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变成老朋友 |
新朋友变为老朋友 我和张高贤兄友谊的起点,应该从2001年酝酿撰写国光中学回忆录《思源》开始,我在2008年芙蓉网文章《细水长流的香港友情 刻骨铭心的北国之思》( 2015年4月6日,高贤兄给我一封很长的电子邮件,说明我们没有联系的原因,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原来2008年香港著名医院诊断他得了可怕疾病,但是他咬紧牙关,自己默默承受,真是一条汉子!但是,作为结交刚刚八年的新朋友,我可是丈二和尚——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经过医院检查,“可怕疾病”,子虚乌有。完全解除“警报”。真是可喜可贺! 2015年4月26日下午近五点钟,高贤兄突然来电话要光临寒舍来我家,他们坐一辆小面包车,一群热心肠的老人在厦门看望老朋友,他们在楼下,高贤一个人上来,他告诉我他是最年轻的,其他人都比他年纪大。久别重逢,他给我带来厚厚一大本香港文学促进会《散文卷》,DVD《感恩组歌》(2013年10月),《一代人——一个归国侨生的故事》(概要)(2010年12月)。他告诉我他的大作《一代人》,还有许多人想要,他不想重印,就出版一本概要,让我感动的是,70页一本书,就有23页,全文选了我的评论文章《真诚是最辉煌的人生 仁义是最宝贵的财富——试评张高贤自传体传记文学作品一代人》。内心十分感谢作者的重视。因为下边还有人在等着他,我们热烈交谈20来分钟。他送我一大盒美国牌花生,我泡新疆雪菊招待他。临走前我让孩子给我们合影。 从这以后,我们联系密切起来。我感到,高贤心态很好。我特别欣赏他的油画,当然,我是门外汉,只能是乱弹琴。就像我给老同学老朋友画家戴慧文写的绘画评论一样,其实只是“读”画,不敢说“评论”这个词。不过,已经是老年闲人一个,茶余饭后,一种趣谈而已。大家都是老同学,也不会计较。 值得特别高兴的一点。我和高贤兄,前前后后算起来,认识结交已经15年。我们当年的新朋友,而今已是老朋友了,难道不是吗? 2015年7月22日 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