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通同学家宴款待厦门大学同窗 |
顺通同学家宴款待厦门大学同窗 我们厦门大学中文系1963年毕业的同学,现在在厦门的有不少人,但是经常参加活动的,尤其2013年毕业50周年聚会的同学,就是八位,周长楫,郑玉圆,林兴宅,黄顺通,庄淑燕,许安敏,郭朝才,郑波光。 2003年毕业40周年聚会,那次厦门地区的同学,来参加的人还是很多的。那以后,参加的人就少了,年纪大了,有些同学懒得动了。现在基本上是我们八位。我们1959年入学的那一届,可谓五湖四海,来自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江苏,山东,河北……。但是,我们八位,全部都是福建,而且都是闽南人。 3月3日,正月十三,黄顺通同学在家里设宴,款待厦门的同窗。本来郑玉圆的老伴厦门大学中文系老师郑文贞先生、许安敏的老伴厦门大学哲学系的吴仲平先生也要一起来,结果两位老师都是临时有事情不能来,庄淑燕同学也是有事不能来。这次聚会同学就是我们七位,加上黄顺通的老伴梁尚玉女士,共八位。 顺通特别幸福,因为他的母亲高堂健在,他有两个儿子,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加上老母亲,就是四世同堂。他家住宅很舒适宽敞,他在天台上还养花种菜。很有乐趣。 我是第一个到达的,第二个到达的是林兴宅同学,其他同学陆陆续续到达。我们都先向顺通母亲老太太拜年,然后落座。人到齐以后就上菜,没有想到,就像变魔术一样,顺通夫妇和他们的小儿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摆下满满登登一桌酒菜,十分丰盛,除了海鲜皇帝鱼、海虾等等之外,最有闽南特色的是番鸭汤,最难得的是老太太的手艺亲手做的馒头,今年是羊年,她做成羊的模样的馒头,这样,这个春节宴会就是典型的闽南人的春节宴会了。既喜庆又亲切。大家共祝新年,吉祥如意。不久,顺通的孙女放学回家,老太太,顺通的小儿子,儿媳,孙女他们就另外开一桌吃饭。大家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宴会上大家随意交谈,我发现我们八位同学中,黄顺通,郭朝才,我,三位男同学,和许安敏一位女同学,共四人都是大学毕业分配到山西的同学,而且是一起从风陵渡过黄河的同一批去山西的同学。一提起过黄河,我们四位记忆犹深。我发现许安敏同学对当时情景记忆尤其清楚,许多细节,经过她的讲述,栩栩如生,犹在眼前。这是我们共同的话题。饶有趣味。郑玉圆,庄淑燕两位分配在天津,他们都是从天津调回厦门的,林兴宅、周长楫都是厦门大学毕业留校的,应该是最有福气的,没有我们分配外地的同学那么颠簸。 林兴宅因为有事情先告辞,大家想到合影,就一起合影。包括黄顺通夫人共八位。另外,中间许安敏给我们三位照了一张相。我就上这两张照片。北京的王云光同学特别热心肠,他建立一个微信群,叫做“鹭岛情缘”,名称有情有义又有诗意。他要我们聚会的合影,顺通同学就把安敏同学网上传递的照片给他,八位合影就已经在“鹭岛情缘”上了。 我们厦门同学都很感谢顺通同学举办这次春节聚会。后来我在微信上,给顺通写了十个字:“聚会很成功,大家很高兴。”我忘记给他们道一声辛苦了。其实,这种宴会准备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顺通同学不辞辛苦,说明他古道热肠,同学情深,真是难能可贵。 2015•4•5•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