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儒林2 |
下九流对文曲星的敬畏 我读《儒林外史》的第一篇文章,是读人民文学出版社请张慧剑先生撰写的序言。 最近,我大学的同窗告诉我一个信息,让我忽然想起《儒林外史》,今昔对比,无限感慨。北京规定,可以参加工作的入职年龄的下线是35周岁。超过35周岁,就不能正式参加工作了。而且这是所谓硬杠杠。《儒林外史》第二回两句话,第二句“周蒙师(周进)暮年登上第”,“暮年”应该是60岁以上。周进暮年登第,而且很快当上考官,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这个“周学道”就是周进,他选拔的真才,就是范进,范进中举的时候是54岁,也是进入老年了。范进所以迟迟不能中举,周进注意到范进的文章需要反复读三遍,才能领悟他文章的妙处和深意。其实是历任考官的失职,不是范进的水平不足。封建时代,都能够唯才是举。我们今天是怎么了?居然生硬规定所谓入职年龄不能超过35周岁? 看起来,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就留给人大、政协的大人物去解决吧。 范进中举,是所有读《儒林外史》的人最感兴趣的事情,范进54岁才中举,一下子乐疯了,最后是他杀猪的岳父一个巴掌把他打清醒了。我这一节,专门谈谈范进的岳父胡屠户这个人物。 在封建时代,贩夫走卒,是属于下九流。胡屠户,就是属于下九流。是一个粗人。他一向看不起范进这个女婿,认为这个女婿是最没有用的读书人。从范进和考官对话中,我们知道,范进从20岁开始参加考试,至今54岁,已经考过20几场,胡屠户的女儿30几岁嫁给他,他应该是40岁左右才结婚,一直贫穷过日子,经常向岳父借钱,岳父看扁了他。范进此次得到考官周进高看,初试第一名,回家胡屠户还拿着一副大肠一瓶酒,来慰劳女婿女儿,但是范进准备复试,向他借钱,却遭他一顿臭骂,认为考官是同情他年纪大,不是他有才学,他想考上举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借钱给他。但是范进牢记考官嘱咐,坚定参加复试,终于金榜题名,考中举人第七名。范进一下子身份翻天覆地迥然不同,人人称呼他“范进范老爷”,妻子被称呼“夫人”,母亲被称呼“老太太”。 在女婿面前一向趾高气扬的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举人老爷面前,人格一下子萎缩了。虽然他是一个粗人,但是,他无论是意识的层次,还是潜意识层次,他认为举人就是文曲星下凡,内心充满敬畏。如今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女婿,已然已经是文曲星了,如何敢不敬畏呢?范进疯了以后,开始众人束手无策,结果一个人想出一个主意,需要一个范进平时最怕的人给他一个耳光,大家就想起他的岳父胡屠户。可是胡屠户却害怕了,文曲星是万万打不得的。在大家劝说之下,他喝了酒给自己壮壮胆,才大喝一声,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不敢打第二下。因为心情紧张,好像打文曲星的这只手,手掌都不得劲,不能弯了。小说写道:“(胡屠户)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些描写带有讽刺意味,十分好笑。 过去时代,一些下九流,好像不是完全肆无忌惮,他们意识当中,还是有所忌惮,哪怕是迷信。使他们对待穷书生的鄙视也会有所收敛。胡屠户是典型的一例。 应该说,范进是有良心的。范进中举,岳父给他五千钱,让他打发报喜的官差。一位曾经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来贺喜,出手大方,一下子给他50两白花花的银子。范进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包了两锭六两多银子给岳父。岳父喜出望外,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2018•4•14厦门前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