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张家界 从长沙往西,一路跨湘江,过澧水,经益阳,常德,慈利,大巴飞驰四个小时直奔张家界。地面渐渐地由平原,丘陵过度到山区,汽车一头扎进万山丛中的张家界。张家界位于湘西,这里千山万壑,森林密布,高山兀立,云遮雾绕。它的美景如同梦幻世界。陶渊明看了它,写下极乐世界――武陵源的桃花源;吳冠中看了它,笔下生花,把神秘的张家界推向世界。 张家界景区主要包括武陵源和天门山两部分。我们先到黄龙洞,令人奇怪的是黄龙洞所在的山体布满森林植被,並不显出喀斯特地貌常见的如同桂林的乳状山峰。地面平淡无奇,地下世界却千姿百态。黄龙洞的洞口很小,进入后廓然开朗,里面多个溶洞大厅。最有名的叫龙王殿,龙王殿高大宽阔,殿上的上上下下排列着一个个似魚兵蝦将的石柱。在这众多的石柱中,有一个特别神奇,高大直立,被称为定海神针。这些石柱有的还在生长,它们都是千百万年形成的。水滴可以穿石,这里是水滴可以成石。溶洞内高高低低,共有四层,弯弯曲曲如同迷宫,总面积有十万平方米。从最高处到最低处落差几十米。攀爬至最高点,往下一看,使人心惊。行走在洞中,不时有水滴下。路旁常有潺潺流水,浅浅的流水从高往下漫流,沉降的碳酸钙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所谓黄土高波,在浅处形成坵田岸界,在断崖处形成了小瀑布,在低处形成了深潭。众多的小水流汇集成洞中的两条河流,较大的一条水势较大,流起來哗哗作响,甚为悦耳,称为响水河。我们乘船在响水河中行进,在迂迴空蒙的洞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是不是要进入桃花源了?到达码头,离船步行,先沿河行走几百米,然后沿着陡峭的洞壁小道往上爬,又进入新的洞穴,不断地前行,时而侧身走小路,时而开阔行大道,终于眼前一亮,來到出口。 离开黄龙洞,乘车前住袁家寨。车子先在溪涧边行进,而后盘山爬行。车道为两旁林木所覆盖,弯曲而险峻,有道是山路十八弯,其实何止十八弯。來到了一片平坦的停车场,弃车步行,爬过一了段山路,到达半山腰。左边对面是林立的形态各异的山峰,右边是千丈绝壁,仰视不见顶。前面就是百丈天梯。百丈天梯紧靠絕壁,它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巨型电梯。电梯把我们一下子提·升三百多米,相当于百层高楼的高度,我们上了山顶。山顶上布满森林,雾气浓浓。步行一小段山路,到达迷魂台。站在迷瑰上,我们却似站在天上的云端,下有千丈之距,景物变小,在前方云雾飘浮着大大小小各种形态的独立山峰。小的尖尖山峰如长剑刺室,有的如向上巨掌,有的如春笋出土,有的如大片屏风,有的纤细如筷……在苍茫的天空之下,让你魂迷而遐思,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那有几处存?这些山峰群使人想起了大闹天宫的天兵神将,当地人称之为神兵聚会,把它作为土家族起义领袖向大坤聚兵之处。离开迷魂台,沿着峭壁边沿的小道继续前行,來到天下第一桥。在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天然石桥连接。石桥长几十米,桥上杂树丛生,並不行人,桥的两侧是陡立的山峰,桥下是万丈深渊,云雾在桥下穿行,或使只有神仙桥下过,或许只有神仙从桥上走。这时,天下大雨,我们无法去欣尝十里画廊美景,真是可惜。 张家界的天子山在武陵景区的西北部。我们乘空中索道吊篮上山。索道长两千多米,眼下是林木中突出的奇异山峰相迎送,迎面扑來的是清新湿润的空气。吊篮在云雾中穿行有如腾云驾雾的感觉。天子山是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大台地,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这里曾经是土家族向大坤起义军结寨之地。土家族人尊称向大坤为天子,並以此命名为天子山。可惜昔日的营寨已无踪影,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山上人家稀少,只见小块的坡地上种有玉米等庄稼。山上常年云雾遮山,地面、空气都很潮湿,山民因此种了各种中草药。天子山上有贺龙公园。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就在西面。公园中矗立着贺龙铜像,铜像有六米多高,背负青山,凝视远方。他要永远目视家乡,与家乡人民同在。公园边有一云青岩,云青岩石台如舌,四周长满藤蔓,高大独立,下临深潭。贺龙公园往西三公里便是神秘的神堂湾。神堂湾的三面是三百米高的絕壁,一面是路极难行至今无人可达的深潭。当年向王就是战死在悬崖之下。往前來到点将台,前方石峰如千军万马,在云雾中似动非动的,据说向王在此点将遣兵。在点将台边的石柱上有两只年幼的小猴在顶上嬉戏,在悬崖的小树上腾跃。稍不小心掉了下去,必是粉身碎骨,让人为它们捏把汗。御笔峰是天子山景区另一绝佳景点,位于天子阁西侧的山谷中,由六座独立的石峰组成,峰高达一百余米,状如直立的巨笔。空中田园是景区中独具特色的景点。有谁会料想,在海抜一千多米,四周绝壁的山上,会有一块面积约三公顷的斜坡田园。在这一地区的崎岖山上只有小块平地。田园背负高山,三面是万丈深潭,真仍悬挂于空中的田园。田园中有十余户土家族住家。田园常常云雾飘拂,清风细雨,鸟叫虫鸣,飞禽走兽时常出没,住家如处仙景。 从袁家寨的山谷前行三千米就到黄石寨。黄石塞得名于古老传说,山上住着一位隐士黄石公,此山因此叫黄石寨。黄石寨为一海抜一千余米的巨大台地。四周几乎全为絕壁,只有两条险峻的羊肠小道可以上山。山上林木密布,寨子已无,唯见幽深的寨门和上山的小路。山上经常下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树皮灰黑,石板路,屋顶全是黑色的。我在山上目睹了一幕云雨交织的场景,一片白云飞至眼着,雨点隨云而至,云中有雨,雨中有云,让你分不清哪是云,哪是雨。实则此时云化为雨,所谓云以致雨也。沿着环黄石寨山路步行,放眼四野,千山万壑,到处是一幅幅山水美景。周边岩峰,有的纤细如针,有的挺抜似剑,有的张口如龙首,有的突凸如龟头……形成了众多小景点,如南天一柱,半壁江山,雾海金龟,定海神针等。眼前的美景是全方位的动态美,那是画不出來的美。云在飘,雨在下,阳光时而从云中射出,时而斜照使云层染红,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耳中有风声,雨声,鸟叫声;皮肤在盛夏感到一种凉意和舒适;鼻里吸进的是富含阴离子的清新空气。人处如此美景,真有成仙之感呀! 公元233年,吴国的张家界发生了一件奇事,离张家界仅8公里的嵩梁山,一声巨响,一块巨石从山的中部海抜13OO米处脱落。山的中部形成了一个大洞,这个洞高130余米,宽57米,长60米,如同登天大门,因而取名天门,嵩梁山也改称天门山。天门山周边全是森林,风光秀丽,成了著名的景区。我们由索道直接上天门山的主峰,索道全长七千多米,垂直上升了一千三百米至海抜一千五百多米的主峰。索道下面,先是张家界的市区,而后是小山和农田,山下有一道清凊的小溪,小溪上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在洗衣服。继后是繁茂的森林,靠近山顶,穿过薄雾,旁边有灰黄色的陡峭山岩。到达山顶,登上观景台,往下一看,我才发现前方是悬崖峭壁。近处是森林,远处是云雾缭绕的青山。青山似浮在海面的仙山,幽远而秀美。白色的云雾不停地飞动,有时象瀑布下泻,有时象大河奔流。从观景台下行,來到西线的环山栈道,栈道位于绝壁之上,与下方海抜二百米的平地落差近千未,下望目眩。不久,來到玻璃栈道,我本恐高,原想不走。但是前面大群人无人退缩,我只好壮着胆子隨行,眼睛一直往远处山上看,偶而下望,似从飞机下瞰,地面景物变小,心寒腿软。走完栈道來到天门寺。天门寺规模並不很大,门前没有雕樑画栋,很淡雅。粉红色的墙面,石拱大门,大门前有七级石阶。石阶前是石砌的广场,广场宽阔,前边有一水池,边沿是石护栏。空荡清幽。手扶护栏四望,寺后是山林,寺前近处是绿树,稍远则云海茫茫,更远处可见青色的山峰。空气清新,不时可以听到鸟叫声,微风吹來,心清气爽,胸中芥蒂全无。这仍仙人居所呀!隨着导游乘了七段自动扶梯到达一小平台,平台上白云飘动,左右是石壁,不说你还不知道,我们是站在天门洞的底部。你完全感受不到你是在天门洞。真是不识天门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洞中。你必须从天门洞对面的远处,才能看到天门洞的貌象。洞中有一天门巨锁,环列着许多红色的花圈,当地有民谣:千把锁匙万把锁,开天门,结百果。所以这巨锁成了天门洞的祭拜吉祥物。由于天门洞巨大,它又成了蜘蛛人爬洞,飞行员驾机穿洞的冒险地。天门洞也因此更加声名远播。又是乘了五段自动扶梯到了天门洞前方的一平地。这里有一条999级的上洞石阶路。石阶台壁上题有:莫谓山高空仰止,此中真有上天梯。由于年老体衰不能尝试由此上洞,真可惜。我们由盘山公路返回。这是一条建在峭壁上的公路,奇险曲折让人惊叹。远远望去,路在峭壁象层层梯田,非常壮观而富有诗意。路的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乘车时,每人都要系上安全带。全程有九十九处急转弯,驾车师傅技艺高超,左旋古转如履平地,车上游人却心惊胆颤,如坐过山车。车到停车场,回望天门山,天门山依然矗立在云雾之中。 张家界是土家族的故乡。土家族人自言是蚩尤的后裔,本來也生活在中原地带,蚩尤被黄帝打败之后,家族西退隐入深山密林中。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无文字,采用汉字和汉姓。土家族有其独特的服饰,但现在多已汉化,只有在节日时才穿民族服装。土家族人能歌善舞,民风敦厚。按照民俗,姑娘出嫁之前要学会唱山歌。我们的小导游为我们唱了一首山歌,山歌凄婉动人。这首歌表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一土家族姑娘的恋人隨贺龙参加工农红军,后战死沙场,姑娘仍日夜思念,盼其归來。土家族的民俗展让我们看到过去土家族人的生活与劳动习俗。展示的榨油工具,水车,磨坊,纺纱车等与汉族过去用具所差无几。风裕习惯差异较大,如男子成年仪式,最不可思议的是沈从文笔下的走尸,巫师在土家族具有崇高的地位。张家界山高水秀,可耕地却很少,土家族人以种植耐瘠薄的玉米为主。现在族游业等各种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工资一般每月只有一到两千元。导游告诉我,天门山景区每天旅游人数有一到两万人,扣去人员工资(工作人员工资每月不到二千元)及维修等费用,香港老板每年有十亿纯收入(张家界各景点已被香港,台湾老板买断几十年的经营权)当地政府因无资金建设景区,招商引资以致此。不管怎么说,张家界因之推向世界,是游者乐园。土家族人的生活还是节节上升,由原始闭塞走向现代开放,由过去的土司制走进现代社会。梦幻一般的张家界正在走向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