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本希兄 今天中午,我第一时间接到本希儿子发来的微信:“我爸走了,十一时。”我瞬时呆住了。转醒后,立即给有关网群和亲人传递这不幸的消息,泪水溢满眼眶,往事历历在目。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来自东南亚和东北亚的150多个归国侨生,相聚在校主李光前先生创办的南安国光中学就读,组成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视他为长兄,彼此间结成了深厚的兄弟姐妹情谊。 五十年代中叶,一百多个侨生由于升学和其它种种原因陆续离开母校。他高中毕业后留在母校工作,扎根于农村,娶妻生子,是侨生中留在母校的唯一种子。 每次来自世界各地归侨校友回母校参加活动最想探望就是他。因为他为人忠厚,生活朴素,工作踏实,热情待人,是个人见人爱的好人。 我与他兄弟情深如手足,当我在人生中最困难时,是他帮助我度过难关,有两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一是,1961年困难时期,我得了肺结核病,单位批准休养三个月,我孤身一人,找不到适合休养的地方,于是我给本希兄写了一封信,烦请他与当时校领导反映,希望能回母校休养。我很快得到回音,学校在公毅楼教师宿腾出一间房让我休养,感谢母校领导和本希兄,此情永生不忘。 二是, 1984~1985年间,教育部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在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办了《资本论》研究班,我省一个名额由我获得,根据就近入学原则,我分配在厦门大学深造。因老伴在郊区工作,两个女儿生活无人照顾,于是我又与本希兄商量,经学校领导批准,两个女儿先后转学到母校就读,解除了后顾之忧,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我后来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和职称评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与老伴先后几次分别与在泉州工作的妹妹、外甥、儿子和女儿专程到梅山镇探望他及其家人,每次都受到热情的接待。 今年1月26日,得知本希兄病重,我与暮年之交专程到泉州与超贤妹及其儿子驱车到他家探访。与四年前我与儿子探访他时已判若两人,当时他还能走路相迎,这时89高龄的他只能坐在椅子上等待。我忧伤神情被他察觉了。 他很坦然地说,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我已89岁(1930年出生)了,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家三代人和睦相处,有这么好的房子,有海内外许多校友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我很知足了,请转答我对他们的谢意。 他还把精心收集的五本相册让我看,里面有许多归侨校友回国光中学参加活动的照片,有我六兄弟姐妹各家的照片,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儿子三岁半的照片也竟然在内,55年了,他是何等的精心收藏啊! 本希兄仙逝,令我非常痛心,但自然规侓是不可抗拒的。本希兄走了,愿他一路走好,亲人节哀顺变,但他却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本希兄,安息吧! 2018年7月13日于福州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