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12 |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趣味一二三 《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相当有趣味,这一篇我就择要谈一二三几个有趣味的事。 我已经说过,《红楼梦》每一回的内容很多,信息密集。这一回更是如此,很有看头,又很有趣味。在大观园里,贾宝玉住在怡红院,所以被称为怡红公子。这一回写怡红院的丫鬟们自己凑钱,晚上关起门来给贾宝玉过生日,后来索性把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李纨、薛宝琴、香菱全都请来了,房间里坐的满满登登的,煞是热闹,喝酒,划拳,唱歌,大呼小叫,真是尽兴而欢。最后横七竖八一觉睡到天大亮。 我讲几个有趣味的事。 第一个是文学描写的语言,这一回有一处用到修辞手法“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百度资料)话说大家入席,团团坐定,这时,小说写到席上摆着四十个碟子,都有什么菜?这样写道: “那四十个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窑的,不过只有小茶碟大,里面不过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陆,天下所有的酒馔果菜。”(中册889页) 前边说的是盛菜的四十个碟子,都是清一色白粉定窑。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百度资料)有趣的是下边用十六个字形容都有什么菜,全部是借代的说法:“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陆”。前八个字是概括菜的来源,后八个字是概括菜的品种,几乎荟萃了天下所有的好菜。当然十分夸张,但是语言相当富有趣味。 第二个是玩骰子数数,数到谁,谁就摇竹筒,抽出一支象牙花名签子,头一个是薛宝钗,抽到牡丹,题“艳冠群芳”,下面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唐代罗隐《牡丹花》)。小说中卷891页下边注释1,专门提一句:“此回花签上的诗句,都引用唐宋诗作,作者借此巧妙地把抽签人性格命运隐寓其中。”确实如此,最著名的就是贾探春抽到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把她取笑一番,说:“我们家已有了一个王妃(贾元春),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后来贾探春远嫁,果然做了王妃。这些读者都很熟悉了。 这里,我注意到大观园里边一些女孩子的年龄。袭人抽到桃花,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杏花就是贾探春陪喝一盏酒,这很单纯。但是,同庚,就是同年龄的人,都有谁呢?原来,跟袭人同龄人是袭人,香菱,晴雯,薛宝钗,这四个人同龄。其实年纪都不大,充其量比贾宝玉大两岁光景。都还是孩子。这里纠正我以前的印象,以为晴雯很小,香菱要大一些。原来他们跟薛宝钗一样大。我感到袭人很喜欢香菱,上次她把自己新的石榴裙送给香菱,这次她专门把香菱拉来参加贾宝玉这个生日宴会。 第三个我要重点谈的是邢岫烟。生日宴会第二天早上,贾宝玉意外发现砚台底下压着一张字帖,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妙玉是贾宝玉特别敬重的人,更是不敢怠慢的人。妙玉在拜帖上使用别号“槛外人”,特别怪诞,贾宝玉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就去找林黛玉,没有想到,刚刚过了沁芳亭,迎面碰到邢岫烟,在小说中,邢岫烟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子,小说写她走路的样子居然是“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像弱不禁风的老太太。真是奇哉怪也。贾宝玉问她去那儿?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贾宝玉听了很是诧异,说道:“他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目。原来他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一流的俗人。” 下面岫烟谈她和妙玉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相当精彩,我就多抄几句书了。 为了解开贾宝玉心里的谜团。邢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 这些话不但谈他们两人的交情,而且交代两人的身世。“青目”是看得起,“白眼”是瞧不上。看起来,他们这次重逢,两个人更加谈得来了。这才能够获得妙玉“青目”。 小说写贾宝玉非常意外,并且非常吃惊。“宝玉听了,恍如听了焦雷一般,喜的笑道:‘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来有本而来。正因他的一件事我为难,要请教别人去。如今遇见姐姐,真是天缘巧合,求姐姐指教。’” 说着就把妙玉给他的拜帖,拿给她看。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邢岫烟的反应。“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话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麽道理。’” 我们常见的是妙玉言辞尖刻地批评别人,没有想到有一天有这么一个人敢用如此尖刻、如此直截了当的言辞批评妙玉的为人——“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邢岫烟真让我们刮目相看了! 邢岫烟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但是人格、见识显然不可小觑。妙玉孤芳自赏,见识不凡,颇有一股傲气,是很难接近的一个人。这一点,邢岫烟是敬佩的,所以愿意和她往来,但是对她的放诞诡僻,是不苟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后边在给贾宝玉出主意之前,邢岫烟还用眼睛对贾宝玉“上下细细的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缘故。’” 从邢岫烟对贾宝玉整个人的观察、联想和判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女孩子不简单,是一个有心人。贾宝玉的相貌、气质,显然得到妙玉的赏识。所以也得到岫烟的另眼相看。这才告诉他妙玉自称“槛外之人”,你就写自己是“槛内人”“便合他的心了。”贾宝玉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说了一声谢谢,高高兴兴回去了。 邢岫烟在这一章只在这里聊聊几笔,但是给人印象特别深刻:与众不同,气质不凡。 邢岫烟是后来进入大观园的,大观园的女孩子大部分结局都不好。但是,邢岫烟后来嫁给薛宝钗的堂弟,应该是命运比较好的一个女孩子了。 2014•11•27•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