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小故事 两年前我们到成都旅游,有一位的士司机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在成都的千百条街道中,有一条名叫杨柳街。在公元1664年,张献忠兵临成都,准备攻城。攻城的前一天,张献忠微服入城侦察。他来到一条街道,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上又拉着一个孩子走路。奇怪的是,背上背的孩子比手拉着走的孩子大。好奇之余,不禁问那位妇女:为什么让小的孩子自己走路而背着大孩子?那妇女回答:因为背的孩子是我的侄儿,拉着的孩子是我的儿子。我必须先照顾好侄儿。张献忠沉思片刻,对那妇女说:成都要大难临头了。你回家后,一定要记住,要折几支柳(杨)枝插在门上,就可以避灾。那妇女回家后依话照做,并告诉了她家的邻居,她家的邻居又告诉了其他邻居。于是整条街道都插上了柳(杨)树枝条。隔天张献忠攻城,攻城之前下达一个命令:烧城时如果门上插上柳(杨)树枝条的房屋不可以烧!张献忠攻下成都城后,几乎整座成都城都被烧毁,唯有那位背小孩的妇女那条街道幸存。为了纪念这一事件,那条街道改名为杨条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杨柳街成了成都的名街。 一名普通街坊妇女因她的品德救了一条街,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这乃是我中华传统文明的具体体现。试想一想,假如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象那位成都妇女,先人后己,家庭必然和睦;假如一个国家的民族都能这样,这个国家必然和谐兴旺。推而广之,假如国家之间有此美德,世界必然和平美好。大家想想,我国对少数民族的关照,不也是这一美德的传承?我在四川、湖南遇到藏族、羌族、苗族等民族对国家的感恩(他们至今还挂着毛主席像),是我民族团结的体现。我国倡导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不也是我中华传统的又一体现。再看一看,某一大国富得出油,它的领导人却还要对他的国家事事优先。试比一比那位成都妇女,他应羞愧得无地自容。 成都是一座文明城市(我在游记中有表述),这与城市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不无关系。我不知道对我讲这一故事的司机何姓何名,但我知道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在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文明,我深深地敬佩他。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传播实践我中华文明,实现中国梦。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