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9年校友文萃 >

印 象 国 光---------------李鸿源(南安)初29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9-01-03  【字体:

印 象 国 光
李鸿源 (南安) 初29组

      匆匆逝去的岁月,总会或多或少地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印象,记忆深处,有印象国光,留下我在国光一串串美好的时光和永久的忆记,留住了一段深深的校园情怀。关于青春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关于国光母校的所有都让人眷恋,请时光常驻,青春不朽。


▲昔日国光校门
(陈湛老师提供珍贵的老照片)

      每逢我经过国光中学校门,心里都会有—种时光的流转,回到从前的感觉。那个年代的那年,我们走进国光校门,在这里感受光前先生“公毅”校训精神的独特韵味,谱写我们青葱岁月学习生活的芳华,当年在母校的光辉里,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学校而自强,如今更为现在的学校而骄傲,留下一辈子永恒的记忆。


▲宏伟壮观的新华楼
(王安东校友提供珍贵的老照片)

      寻味国光,走进校门,踏着平坦水泥地面校路,这条我曾经踏过一遍又一遍的校路,经过岁月的洗滌,我觉得它还是依旧那么那么美,让人仿佛又踏着梦幻从前的那沙石铺成的校路,耳边回响着鞋底板与沙石摩擦碰撞的沙沙声,那是我们追逐远方的脚步声,路漫漫虽遥远,而莫受阻挡哦。高矗的新华楼,建筑甚雄伟,外表之壮观,是国光绝美的标志物,其傲视群楼,艳压众芳。这里有玉兰花飘香的校园,不妨慢下脚步,在这里休息片刻,欣赏自然绿色之妙景,静看身边的绿意,风景与心,彼此成全,相得益彰,一花一草一木,一切都那么的亲切,暖暖的绿意在心头。我喜欢此时陶然而醉的壮态,心无阻碍,专注自然,感受美丽与快乐,在岁月深处,与时光同温暖。想当年,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曾回荡着青春的乐曲:绿荫树下,当年的学子捧着书本,或默默而学或爽朗而诵,迎来了多少个日出日落;活泼的姑娘在这繁花争艳的天地里载歌载舞;年青的小伙一起在这里成长,为喜悦欢唱,为青春高歌;花开花谢,人来人往,年少的大家尽情领略学习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每一天,让少年的情怀在这里绽放,焕发风采。


▲国光体育场
(王安东校友提供珍贵的老照片)

      寻味国光,走进教学区。一座座昔日勤奋学子日常习课的教学楼,壮观美丽,是学子舒适念书所在。在这里,少年的我们一同坐在教室,老师传授着知识,学子专心听取精采的讲解,吸取知识,接受营养。读书启迪智慧,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学习掌握未来走向社会的一份本领。在这里时常传出诵读之声,这是学子努力拼搏样子的回响。这里还有大操场,在旭阳光辉照耀下,草坪上伙伴们开心愉悦嬉闹,跑道上人们漫步健跑,青春活力的学子在这里体育训练有序,运动健儿为校运会精采绝伦的赛事能奋勇争先在这里付出汗水,运动场上神采飞扬的一切皆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里还有科学馆,馆里的理、化、生、史、地、数等学科的教学设备完善,承载着过去和未来的知识,不声不语,乐育英才,飘荡着美妙的芳香。还有图书馆,楼内藏书百万件,课后周末与假期这知识殿堂的大门均为学子敞开着。在这淡雅幽静的环境里,伴着轻轻的翻书页声学子遨游书海,感受书籍悠长韵味,享受内心的欢悦安然。


▲作者的父亲李志竞老师提供

      寻味国光,走进生活区。斗转星耀,如今往日学校那座食堂已不复存在,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留下一个美丽远去的背影,完美的往事诉说着昨日的依恋,朴实的建筑风貌仿佛又呈现在眼前:国光食堂是当年师生员工的大膳厅,那时候,毎天三歺时,带着即将获得充实滿足感期盼的人们上上下下,进进出出,舌尖在这里启动,甜美生活在这儿充足电再迈新台阶,因为这儿已经为你积蓄了力量,让你的步伐更加稳固开始接下来的征程。记忆中的小时候,我与在学校工作的父母一起生活住在学校里,吃的是国家定量供给粮,在那物质匮乏缺粮贫困的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为了给乡下的爷爷奶奶送去一点粮票,一场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战役在父母带领下打响,省下一口饭,节俭一两粮,尽管事小普通,力量微薄,但也弥足珍贵,尊老敬老,惜福感恩,文明中国传统美德在此辉映。多少年虽过去了,每当回想,我对此仍然记忆犹新,也让我觉得“人间处处春暖花开”的中华美德的可爱温馨气息从未消失。这里又曾是当年学校的大会堂,电影俱乐部,想当年,利用电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五、六十年代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那时每逢周末假日,父亲用华侨赠送给学校的进口电影放映机为师生放映电影,一人辛苦换来众人欢乐,但父亲不沾便宜,不享特权,不搞特殊,与大众一样掏钱为我们孩童购买“电影长期券”,一个极平凡又极具内涵的矢志不渝追求高尚价值人生的美好注脚,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烙印,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后来童稚已远,但情寄深长,当年学校的老师们与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已的教育方式影响着我们懵懂的童年,他们引导着年少的我们在风中站直站正,脸朝向阳光。他们给我们童年和少年时代带来欢乐的同时,我从心里更感佩于当年的老师们和父亲,不忘老祖宗的踏实清廉的作风,红色传人就从这里启程。在这里还有宿舍楼群,这是朝去暮来,学子归巢的地方,滿载知识的学子披着夜色的外衣,回到温馨的小室,在这里归家感觉,岁月静好,在这里见证了逐渐成长的自己,一路有梦,生活就变得五彩斑斓,芬芳甜美,天天夜夜皆如此,踏实而美好。


▲作者的父亲李志竞老师提供

      寻味国光,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看到的就是美好,就是梦想,有些东西要传承,不能遗忘,有的虽已寻不到当年的味道,但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


▲现在国光中学正门(作者提供)

      寻味国光,沿着岁月的光辉走下去,国光的故事还在继续,光前先生的精神永远流传!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