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2014年校友文萃 > 2014年校友文萃 >

再复同学学术思维的状态----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4-08-16  【字体:
再复同学学术思维的状态

再复同学学术思维的状态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

    钱理群先生相当准确深刻,他定位现在高文化高智商一类青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懂得配合,善于迎合,应该是很会来事。因此应该会春风得意。只是,我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做学问。

    我半个世纪以前的老同学刘再复,虽然大学毕业便分配在今天叫做社科院的《新建设》杂志社,但是他的学术才华,是文革后80年代才比较充分展示出来的。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山西晋东南沁县中学,感谢已故大学同窗施祖新同学鼎力相助,将我调到太原市,又幸运进入高等院校中文系,我才有兴趣有机会关心文学评论。我要特别感谢《文学评论》资深编辑陈骏涛先生的欣赏奖掖,从无到有,我在《文学评论》发表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有产生影响。这种情况鼓励我对文学思考探索的爱好。每一次到北京,都要看望再复同学,他的思维极其活跃,跟他交谈真是享受,获益匪浅。

    因为他特别忙,所以我们真正接触交谈机会实际上并不多。但是再复同学学术思维的状态,在相当有限的几次接触中,却是记忆犹新。我惊讶的是他的学术思维的连贯性连续性。我在太原的时候,跟山西作家接触比较多,记得作家成一曾经跟我说过,王蒙当时担任文化部长并不影响他的小说创作,他说王蒙有一种本事,就是他正在创作一部小说的时候,突然通知他去参加什么会议,他参加会议回来,可以马上接着前面的文字,继续写下去。成一说他做不到,所以特别佩服王蒙。我感到再复同学也有这个本事。

    我有一次到北京,那一次记得他夫人菲亚到十三陵水库去玩,带回来买的鱼,菲亚心情特别好,中午请我吃饭就请吃鱼。再复吃饭速度极其快,可以用“狼吞虎咽”这个成语形容。他三下五除二吃完饭,就兴致勃勃坐着看我吃饭,同时拼命往我碗里夹菜。他就是这样一个热情过人的人。吃完饭,我们到他的书房聊天,他正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他跟我热烈的阐释他的一个观点,他神情专注,如醉如痴的阐释着。突然一个电话,他只好中断他的阐释,出门去见什么人,大约20多分钟半个小时,再复回来了,让我惊奇的是,一进门,马上接着刚才跟我谈的话题接着谈下去。似乎他办其他事的时候,学术思考并没有中断。这就是再复兄学术思维的状态,或者说是他学术思维的常态。

    这件事我的日记好像没有记,但是,因为印象深刻,厦门老同学相聚时候,我跟一些老同学谈过。昨天,黄顺通、林兴宅和我,在厦门的我们三位老同学聚会,黄顺通夫妇做东,请我们三家人在闽南大厦吃早茶。我们很自然提起安居海外的再复同学,他有两位很有出息的女儿。再复精神状态很好,依然在笔耕。令我们老同学欣慰。今日,心血来潮,不成敬意,给芙蓉校友网写一篇小小的千字文。

2014•8•6•厦门前埔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