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13 |
地位卑下人格不卑下(芳官为例) 《红楼梦》里边的丫鬟很多,她们地位卑下,人格并不不卑下。红楼梦里边的丫鬟描写,有很多亮点,有很多相当出彩的亮点,给人印象深刻。鸳鸯拒绝贾赦纳妾的决绝态度,光彩照人,同情她支持她的平儿、袭人,都各有自己的人格力量。那一节是最出彩的一节。轰轰烈烈的一节,一直到惊动贾母。这是人人皆知的场面。 我这里要说的,是平时贾宝玉生活中,并不引人注意的关于丫鬟的细节描写。 上一节讲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到第二天早上的尾声,贾宝玉发现妙玉的拜帖并且引出邢岫烟的事。其实此前还有贾宝玉的丫鬟们互相揭发昨天晚上大家酒喝多了,丑态百出,袭人揭发晴雯唱了歌,四儿揭发袭人自己也唱了歌,还说“在席的谁没有唱过?”可见贾宝玉这个生日宴大家都开心,大家都尽兴。周汝昌评点,“寿怡红实为全书中最后一次群芳聚会。”(周汝昌批点本《石头记》下756页)这是关于大关节目的批点。我这里只谈细节。 根据邢岫烟的启发,贾宝玉回去写了一个回帖,亲自到拢翠庵,隔着缝儿投进去便回来。回到怡红院,看到芳官正在梳头,心血来潮,命她改发型,就引出一番故事来了。 贾宝玉把芳官打扮成少数民族小土番跟班的模样,而且把她改名字叫做“耶律雄奴”。芳官十分称心如意,并且希望贾宝玉出门也带她出去,要有人问,“只说我和茗烟一样的小厮就是了。”(《红楼梦》中册63回899页) 小说写到这里,接下去下边一段不长的文字中,就出现两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第一,芳官的个性和人格光彩。芳官让贾宝玉告诉别人她和茗烟一样是他的小厮,贾宝玉马上笑道:“到底人看的出来。”这时让人意外的是芳官立刻顶了贾宝玉一句:“我说你是无才的。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芳官敢于当面指责贾宝玉“我说你是无才的。”明显看轻贾宝玉的智商。芳官指责贾宝玉时候毫无心理负担。其实平时贾宝玉十分欣赏芳官,不但人长得美丽动人,而且聪明伶俐。可惜王夫人心理特别阴暗,刻毒,她忌讳晴雯,忌讳芳官,这两个女孩子最后命运都是被逐出大观园。芳官到了尼姑庵。在这里,芳官指责贾宝玉,显示出她敢作敢为、直言无忌的个性和人格光彩。 第二,贾宝玉的奇怪议论。贾宝玉听了芳官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下边是贾宝玉借题发挥,说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周汝昌《石头记》按语认为这里“非闲笔”。但是,在后边“回后评”提到“旧日解者多以为暗斥满洲”,周汝昌断言“此大错也”。原因是“耶律”是元朝人即蒙古人旧姓。蒙古在康熙雍正时期还是满清大患。所以这里是歌功颂德,不是暗斥满清。 我觉得,这里的关键词是贾宝玉说自己是“大舜之正裔”,匈奴属于古代犬戎,不属于中华民族,从尧舜时代开始,就是中华民族的祸害,那么,满清应该也不属于中华民族,最近,我们从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又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康熙和姚启圣对话,康熙不满姚启圣瞧不起满人没有文化,不配统治中国,康熙说,你以为我们满人没有你们汉人有五千年文明史,这说明,满人也不是贾宝玉所说“大舜之正裔”,应该跟蒙古人一样是犬戎的后代子孙。 如果这个分析正确,那么,贾宝玉这段话就明显具有“暗斥满洲”的意思,这样,“旧日解者(过去的评论家)”就是正确的,不是周汝昌先生所说是“大错”了。但是,周汝昌先生认为这一段贾宝玉的议论“非闲笔”,是正确的。 没有想到,贾宝玉这段议论,再一次受到芳官的调侃。芳官说:“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这里芳官嘲笑贾宝玉摇唇鼓舌,贾宝玉心平气和开导她,不必动不动就金戈铁马,还是化干戈为玉帛为高,说:“所以你不明白。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万载不用武备。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负坐享太平了。”芳官听了感到有理。从此以后,贾宝玉便叫她“耶律雄奴”。 2015年2月11日 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