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游追记(四) 我们离开温岭市的长屿洞天景点,驱车经温州市直奔楠溪江景区的芙蓉村。 芙蓉村属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1000多年。
因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宛若芙蓉,遂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30余处,明代大宅遗址5处,大小宗祠共 18 座。芙蓉村为单一陈姓村落。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
陈氏大宗祠 走入芙蓉古村,在右侧有一座陈氏大宗祠,是礼制建筑,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之一。陈氏大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这里还是“温州大学民俗学教学研究基地”,因为正在封闭修建,我们只能在外面观看。
如意街(长塘街) 当地村民叫长塘街。如意街东头连接东溪门,西头直对芙蓉峰,伸向村中心,全长 220 米,村内其他街道的街面都是卵石铺面,唯有如意街的街心用青砖铺地,两边铺以石条。系明末清初时修的。
如意街是全村最为繁华的地方,有商店,酒家和旅馆,是村民闲暇时聚集闲逛的好地方。当地有首民谣这么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逛逛。”
芙蓉池和芙蓉亭 芙蓉池位于如意街南侧,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池子并不太大,每天傍晚,晚霞照映在芙蓉峰上,其色白里透红,不光是形似芙蓉,颜色也很像。芙蓉峰倒映在池水中,名叫“芙蓉池”。我们游览时正值傍晚,这一美丽景色被儿子定格下来,实属难得。
设在芙蓉池里的芙蓉亭十分安适,是村子的标志。 它是一座带有阁楼的歇山顶式建筑,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有4根支柱、12棵檐柱,周围有美人靠。吃过晚饭,村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非常惬意。
芙蓉书院 南宋时创建,位于如意街南侧,延请宿儒名师主持。至此“家重师懦,人尚礼教,弦诵之声,遍于闾里。” 当时的书院已被元军烧毁,现存的是明晚期重建的书院。它坐落在村中央,北靠如意街,东临芙蓉池,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 仪门前有旗杆一对,明伦堂前有 3.2 米宽,6.4 米长的长方形杏坛。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 9 米。明伦堂后壁中央有供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的一些语录,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凭借后面一个很狭窄的采光天井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习。
将军屋 芙蓉村的古民居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将军屋。此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年。顺村街拐进小巷,见一奢华繁复的三檐门台,飞翘的檐角砌有龙头凤尾之兽,檐下饰有精致的窗花,青石刻就的门台联嵌在砖墙内,上联:礼门义路家规矩;下联:智水仁山古画图。横批:鸿禧燕贺。一看就知道是家底渊源的书香人家。
进去,宽敞的庭院为四合,廊屋式二层楼阁分前后二进。名为将军屋,并不是这屋里的祖上为朝廷的武将、武状元之类,此屋的太祖系庠生学位,而是屋主太祖之孙曾为国民党的少将,后起义投诚。为了配合旅游开发,县里命其为将军屋。
司马第大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当地富户陈士鸾所建,位于村西北角。一个商人竟取个官名,实在滑稽。3座四合院并肩组合而成,总面宽达70米,有15个中堂、6个天井、24个道坛、58间房屋,兼有花园、池塘、水井,占地6400平方米。现在仍住着陈氏家族36户人家。3座四合院各有自己的门,院子间有夹道连通,从正门到屋子阶前宽18米,划分为几个大院落。整个住宅显得宽敞、亲切。因正在修建没有对外开放。
历史 芙蓉村始建于唐代末年,据明弘治丁已 (1497) 编的《陈氏宗谱》载:“我陈氏铁墓之后也。由颖川折居开封,历闽浙,唐季始迁永嘉之两源。茗岙者,钱塘慕官昭远公,而芙蓉之祖,则昭公五世孙 ( 拱公 ) ,迄今六百余年。”另有村民传说,唐末,有陈氏大妻,为避乱世从永嘉城北徙,沿楠溪江到深山坳里,至芙蓉峰下,只见此处:“前有腰带水,后仑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心。”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在此筑屋定居。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芙蓉村村民陈虞之为咸淳元年进士,他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领全村义士八百多人据守芙蓉峰整整三年,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难,陈虞之自戕殉国,村子被元兵焚毁。在元末明初重修村子时,人们便将原有的小村合并成大村,建起七门及两道石砌围墙,并建八斗以贮水。 徜徉在古色古香的芙蓉村里,可以体验到小村生活恬静而充满生机。虽然房屋已呈古旧,尽显沧桑,却掩不住它丰富的内涵。历史本身就是弃旧从新,但是历史的痕迹却让人深沉。 最让我敬佩的是进士陈虞之率领全村义士八百多人据守芙蓉峰抗元军整整三年,虽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难,但他们英勇不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