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8年校友文萃 >

永定土楼参访记------------戴明哲(厦门)高十二组、原副校长【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8-11-03  【字体:

永定土楼参访记
戴明哲(厦门)高十二组、原副校长

    永定土楼闻名中外,人们惊叹它的宏伟,惊叹它的质朴奇特,它是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的奇葩。我在2017年4月17日慕名而至,近距离地观察它,发现它的涵义远不止于此。

    从厦门驱车三小时,途中大部分时间在葱绿群山中穿行,到达目的地――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高北村有多座土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承启楼。承启楼宏伟壮观,建筑面积达五千余平方米,直径73米。人称: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尽沧桑三百年。这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承启楼的基本概况。

    承启楼呈圆形建筑,这种形式增加了它的稳定性,建筑至今三百六十九年,还完好无损。它旁边不远处有一四方形建筑的五云楼(土楼)就在地震后部分墙体倾斜高北村的土楼大部分的也呈圆形。承启楼是建在松软的泥地上的,建楼时因而打上许多桩脚,以承载巨楼的负重。在地基之上离地约一米许的墙体用当地的山石彻墙,以增加墙体的牢固且不怕浸水。在此之上用当地的生土夯成土墙,这种夯实的生土非常结实,历尽三,四百年的风吹雨打和地震,依然很完好,只有少许泥土脱落。我用手试了一下墙土,坚硬得如同石子。在夯土层中夹入竹条木条,以增加墙的韧性。外墙厚达一米三,如此之厚使楼墙更牢固,如同城墙一般,也让入侵者不易穿墙进入。而且使得楼中房间冬暖夏凉,宜于居住。在楼的一、二两层,外墙不留窗户,入侵者无窗可破不易突入。第三第四层是卧室才有窗户,通风透气,接纳阳光。房间没有厕所,但在三楼备有水柜,水柜的三分之一放马桶,三分之二装水,装水主要目的在于防火。第二层作储存物品的仓库。第一层作厨房,每个厨房内侧有碗柜。为了防火,在木构建的阁楼式建筑中,每一段距离就有一厚实的土墙隔开。简单地说承启楼外圈楼为四层,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仓库,第三、第四层是卧室,每层有七十二间房。

    外圈往内的一圈为第三圈。第三圈为两层,每层有房40间。第三圈的功能是客房。上层是客人卧室,下层是茶室,与客人泡茶聊天之所。客家所处山区,往来交通困难,有客人来常需过夜。能够专为客人设房,待客如此热情周到,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实在罕见。在第三圈的外侧,还有一排平房,作为居民的澡房,客家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承启楼的第二圈有三十二间房,作学校教室用,是居民子弟读书场所。客家人很重视教育,崇尚耕读乐天,把中原文化带到闽奥山区居所,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开花结果。在承启楼不远处有一名叫《福侨楼》的土楼,就是五十多年前华侨所建,建楼主人堪称重教典范,一家有九个博士,因此福侨楼人称博士楼。

    承启楼的第一圈即土楼的中心,也是建筑群的核心,叫祖堂。祖堂供奉着客家人所崇敬的观音菩萨,祈祷菩萨保佑远来的客家人。祖堂也是家族族人集会议事场所。在这里举行各种祭奠活动,婚嫁仪式也在此进行。

    在承启楼建筑层里有两口水井,水质良好清彻,供居民饮用和生活用水,也供防火用。在土楼不远处有一池塘,池塘水除供灌溉用外,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防火的水源。在池塘边有一排厕所,供承启楼居民使用。这种安排使厕所离开生活区,更卫生。整个建筑群的建设布局科学合理,周全。

    承启楼由江集成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历经三代人,经八十三年才建成。承启楼建楼耗资巨大又历时如此之长,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家族团结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愚公移山是神话,客家人代代相传建家园是现实。他们的开拓进取精神令人敬佩。他们本是中原汉人,从秦朝开始经六次大规模的迁徒聚居于闽奥赣山区,散布于世界八十三个国家。由于他们的团结,开拓进取,扎拫于新居,反客为主,人口发展到八千多万。他们成了汉族重要的一个分支,延续并发展了中华文明,为我国仍至世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客家人英才辈出,在近代,叶剑英、叶挺、曾生、陈宝簏、蒒岳、陈寅格、林丹、泰国的他信兄妹、新加坡的李光耀父子等无数名人皆为客家人。承启楼是江氏家族居所,人口最多时达六百多人,目前还有三、四百居民,所以外圈的第三、四层谢绝参观。在几百年间如此多的族人能和陆相处,这是客家人所秉承的儒家思想使然。承启楼有一幅对联充分说明了问题: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细想一下,几百年能无火灾,房间分配,教育的组织,各种活动都需要精心合理的安排,这都是客家家族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

    客家土楼建筑,绽放出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光芒!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