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5 |
张扬无忌的林黛玉 上一节我提到林黛玉不被周围的丫鬟理解,似乎有点孤苦伶仃。其实,在外祖母家,林黛玉得到贾母等长辈平辈多人很多很多的关怀照顾呵护,一点都不孤苦伶仃。贾母最疼爱,林黛玉刚刚进贾府,就跟贾宝玉一样待遇,跟贾母住在一起。54回写正月十五放炮仗,贾母将林黛玉“搂他在怀中”,怕她受惊吓。58回皇宫里老太妃薨祭一个月,贾母委托薛姨妈照管大观园。这里特别写道: “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黛玉感戴不尽,以后便一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中册818页)。 一个贾母的“千叮咛万嘱咐”,一个薛姨妈薛宝钗搬来潇湘馆和林黛玉同房住,“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长辈们对林黛玉可谓关怀备至。这是林黛玉在贾府在大观园的基本生活环境,备受爱护的生活环境。 刚刚进入外祖母高贵的大家庭贾府,林黛玉小心翼翼,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察言观色,生怕有失体面。可是住久了,又有长辈的无微不至关怀呵护。林黛玉逐步显示她有点无所顾忌的张扬的个性来了。 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这一回,在《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后面“回目评”有一个概括说:“此回写姥姥告辞,太医看病,巧姐取名,钗黛谈心等皆是清淡之笔,味在言外。”(下册521页) 《红楼梦》特点,就是每一回中常常信息密集,内容很多,浓度很大,不是清汤寡水,一览无余。需要细细品读,细细品味。这一回,单单最后一点“钗黛谈心”就有很多内容。我感到,林黛玉的张扬个性,在这一回后边的描写中,表现最为集中,最为充分。 这一回承上一回41回原回目“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周汝昌《石头记》回目避开“母蝗虫”这种侮辱性的词语,而更为文雅地称作“刘姥姥酔卧怡红院”。42回这一回的开头写的就是周汝昌“回目评”概括的第一个内容“姥姥告辞”,刘姥姥对凤姐说了很多感激之辞。周汝昌《石头记》有一个(周汝昌按语):“刘姥姥这一番话出自内心,与前两日假意奉承全不相同。盖贾府待人如此仁厚丰盛,世间少有。”(下册511页) 刘姥姥感激的核心词语是四个字——“怜贫惜老”。贾府的人确实“怜贫惜老”,贾母盛情接待,临走贾母送许多衣物小金器,王夫人送一百两银子,凤姐送八两银子(很有意思108,周汝昌考证中国人喜欢这个数字,刚好王夫人、凤姐两人送刘姥姥的银子合起来正好108两,真是有趣味),平儿、鸳鸯等丫鬟也送她许多衣物。刘姥姥此行回去置办田产,孩子上学,过上好日子。确实像周汝昌老先生所说,刘姥姥感激“出自内心”。 但是,林黛玉薛宝钗这些贵族小姐可不一样,他们一点也不“怜贫惜老”,相反,对刘姥姥,以林黛玉为首,竭尽鄙夷耻笑为能事。林黛玉耻笑刘姥姥的吃相是“母蝗虫大嚼图”,原来回目“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就是根据林黛玉嘲笑刘姥姥这部分情节。42回的回目“潇湘子(林黛玉)雅谑补余音”所补充描写上一回没有写完的内容就是专门指嘲笑刘姥姥这个内容。“补余音”是事情过后,林黛玉继续肆无忌惮的对刘姥姥的戏弄嘲笑。“雅谑”这个词不准确,其实不雅,“母蝗虫”是骂人的话,何雅之有? 贾母一大家人和刘姥姥一起游大观园是一件不寻常的空前盛事,贾母乘兴命喜爱字画的孙女惜春画大观园一定要把人也画上。这才有刘姥姥走后,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等一大帮人,在李纨带领下,到惜春家聚会商谈绘画的事。因为开始大家都感到绘画大观园和他们刚刚成立的诗社有冲突,为了绘画,惜春需要请假,不能参加诗社活动。林黛玉最先埋怨,说都是老太太(贾母)的一句话,才引出绘画的事。探春笑说:“也别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的一句话。”林黛玉马上接过话头说:“可是呢,都是他的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母蝗虫就是了。”“母蝗虫”的叫法,引起哄堂大笑。薛宝钗对这个叫法赞不绝口,她还这样阐释发挥道: “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凤姐)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唯有颦儿(林黛玉)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儿,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日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到也快。” 薛宝钗拿林黛玉和凤姐作比较,大大夸赞林黛玉。在薛宝钗赞赏下,林黛玉更加肆无忌惮,惜春说她不大会画人物,林黛玉进一步取笑,说可以绘画草虫,她笑道:“别的草虫不要罢了,昨儿的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又一次引发哄堂大笑,林黛玉一边笑一边又说道:“你快画吧,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了个名就叫携蝗大嚼图。”把所有人越发笑得前仰后合。 小说写到这里,周汝昌有一个按语: “林黛玉灵心慧性人所喜爱,唯口角轻薄我所不喜。即如大家嬉笑姥姥,虽顽皮却无侮辱之言,然黛玉之‘母蝗虫’一语直是开口伤人。”(下册518页) 周汝昌评点,一语中的,对林黛玉批评,入木三分。太不尊重老年人了。在她心目中,刘姥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贫穷老婆子。不值得尊重。平时很持重的薛宝钗也不大尊重刘姥姥,跟林黛玉一起,一唱一和,肆意奚落刘姥姥。 在这里,你能够看到病病歪歪的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郁郁寡欢的林黛玉吗?你看到的是一个无所顾忌的林黛玉,口不择言的林黛玉,有点汪洋恣肆的林黛玉。 林黛玉还有点不知好歹,得便宜还卖乖,她居然指责李纨说:“这是叫你带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了我们来大玩大笑的。”气得李纨说了这样一番话: “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到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受不得。也没有别的,我只保佑着你明儿得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本来薛宝钗对他很好,但是她依然不知好歹。薛宝钗知识丰富,做事认真,能干实干,她让贾宝玉记录,给惜春绘画开出需要准备的各种笔墨、纸张、颜料,林黛玉却悄悄嘲笑薛宝钗“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探春笑个不住,说“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说你的是什么话。”薛宝钗心里明白,笑说:“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大观园里的姐妹们,亲密无间,无拘无束,口不择言。但是在这些描写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心态。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如此张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大家也不去计较。我们可以再一次问一句《葬花诗》里“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影子在哪里? 2014•5•22•厦门前埔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