礼物,浩浩荡荡地走西北:飞机先经停郑州再飞兰州,后换上大巴自西南往东北、偏东方向进入海原县。我们一行人大部分都少往西北跑,车子就载着我们在西北省会兰州主要城区绕了一圈,这是在《黄河母亲》雕塑前照的一张纪念的相片。


(1)

    海原一小新教学楼的落成剪彩活动,在那个西北的小县城里可以算是一件大喜事。当天上午,学校就组织学生迎接我们的到来。这喜事除了“惊动”当地的官员、学校方面外,更多的是学生家长——她(他)们提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穿梭在热闹的人群中,要答谢厦门人,是厦门人给她(他)们提供资金建设新校舍,给她(他)们的子女支付学杂费。有一个回族老姆,年龄该有七八十岁了,包着头巾(回民的生活习惯)、驼着背、手上托着十几个用手帕包着的鸡蛋、步履蹒跚地在人群中寻找厦门来的林××——他是原服务单位的书记,帮扶五名学生,已于2003年11月份先前赴海原一小参加新教学楼的动工剪彩仪式,这次就没有再赴海原县参加活动。当回族老姆得知林××没来,使她非常失望。她不懂得说普通话,无奈之下,她咿咿呀呀地把鸡蛋放在了一个女同事的包里,我们都明白了她的意思,有一个当地人只得出来做“翻译”,而这个女同事就尴尬了,她要如何收下这份沉甸甸的礼物?


(2)学生们迎接厦门客人的到来和新教学楼的落成


(3)学生们迎接厦门客人的到来和新教学楼的落成

    新教学楼落成剪彩活动有条不紊地按程序进行,而在学校内外,却是挤满了众多远道而来、有无“结对”帮扶对象学生的家长。校方看到这情景,立刻腾出两间教室,让学生的家长和我们面对面地促膝谈心,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等,大家一见如故,彼此完全没有距离感而无话不谈,并互赠了礼物——这场面(民间交流)比起新教学楼的落成剪彩活动更有生机、更热闹、更富有人情味,那种场面让我门感慨与激动、终生难忘,所有在海原一小的耳闻目睹,在整理本文时一直浮现在眼前……


 (4)教学楼落成剪彩现场


(5)
再当回少先队员(发放礼品现场)


(6)主席台就座的厦门客人


(7)
离开海原前的集体合影

    我们帮扶的资金是统一认缴、转汇到海原一小指定的银行账户上,冲抵“结亲”帮扶对象应缴纳的费用。原服务单位及下属一公司在当年共组织大几十名员工、分两批赴海原县“结亲”帮扶、恳谈,并看望慰问贫困生,除送去了100名“结亲”帮扶对象新一年的学费外,还为他(她)们捐赠了100份的书包、笔盒、文具等,并赞助学校添置一批体育文化用品,用一颗颗爱心点燃了他(她)们的生活希望和树立学习的信心。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我们的“结对”帮扶工作就告一段落。

    我帮扶的学生名叫何宁,是四年级的学生,因母亲下岗等原因被列为帮扶对象。自“结对”帮扶后,我们就建立了通信联系,还会顺带寄一些学习的参考材料给他。当晚,我依约拜访了何宁的父母。在他们的家里,我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他(她)们又是茶水又是点心,彼此一见如故,我们天南海北地谈了两个钟头。临走前,何宁的父亲还送给我纪念品,至今还珍藏着。


(8)
何宁家赠送的珍藏礼品(两面都有看不懂的文字)

    之后,我跟何宁小朋友还保持着邮件联系。得知他在 2012年,经过努力,考上了江西九江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并在 2014年参加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善行一百”活动;毕业后回到银川市,在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担任网络信息管理员。他参加工作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愿他砥砺前行,一切顺利!


(9)
何宁小朋友发的邮件截屏(点击图片即可放大)

    二十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指引和部署下,相距3000多公里的厦门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书写了一个个情深意切的脱贫致富故事。

    西部地区贫困的根源之一是教育落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希望在孩子,让孩子们早日成才的希望在教育。加强学校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是厦门干部扶贫的一个重点。厦门市在对口帮扶宁夏的过程中,注重扶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自1996年闽宁对口帮扶开展以来,在厦门市的支持帮助和各任挂职干部的努力下,先后对海原县教育事业投入资金867万元,改、扩、新建学校28所,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发放各类奖学金55万元,筹资19.37万元为各类学校购置了教学仪器设备,还先后派出支教教师几十名,为海原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10)厦门电视一套播放海原“结对”帮扶新闻的画面(来自厦门网)

    2015-2016学年,海原县团委书记马彩红保存着一本支教老师花名册,共有163人,他们却来自于同一团体: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00年以来,厦门大学每年都会派遣当年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赴海原县接力支教。海原县体音美学科师资匮乏,为了弥补这一短板,近年来厦门大学挑选海原县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时,专门向艺术生倾斜。支教队员利用所学专业开堂授课,激发了许多孩子的艺术细胞。他们从厦门募捐来了陶笛、电子琴等乐器,并帮助学校成立美术高考培训班,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山区孩子学好文化课,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负责支教团工作的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宋佳说。一届届支教队员在对海原贫寒学子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还为他们开展募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累计募集钱款300余万元,用于大病救助及文体用品添置,约7000余名海原学子直接受益。

链接:
市党政代表团赴宁夏慰问对口帮扶县
来源:厦门网  时间:2007-07-28 09:07
http://www.xm.gov.cn/tpxw/200707/t20070728_170527.htm

2012厦门大学西梦宁夏海原队暑期支教大型纪录片
http://www.56.com/u79/v_OTIxMjExMDg.html

厦大西部梦想社团赴宁夏支教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14年07月29日 08:49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729/12816207_0.shtml

对口支援西部行:二十年“软硬兼施” 厦门元素闪亮海原
来源:厦门电视台  时间:2016-11-23 20:10
http://www.sohu.com/a/119737489_362254

厦门市对口帮扶西部20年——脱贫致富路更宽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时间:2016年12月02日08:05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12-02/doc-ifxyicnf1352488.shtml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接力支教海原16载
来源:宁夏日报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时间:2016-08-02 14:33
http://www.mnw.cn/

    海原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干旱带,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海原的烈度为12度,地震波绕地球两圈,时称“环球大震”,死伤近二十万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海原与周边的西吉、固原被统称为“西海固”,曾被国际组织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不难想象海原县的生活条件有多恶劣。
海原县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时名海城,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辽宁省海城县同名,遂以海喇都原简化改为今名海原县,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部队解放了海原县东北部,在此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府——豫海回族自治县(后豫海县消亡)。 1949年8月,海原县解放,之后该县建制多次调整,2004年2月10日整建制划入新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管辖。海原县现有面积达6897平方公里, 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38.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6%、非农人口占7.4%;以回族为主,有汉、满、蒙古、东乡等民族,其中回族占70.4%,汉族占28.8%,人口密度70人/平方千米。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海原县政府驻地迁移的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国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当地社会稳定”。海原新区的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海原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自治区加快中部干旱带脱贫致富的步伐,是解决海原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

    后记
母校原副校长明哲老师,系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叔,退休后定居厦门。自相识后颇有互动、联系,在交流中,鼓励我要把游历成文记录下来。今终于撸起袖子加油干,将陆续敬献给《芙蓉网》与校友共享,请多斧正。之前付刊的《南澳总兵府及其南澳岛》、《大马行》、《访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权作之一、之二、之三。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