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校友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校友动态 > 2016年校友动态 >

国光中学96几多同窗丙申猴年春节聚会有感【校友动态】

上传时间: 2016-02-14  【字体:

忘情水不饮,同学缘不断
——国光中学96几多同窗丙申猴年春节聚会有感
高中96届 陈振煌

    起笔不易,因情杂揉,或为嘴拙。趔趔趄趄,跌跌撞撞,情思翻滚,心胸浮沉,实在无力抵挡一股情愫,也妄想借仓吉神力,留几许待他日共剪西窗烛。

    都说光阴似箭,言其速而难追,吾曰光阴如棉,言其轻而难握。苏子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笔者想:“人生如椽,一炷来祈化雨。”情也好,思亦行,终归跑不了物喜己悲,差不离借酒消愁、托物言志,徘徊于非佛即道、出道入儒。其实最想引用的是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那句话“未经检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真希望与各位“百代过客”共勉,虽然略显突兀,有损喜庆放浪形骸的习常,姑且随心随笔吧。

    丙申猴年、公元2016年春节,过完初一拜年日,初二姑爷日,正月初三就分身乏术,马不停蹄的开始参加各种同乡、同窗、同事、同行(xing)和同心的聚会。

    驻足想想,什么是聚会?顾名思义,就是聚情会友,就是get together。古人说:同学为朋,同志为友。一起就可以交流,就可以学习,就可以进步,在天地里,相遇、相识、相处甚至相助,都称得上是广义的同学,都是朋辈了。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道理还是有的,投缘的说法固然有点玄,可也与经验不完全出入,人以群分分的是性情、理念、追求、梦想乃至整个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就大的而言,就小的而言,也是如此,如小兴趣、小喜好等,说到底经常在一起的要么志趣相投,要么臭气相投,都称得上是广义的同志,都是友人了。所以,我生性喜欢热闹,尽管我不怕独处,我愿意选择融入,尽管我懂得自在。

    “不忘初心,方有始终。”正月初一上午,听说几位96届的同学从各地回家过年,大家一沟通,觉得都在不同乡镇,路上车多,如果要一路串门,可能车劳人乏,不如定于初三回到曾经相识的地方,在共同的出发点---母校所在地聚会同欢。Good idea。于是,远在北京、上海做事的,近在福州、厦门的,从各自的老家出发,来到梅山,来到母校,叙旧谈新,共度佳节。此次活动分两段,大家先汇聚母校茶会,后到事先预定的地方酒会。茶写实,酒写意,茶平远,酒高远,茶使人宁静,酒使人飘逸,或可曰:无茶不成闲,无酒不成宴,大约是与另一句话相照应吧:无情不丈夫。

    “曾经千日摇篮地,长忆三春雨露恩。”我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流连忘返于母校校园,一亭一楼,一花一树,一曲径,一斜坡,一旮旯,一阔野,一边角,一方圆,彷佛到处都是记忆,到处都是故事,到处都是青葱岁月。距离还真的产生美,回望的每一道风景顿时显得别样的韵致,别样的浑然。这里有笑语欢歌,这里有魂牵梦绕。生活的琐碎被搁置,工作的烦恼被抛撒。一位同学说得好:每年到母校走走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回顾往日情怀以后,再次出发,似乎更加坚定,更加舒畅。

    校园是净土,同学是清泉。我们几位同学在学校找了个地方边等其他同学,边泡茶交流,很惬意,很开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国事以扩视野,聊家事以接地气,问私事以表关怀,论观点以辨事理。来自北京从事园林设计的李福全同学谈到“儒释道”的异同以及治国方略,在遵义师范大学任教的北大文学博士陈荣阳同学表达了自己对公共知识分子的理解,他们提升了话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同学相聚更富有文化气息,升华了同学之间的情感。

    当日晚上,我们共进晚餐。席间,人数逐渐增多,原本预计10几个的,先后来到的却达到20几人。不知道是酒配菜,还是话配歌。接近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大家互留联络方式,互相交流发展情况,间或行酒令,讲段子,握握手,拍拍照,唱唱歌,氛围融洽,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诸位都感受到了二十多年同学情谊的真诚和深厚,都说要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更加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都愿意在友爱、交流和共谋之下延续不解之缘。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九六届新春佳节小范围的聚会活动在声声互道珍重之后落幕,我们深信: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深信:忘情水不饮,同学缘不断。

附:聚会之后,本人写了几句话,聊表感怀,以飨同学:
  

丙申春节“九六同学”聚会感怀
同窗因缘分,学堂共立雪。
酒后吐真言,鎏金铭岁月。



(1) 忘情水不饮,同学缘不断。初三,96届部分同学相聚芙蓉宾馆合影。


(2) 廿载弹指间,友谊大海般。初四高中九六届2班同学毕业20年聚会入口处。


(3) 高中九六届2班班长黄世宝(光前医院肿瘤科医师)主持班级聚会。


(4) 潘玉玲,张金牌,吴以瑜,戴尝来,黄天明,戴文发恩师


(5) 前排左起:黄国宝书记、王炳辉校长、黄天明老师(化学、班主任)、张金牌(物理)
后排左起:潘玉玲老师(数学)、戴文发(英语)出席96届2班毕业廿年聚会。


   (6) 作者陈振煌(中)与李福全(左)、陈荣阳(右)(97届,北大文学博士)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