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和山河已经改变 | |||
我的人生和山河已经改变 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昨天晚上(2014年9月16日)已经全部结束。我在《莫斯科餐厅》那篇文章已经说了,我们这一代人看这部电视连续剧很亲切。我个人看了还是很感动。 我的感动是这部连续剧所表现的对邓小平的感情,真挚深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在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中有集中的表现。我们先来看看歌词:
(片尾曲《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这首片尾曲,作词:朱海;作曲:王黎光;演唱:孙楠。 孙楠演唱这首歌,可谓浓情灌注,显示演唱的功力。应该说相当感人。 有些事说起来很有趣,可能也很好笑。由于孤陋寡闻,以前我只知道安徽出名的是绿茶,如六安绿茶,我担任中文系主任时调来的有一位安徽籍老师,还有一位浙江籍老师,分别都请我喝过安徽绿茶,相当不错,印象深刻。但是我从来不知道安徽还有红茶,这次这部连续剧,邓小平到安徽视察,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请他喝著名的安徽祁门红茶,我才知道安徽著名的除了绿茶,还有红茶。孩子马上给我网购安徽祁门红茶,喝起来感觉挺不错。这是看电视剧意外收获,很有趣味。 这部连续剧时间跨度1976到1984,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邓小平1984年国庆节大阅兵。确实是中国历史大转折的关键时期:粉碎四人帮,结束“两个凡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组成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香港回归,战胜强硬的撒切尔夫人,支持农村“包产到户”,支持知识青年全部回城,创建深圳特区,创建上海宝钢,引进外资……。短短几年内,把文革造成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国家死气沉沉的状况一扫而空,让人民看到了希望,一时间中国社会生机勃勃。我们都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不但亲眼目睹,而且亲身经历。 这部电视剧自始至终,贯穿知识青年的经历和活动作为主要线索,参加天安门反对四人帮的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邓小平提出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知识青年全部回城。解决几千万知识青年的生存、前途问题。这是货真价实的“以人为本”。那一代人怎么能不感谢邓小平呢。 那一代青年,真是幸运,生逢其时,请看歌词——“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在这生命怒放的季节”,“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这个“想起你”,是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起,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今天的想起,现在的想起,“在这生命怒放的季节”,是当年青春焕发,当年生命怒放那个朝气蓬勃的岁月。由于当年有邓小平,他们不会怀才不遇,而是可以大展宏图。这是何等的幸运。 文革是十年的严冬腊月,歌词开头“读着时间”,是回顾那个严冬刚刚过去,春天刚刚来临的时刻,“花儿漫过,无边的原野”,春花烂漫,春光明媚的季节,这个自然界的季节,也是当年年轻人生命怒放、青春烂漫的季节。那一代年轻人充满着生逢其时的自我庆幸。没有邓小平在那个极左严酷政治环境中,力排众议,大刀阔斧的改革,老百姓,青年们,怎么可能呼吸自由的、新鲜的空气,感受人间的温暖。“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就是因为这个特定历史时刻,“用你的身躯,挺起强大的世界”,扭转了乾坤!就因为这一个原因,我总是想起你。既顺理成章,又知恩图报。我的感动,就是今天还有这样深情怀念邓小平的人!应该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你老了,祖国年轻了”,这两句歌词充满对当年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邓小平老人的深情。今天听起来带着深深的怀念,特别感人。 1978年,我37岁,有一种说法,青年是18岁到45岁,按照这种说法,当时我也是青年人。这首歌特别打动我的,是最后两行:我的人生和山河,已经改变。 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的春风,惠及全中国及全世界。它也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我的人生和山河”,这个我,可以说指的是每个中国人,青年首当其冲。改革开放让祖国山河面貌改变,同时让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人生面貌改变。是改革开放,重视教育,我所在的中等教育学校升格为高等教育学校,我的夫人能够顺利调到太原师专,我的学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得到施展。人生因此得到良好的改变。所以,这首歌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同时,我相信,这首歌也可以引起我们那一代人的共鸣。 这部电视剧让我感动的,还有许多当年作出历史贡献的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聂荣臻,汪东兴,陈云,胡耀邦,万里,李先念,习仲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电视剧中出现的这一系列国家领导人当年栩栩如生的美好形象,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马少骅饰演邓小平,我以为非常成功。据说王蒙夸马少骅饰演邓小平“神似”,确实如此。李光复饰演胡耀邦,也是比较成功的。胡耀邦尽职尽责,热情洋溢,平易近人,有口皆碑。这部电视剧让我感动的除了出现栩栩如生的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等领导人形象,还有刘少奇夫人王光美、陶铸夫人曾志栩栩如生的形象。人民也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还有,电视剧中邓小平在安徽登黄山,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不搞特殊化,不让封山,而是与民同乐,跟老百姓一起游山。厦门人还记得,跨世纪的某一年,一个中央领导人来厦门,居然道路封锁五、六个小时,严重影响老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在不搞特殊化这一点上,也是邓小平令人难忘的重要一点。 2014•9•20•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