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日记:山航“魔毯”第十一飞(2)-------王安东(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上传时间: 2025-07-01 【字体:
大 中 小】
山航“魔毯”手机影像日记 ——第七飞(厦门-天津)<2> (2021年4月25日) 王安东(厦门)初30组
展现 天津生活的“古文化街”——“泥人张”,(图3.最早的作品“吹糖人”)、“杨柳青年画”、“马三立相声”、“狗不理”包子、“大麻花”……大思想家严复曾在这里居住(图5)。 改造中的意大利风情区,到处是堆积的建筑材料及粉尘,但还是游人如鲫,乱哄哄的,太累了,来不及慢慢品味…… 海河上的大桥真多,几百米就一座,欧洲风情,风格各异,但也尽显中国北方人的大气(图9)
 (1)
 (2)
 (3)
 (4)
 (5)
 (6)
 (7)
 (8)
 (9)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7岁那年,我上小学,年长我十岁的叔叔上了“天大”,他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我们小辈的都叫他“叔仔”,他一直是我们小辈的偶像;三年后,未来的婶婶也上了“天大”。每年暑假,叔叔回家,带我们找他的同学聊天、带我们游泳,唱前苏联歌曲(叔叔男中音唱得很不错),《小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等歌曲,都是那阶段学会的……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特地打车到“天大”老校区,看看叔仔婶婶曾经读书的地方天大东校门(图1)。 校园内“北洋大学堂”(天大的前身)小广场(图2)。 (图3.4)是天大主楼,楼前左右各种“龙爪槐”“龙爪枣”一株,树干、树枝张牙舞爪,威风凛凛 (图5)图书馆门前是天大泉州校友会赠送的一对石狮子。 (图6.7)是“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筑物很有特色。 天大的隔壁是南开大学,两大学有一道相通的大门,疫情防控,暂时关闭。(图8.9)南开大学,进大门往里面走,一溜大红横幅“学党史……”
 (1)
 (2)
 (3)
 (4)
 (5)
 (6)
 (7)
 (8)
 (9)
 (10)冯冀才雕像
待 续
|
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