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5年校友文萃 >

品读红楼1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5-09-02  【字体:
品读红楼14

人对人温情脉脉的关心体贴
——品读红楼14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

    《红楼梦》荣、宁二府人际关系,有勾心斗角一面,也有彼此关心体贴的一面。这一篇,我想谈谈64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中间人与人之间关心体贴的事情,真是温情脉脉,阅读起来感觉很美好。

    宁府的贾敬(跟荣府的贾赦、贾政同一辈)可能服用丹药过量死了,他的尸体“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皴裂”(《红楼梦》中册902)。本来此前皇宫里边有一个老太妃死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去参加吊唁活动,现在又增加贾敬的丧事,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家里没有大人,孩子们没有人管,反而逍遥自在。贾宝玉还小,帮不上什么忙,只不过应一个景,凤姐还嘱咐他早早抽身回家来,免得大人身上气味熏得难受,这是凤姐对贾宝玉的关怀体贴。林黛玉更是闲情逸致,关起门来做起诗来了。

    《红楼梦》通常每一回内容很多很多,而且许多线索盘根错节,错落有致,但是阅读起来,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宁府出了贾敬突然死亡这件事,尤姐非常干练,把前期的事情干净利落处理好了,单等丈夫贾珍回来料理。但是,人手不够,她把娘家的母亲(应该是继母)和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一起接来帮忙。这就引来贾琏偷娶尤二姐、柳湘莲尤三姐许多故事来了。这都不是我要说的事情。

    我只是说一些小事情,谈谈人与人之间比较亲切温暖的事情。

    贾敬死,设灵堂,真心实意也好,装模作样也好,直系亲属的贾珍、贾蓉“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中册P907) 这一章开头的话,其实都是后边展开的内容的伏笔。我们不去说它了。除了宁府的人,荣府的人,每天也都要前往吊唁。贾宝玉也必定前往。因为年纪小,基本上都是应个景而已。没事就离开。

    一日,吃过早饭,贾珍因为晚上守灵,连日劳倦,在灵旁假寐。也没有别的客人来,贾宝玉到灵前转了一圈,就想回家看看林黛玉。贾宝玉这一回家,就引出许多事情来了。

    我看这一章,让我感动的是前半部分围绕贾宝玉展开的内容。贾宝玉是一个无事忙,他的“无事”,是一般人认为的“无事”,可是对贾宝玉往往就在别人眼中的“无事”中看到“有事”,而且常常忙得不亦乐乎。这就是他对人的关心和体贴。不仅对林黛玉,对史湘云,对薛宝钗,对贾迎春,对贾探春这些同等身份的姐妹,而且对贾府地位低下的丫鬟们,无论是谁,他都放在心上。你说他是菩萨,是基督,都不为过。

    最有趣的是,他刚刚回到怡红院,正好碰到丫鬟们在吵闹。人物对话特别有趣。因为主人不在家,怡红院的丫鬟们在炕上玩“抓子儿赢瓜子儿”(书上注释:这里指赢者用手打几下输者的手心等)。晴雯、芳官、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都在。结果是芳官输了晴雯耍赖,不让打手心。从屋里跑出来,跟主人贾宝玉正碰个满怀。芳官看到贾宝玉,含笑站住,说:“你怎么来了?你快与我拦住晴雯,他要打我呢。”随后晴雯赶来骂道:“我看你这小蹄子往哪里去,输了不叫打。宝玉不在家,我看你有谁来救你。”果然贾宝玉马上为芳官求情,晴雯想不到贾宝玉此时回来,乍一见,不觉好笑,就笑着说道:“芳官竟是狐狸精变的,竟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样快。”贾宝玉就一手拉一个,把两人拉进屋里,看到她们正在玩这种游戏,非常高兴,说:“如此长天,我不在家,正恐你们寂寞,吃了饭睡觉睡出病来,大家寻件事顽笑消遣甚好。”贾宝玉的话,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丫鬟们是何等体贴。

    在丫鬟中,最有心最细心的还是袭人。当时参加丧礼身上带的扇套有讲究,袭人说:“那个青东西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丧事方带得着”,她看到贾宝玉这次为贾敬带的,还是以前给秦可卿办丧事作的,所以别的丫鬟在玩,她一个人悄悄为贾宝玉做一个新的,以便把当年那个旧的换下来。她说的是怕贾母如果看到贾宝玉用旧的,会责怪他们丫鬟躲懒。其实这只是袭人借口,这次贾敬办丧事,贾母并不放在心上,第一,贾敬虽然进士出身,但是行为古怪,常年不在家,而在寺庙里边住,醉心炼丹,可以感到贾母不喜欢;第二,贾母是高一辈的长辈,从后边事情看,许多事她都不出面。她才不会去关心这种可有可无的小事呢。这只是显示袭人对贾宝玉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罢了。

    贾宝玉回到怡红院来,主要就是看望林黛玉。因为林黛玉是极为敏感的人,所以贾宝玉处处留心。他过了沁芳桥,正在往潇湘馆走去,碰到林黛玉的丫鬟雪雁领着两个老婆子带一些水果,贾宝玉认为林黛玉平时不怎么吃水果,可能要祭祀林黛玉的父母,但是时间不对,雪雁还悄悄告诉林黛玉写许多诗词,不知道干什么。这时,贾宝玉想:“(如果)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莫若先到凤姐姐处一看,在彼处稍坐即回。如若见林妹妹伤感,再设法开解,既不至使其过悲,哀痛稍申,亦不至抑郁致病。”这一番思想活动,可以看出贾宝玉何等心细,处处为林妹妹着想。

    贾宝玉到凤姐家,其实凤姐因为有病,已经让贾探春代理管理家务事,尽管如此,凤姐对这个大家庭的家务事依然十分关心。这里可以看出,凤姐对贾探春也有许多关怀体贴。贾宝玉关心、问候凤姐身体。她对贾宝玉说:“虽说有三姑娘帮着办理,他又是个没出阁的姑娘。也有叫他知道得的,也有往他说不得的事,也只好强扎挣着罢了。总不得心静一会儿。别说想病好,求其不添,也就罢了。”她能够设身处地为贾探春着想,不顾及自己有病的身体,帮助贾探春处理没有出阁的姑娘不便出面处理的事情,说明凤姐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善良的一面。

    进了潇湘馆,贾宝玉看到“炉袅残烟,奠余玉醴”,就是林黛玉该祭奠的已经祭奠完了。这次贾宝玉探望林黛玉,有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一个是贾宝玉对林黛玉身体状况深切的忧心;一个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直截了当的真情流露。贾宝玉走进林黛玉房间:“只见黛玉面向里歪着,病体恹恹,大有不胜之态。”其实,这是林黛玉刚刚劳神创作后来被贾宝玉标题为《五美吟》五首七言诗以后,特别疲倦的模样。紫鹃通报宝二爷来了,黛玉方才慢慢的起来,含笑让座,贾宝玉看到的林黛玉身体情况很不乐观,但是问候却往好里边说:“妹妹这两天可大好些了?气色倒觉静些,只是为何又伤心了?”林黛玉马上回答:“可是你没的说了,好好的我多早晚又伤心了?”其实,林黛玉这次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古人伤心,为古代历史上“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这是后来她跟薛宝钗讲的。贾宝玉不知道,以为像平时那样为自己命运伤心,所以,他说:“妹妹脸上现有泪痕,如何还哄我呢。只是我想妹妹素日本来多病,凡事当各自宽解,不可过作无益之悲。若作践坏了身子,使我……”贾宝玉感到以下的话难说,心里难过就“咽住”,小说描写,“只因他虽说和黛玉一处长大,情投意合,又愿同生死,却只是心中领会,从来未曾当面说出……今日原为的是来劝解,不想把话又说造次了”,心里一急,早已滚下泪来。

    我们今天的人很难理解,但是古人青年男女为礼教规范,交往之间,不可唐突。应该说更加文明,更加富有涵养和修养。

    这次,贾宝玉直接表达对林黛玉的关切,在当时是出格的。林黛玉因为知道这是贾宝玉对自己的关怀,所以不计较他的言谈举止,反而内心感动,流下泪来。这些丰富的内心活动,外人无法知晓,紫鹃误解为贾宝玉怄林妹妹了。贾宝玉无意间发现林黛玉写的诗稿,抢在手里。幸好薛宝钗来访,林黛玉才告诉她刚才是为古代美人悲剧命运写了五首诗稿,贾宝玉看了赞不绝口,不容分说,提笔就标题为《五美吟》。

    薛宝钗对林黛玉这五首诗也非常赞赏,而且她还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提出她不同凡响的见解来了。她是这样说的: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第二等,第二流),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元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安石)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欧阳修)复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林黛玉不同凡响的才情,听到薛宝钗不是泛泛而论,而是切中肯綮的议论褒贬,小说没有描写林黛玉听到薛宝钗这样高度评价以后的心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林黛玉一定感到薛宝钗是她的知音。

    《红楼梦》64回前半回,通过贾宝玉回到怡红院,又来到潇湘馆,跟丫鬟,跟凤姐,跟林黛玉,跟薛宝钗的对话、互动,我们可以看到大观园里边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关心、关怀、爱护。小的是生活细节,大的是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追求。真是温情脉脉,令人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温暖。

2015年8月25日厦门前埔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