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 鱼 乐 但凡名人多有名言,但我以为常人也有名言,而且更切实际。老家有一个农民,年青时穷得叮当响。他感慨地说:老子穷成这样子,但我不能有富年,也应有富月,没有富月,也应有富日,至少有富顿(吃顿丰盛的饭)。意思是穷也要求得短暂的快乐富有。我在艰困年代确有同感,捕鱼便是其中之一。我老家住在东溪边。东溪源于永春,西溪源于安溪,两溪在丰州汇合成晋江。东溪从梅山镇到洪濑镇这片水域,水面宽广,景色优美。几十年前水里还有丰富的水产。到溪里捕鱼,有趣,有乐,有口福,其乐无穷。 那时的东溪水里,多种鱼类成群结队地游荡,特别是赤眼鳟(已绝种),一大群一大群地在溪里游荡。我家离东溪很近。在东溪边有多株大榕树,榕树常常挂满圆圆软软淡红色的果实,风一吹榕树果实如雨点落在溪里。这时,大群的赤眼鳟马上包围过来,围争食榕树籽,水花四溅,使你眼花瞭乱。那时我年纪小,又缺乏捕鱼工具,只能望鱼兴叹。但我还是想方设法去捕鱼。我有三种捕鱼的方法。一是直接用手抓,我选择的地点主要是临洪濑镇的浅滩。那里有大片的鹅卵石,在大的黑色鹅卵石下,藏着虾和小鱼。我悄悄地靠近石头,双手从鹅卵石的两边插入,抓住小鱼和虾。如抓到大的公虾,常常被其蚶爪抓破皮,很是疼痛,要付出小代价。但大公虾个头大,还是值得。虾也很狡猾,有时刚一动手,它就倒着急走,再藏到其他石头,你得看准跟上才能得手。小鱼很滑,行动也更迅速,一不小心即使是被抓住了,你得用大拇指的指甲紧紧地掐住。为了抓小鱼,我的大拇指指甲留得特别长,这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抓到的小虾有时用手拍几下就生吃,滋润口感鲜,据说吃这种虾不会流鼻血。我真的不流鼻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了这虾。虾有的煮过后做菜吃,有的用作钓鱼的饵料。小鱼则全用来做菜。抓鱼有时地点在护溪的石堤,抓时常要潜入水中,难度大,而且有危险。有时会摸到皮肤粗糙且蠕动者,那是水蛇,我会赶快把手缩回,逃之夭夭。有时我会去浸在水里的大竹头捉鱼。那竹头很大,小鱼小虾就藏在须根中,可惜这种竹头很少。 我捕鱼最常用的方法是钓鱼。钓鱼要有钓鱼线。那时还没有化工厂生产的坚韧的钓鱼线。我们必须冒险爬到大樟树上捕捉一种绿色的大昆虫幼虫。把虫撕开后,里面有两条白色的带,取下后浸到醋里,一小段时间后取出,然后把白带拉成丝,干燥后就可作钓鱼线了(这种做法应也绝传了)。这种线不坚韧,钓到大的鱼容易拉断,空欢喜一场。钓鱼的铒料常用虾肉或从房前屋后挖来的蚯蚓。装钓鱼线的-般用竹筒做成的名叫丝匝,有时用钓鱼杆。我所钓的鱼主要是大、小虾虎,大虾虎(在东溪里已绝种)个头大,要用虾肉做饵,小虾虎用蚯蚓就可以。大虾虎吃食并不干脆,它先咬一下,作为试探。你不可太急就拉钩。再等一会儿,大虾虎就会大口咬下钓饵,拉着钓线就走,这时才收线,十拿九稳。小虾虎喜欢在流水中的沙上活动。因此,我们就先在合适地点用脚在沙里挖一个沙坑,然后站在附近,用钓杆绑上钓线和上饵的鱼钩垂钓,一个沙坑可以钓好几条。小虾虎较傻,一条被钓,后面的还会前仆后继。我在巴利岛就看到退潮时,有不少当地印度尼西亚人站在浅水中用钓杆钓鱼,和我们的做法类似。钓鲈鱼是最快乐的,但比较难。鱼饵必须是活虾,难于保存。时间要在夏天的黄昏,地点是离家较远名叫石虎前的深水区。鲈鱼吃食最干脆,把鱼饵一口吞下就走,容易钓。鲈鱼个头大,肉质鲜美,古人也喜爱。鳗鱼有时也会钓到,它也是一口吞下鱼饵,但鳗鱼力大难于拉到岸边。最麻烦的是它生活于大石边,上钩后常常就钻进附近的石缝,很难拉出来。有时把钓线拉断了,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一次,我拉不动,潜到水里,把手探入石缝里拉,不小心被石头夹住了,一时慌乱脱不了手。过后总算把手拉出。如拉不出来人淹死在水里,连尸体也找不到,太可怕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潜水与石缝打交道了。有一次发大水,水很浑,我居然钓到一条带有斑点重半斤的小河鳗。这种鳗与一般的鳗鱼不同,可以长到十几斤重,那天若钓到大的,钓线必断无疑。又有一次,我的一只虾保管不好有些发臭,丢掉可惜,我随便作饵,竟然钓了一条大的银光闪闪的光鱼(东溪的光鱼已绝种,安溪的西溪中还有)。大虾有时也会钓到,但很麻烦。大虾嘴小,一般先用前肢夹饵,钓不上。最讨厌的是河鲀(也已绝种),嘴小牙利,常把鱼饵吃光也钓不到。偶尔钓到了,有毒也不能吃。一钓上岸,河鲀马上变得圆滚滚的,睁着大眼睛,象绿色小皮球。为了解狠,我们把它摔死压扁,然后扔到溪里,吓唬它的同类,免得再来捣乱。我还钓到过鲫鱼、黑鲀、黄鳝、黄光龙(已绝种)、刻嘴(俗名,也已绝种)等多种鱼类。 我捕鱼的第三种方法是用小鱼网撒网捕鱼。不过这时我已是成年人了,正处于我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为了赚一点小钱,我爱人替渔家织鱼网,实在无路可走,我作为一个大男人,也偷偷地帮爱人织鱼网,学会了这一技能,并因此为自己织了一张网。我用这张网到溪里捕鱼,这时溪里的鱼已经很少了。用小网撒网捕鱼,网要撒得开,撒得圆,并不容易,还要会补网,这都得学习。撒网的地点,应选择在水流的浅滩,有小石子或沙底,静水中鱼很少。捕到的通常是小虾虎和一种俗名叫“甘做”的小鱼,偶尔还有小刻嘴、青曹(俗名)。捕到的鱼不多,又小,因食物太缺,成了美味。捕鱼最好的时间是清早和黄昏,如果在夏天,运气好时还会遇到鱼炭(小鱼集中繁殖的俗名),一网撒下去,可以捕上几斤重。 在三种捕鱼方式中,最有趣的是儿时的钓鱼。因为钓鱼常在夏天的傍晚,人坐在溪边,把脚泡在水里,凉爽爽的;溪上有晚风吹来,吹走了一身暑气。周边是绿树,溪面有群山倒影,有时西天是满天红霞。手握钓鱼线,静静的,忘了烦恼,忘了忧愁。线动了,鱼来了,心中一喜,集中精神,眼睛放光。线拉直了,鱼上钩了,三下五除二,快速收线,把鱼拉上岸,把鱼脱钩,装进鱼筐。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我不会唱歌,背上鱼筐,嘴里念着童谣:“我名叫九哥,做人真风骚,明明看见老鼠拉猫爬竹篙……”我-摇一摆地回家啰。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