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7 |
贾琏的正直和善良 《红楼梦》的人物,常常让我想到“圆形人物”这个概念。这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爱•摩•福斯特1927年出版的《小说面面观》里边提出的概念,在这本理论小册子第四章第一节,简单明确提出“我们可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我感到可以用最简单的话解释 “一句话可以说清的人物就是扁平人物”,一句话说不清的人物就是圆形人物。(“不是一言以蔽之可以说清的人物就是圆形人物”。) 我注意到《红楼梦》的人物,具体到每个个人,你都不能一句话把他说死了。比如凤姐,她“嘴甜心苦”,对以为是妨碍自己的人,极其毒辣,如对贾瑞,对尤二姐,但是,她也有宅心仁厚的一面,她对地位很低伶牙俐齿的小红,尤其对温厚贫困的邢岫烟。周汝昌先生按语说“但有人误会凤姐乃一刻薄寡情之人,孰不知凤姐心田原甚仁厚。看她一见邢岫烟便如此怜惜体贴(每月给她一份银子,跟迎春一样),可知其为人之性情矣。”(周汝昌本《石头记》589页)。李纨虽然自私,也不是一无是处。就不多说了。 人物有基本个性性情的一面,也有跟基本个性不同甚至对立的其他侧面。你不能看到这个人出现跟以前性格完全不同的表现,甚至判若二人,就说小说描写不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逻辑。一个人的丰富性、多面性、复杂性往往都是集合在这个人物身上。这种描写恰恰是符合这个人的性格逻辑。这个人才是活生生的人,才是真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圆形的人,就是纯艺术的个人。 贾琏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儿,身上负面的东西不少。他的婚外恋,婚外性,很多。闹得最凶的是贾母给凤姐做生日那一次,还有偷娶尤二姐这一次。其实这是富贵家庭司空见惯的事,贾母轻描淡写说“年轻时候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并不当一回事。其实,贾琏是贾府最得力的出外办事的人,贾府有什么事,总是派贾琏去办。林黛玉就是他从南方接到北方来的。我们不能简单说他是好人,也不能简单说他是坏人。他对自己喜欢的女人有见异思迁的一面,也有真情流露的一面。对尤二姐、秋桐就是如此。 虽然贾琏出场次数很多,出面做的事很多,只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却不多。让我很意外的是48回,平儿跟薛宝钗讲的一件事,贾琏挨父亲贾赦一顿毒打的事。这件事可以让人对贾琏另眼相看,可以让人看到贾琏的正直和善良,性格闪出可贵的人性光彩。 这件事是平儿跟薛宝钗一个人悄悄说的。平儿的性格是温良的,但是这一次却是完全破例,她几乎是破口大骂,咬牙切齿,痛骂贾雨村。小说写道:“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寻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得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贾琏)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四种名贵的竹子,可制扇骨)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有办法,天天骂二爷没能为。’”“谁知贾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陪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红楼梦》中册662-663页) 贾琏能够说出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做事是有道德底线的,他绝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跟贾雨村为了讨好主子,可以不择手段、伤天害理,截然不同。周汝昌按语说:“贾雨村之为人至此由平儿口中补出。雨村与贾赦勾结作恶,欺害平民,却只为了几把扇子”。就因为贾琏不满意贾雨村伤天害理,说了这些话,贾赦居然恼羞成怒,对儿子贾琏大打出手,用板子棍子,“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在家里躺了好几天出不来。贾赦的为人,由此处也可以看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与贾雨村沆瀣一气。儿子说出不满意的良心话,居然恼羞成怒,下狠手打儿子。贾赦为老不尊,小说写了许多他的糗事。就不必说了。 贾琏能够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也令人印象深刻。他虽然是贵族家庭的公子哥,却还不是不知好歹的纨绔子弟。他有良心,有良知,可以算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由让人对他的印象好起来。 在写作方法上,周汝昌是这样说的:“平儿一席话全是补叙法,书中用此法处最多,可省无数琐碎笔墨。而一切皆令读者洞悉无疑。”(周汝昌本《石头记》下580页)平儿这一席话文字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的一清二楚。几个人物,贾赦、贾雨村、石呆子、贾琏,他们行为、个性、人品,活灵活现。 平儿一席话,还透露许多重要信息。一个是贾雨村跟贾府攀亲得到提拔,十来年“生出多少事来”,此次与贾赦勾结,欺压平民,只是其中一件。平儿的话无意间透露了平日隐藏的这一条线索。另一个,字里行间,还透露那个时代收藏品名贵扇子的许多信息。原来,古代做扇子非常讲究,名贵的扇子,扇骨要用名贵的竹子来做,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红楼梦》中册662页下边注1,对“湘妃、棕竹、麋鹿、玉竹”这四种名贵的竹子有详细说明。而且,扇子的扇面,“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应该是唐、宋、元、明以来著名画家绘画的真迹,要是放到今天国际拍卖市场拍卖,那可是贵不可言。这种信息,今天的人阅读起来,相当新鲜,真是享受。 2014•6•28•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