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的刘欢婉约派的霍尊 | ||||
豪放派的刘欢 两年前,“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发掘许多好歌手,老百姓也发现一些好导师。好导师之一的刘欢后来组织“中国好歌曲”,旨在发掘好的歌曲作者,这是一个极好的创议。不能老是炒冷饭,炒中国冷饭,炒外国冷饭。应该鼓励中国自身的原创歌曲创作。 这件事我知道得很晚。今年冯小刚的春晚我坚持看到结束,我后来才知道其中一首是“中国好歌曲”发掘的好歌曲《卷珠帘》,奇怪,当时听后居然没有特别感觉,留不下深刻印象。后来孩子偶然发现刘欢组织的“中国好歌曲”,在盲选时,霍尊唱《卷珠帘》第一句“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我们立即被迷住了,我们看到四位导师也被震住了,当唱完第五句“夜静谧窗纱微微亮”,除了杨坤,三位导师几乎同时推上按钮,杨坤则是唱到最后一句“谁在烟云处琴声长”,最后一个字“长”时也推上按钮。就是说四位导师全部欣赏这位歌手兼原创歌曲作者。 盲选是去年的事,我们却是第一次听到。孩子的评价是“古典唯美”,我完全同感,几遍听下来,我再加一个词“空灵”。这就是我文章题目了。空灵,就是超越的东西,精神超越,艺术超越,是一种更高地飘浮在空中的东西。听了这首古典唯美空灵的好歌曲,我们再回头去看春节在华丽布景下,同一个人的歌唱,效果却远远不如盲选时第一次的唱。现在提倡改革,其实春晚需要大大改革,那种让人不胜其烦一遍一遍排演,把演员最佳状态的感觉都磨掉了。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春晚能够出现那么多好歌手、好歌曲?为什么跨世纪却是一落千丈,回天乏力呢?中央电视台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让人们惊讶的是,霍尊是上海一位大四的学生,23岁。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伟大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培养成才。我们观众都很高兴看到母亲在儿子成功时欣慰的表情。我们更加高兴的是看到中国出现这样优秀的年轻歌曲作者,未来优秀的作曲家。杨坤问他这么年轻,怎么能够创作这样一首这么好的中国古典歌曲呢,他回答说,他从小学习古典钢琴,在自己演奏中,自然而然就创作出来了,好像很轻松,自然天成。其实,环境,坚持,天才,这三个词,一个也少不了。 霍尊《卷珠帘》歌词如下:
《卷珠帘》这首歌曲,歌词作者是LUNA,不知道是中国人外国人,干嘛不用中国文字?作曲是霍尊,编曲是彭飞和这个英文名字。其实这首歌词写得好,作曲极其好。好在哪里?好在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 刘欢选了这首歌,却做了修改,不但歌曲修改,歌词也修改。可以看到,霍尊演唱修改版,非常投入认真演唱,有些地方似乎演唱得更加柔美。但是,原版的自然天成的完整,那种自然天成的韵味消失了。最糟糕的是歌词的修改。刘欢说,原版歌词整体是半文半白,但是结尾一段是白话,不是文言文。其实不是这样,结尾那段依然是半文半白,其实全文都是半文半白,但是有的部分文的成分多一点,有的部分白的成分多一点。但是歌词整体无疑是文言文、古诗词的味道比较重,而且整体相当自然,有意味,有韵味,刘欢说的对,整首歌曲像一幅画。 我把这首歌词分为四节,第二节第一行,“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刘欢把“梦中徘徊”改为“梦中妩媚”,完全改坏了!起舞是动作,用“徘徊”合适,用“妩媚”不对应。第三节后两句“啊,不见高轩”“夜月明,此时难为情”,“轩”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汉语大词典》解释清楚。这里用“高轩”指代心上人身份高贵,但是盼望的心上人没有出现,自己的满腔情感无从表达。这里“难为情”不是“不好意思”,而是难以为情,无从表达的意思。刘欢把“不见高轩”改为“高轩雾褪”,把“此时难为情”改为“袖掩暗垂泪”,不如原来高雅,空灵,婉妙。 至于末节,原来意境明朗清丽,自然流畅,刘欢改得面目全非,佶屈聱牙,又陈词滥调,实在难以卒读了,你瞧: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细雨酥润见烟外绿杨 对比原作的自然流畅,意味无穷。修改稿显得多么矫揉造作,多么陈词滥调。前者美,后者不美,显而易见。这是弄巧成拙,甚至是狗尾续貂,实在令人遗憾。无怪乎,改编版,观众这样留言: “原版好听多了,百听不厌。改编版难听死了,简直听不下去。” 这些留言,可以看到观众多么喜爱霍尊原版的《卷珠帘》。从心灵流淌出来的东西,它是自然天成的东西,既然人人都感到好,包括刘欢你当时都为它流泪,就不要去改它。刘欢是一位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歌唱家、作曲家、音乐人。最近,我感到刘欢可能在高等学校呆的时间很长,可以说是学院派,已经有一点音乐学究的味道。他追求完美,在音乐的调式,和声啊,和弦啊,有很多推敲讲究,但是,一首好歌曲,也像一个活人一样,一定有个性,有特点,有特别的神采,特别的精神,特别的韵味。当它已经成型,已经形成特别的神采、精神、韵味,已经引起人们共鸣,那么,他就完美了,就是不完美,也完美了。因为人们认同了,认可了,它就不可挑剔了。我以为这是23岁霍尊这位年轻人的神来之笔。当年,很多人以为《梭罗河》是印尼民歌,其实是作曲家格桑22岁风华正茂时期的创作,40多年以后他曾经回忆这首歌的即兴创作过程。也许,你也可以找出它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人们毫不在意,把它作为完美的作品接受,而且代代相传,成为经典。对比22岁格桑的《梭罗河》,对23岁的霍尊的《卷珠帘》是不是给以更多的肯定支持。 在艺术创作上,千万不要掉书袋。艺术的完美在于自然天成,杜绝雕琢。 我喜欢音乐在1959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当时这是一所前线大学,中央每年派慰问团到厦门前线慰问三军,最后一场就慰问前线大学,我们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演唱,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都很享受。当然,只是喜欢,其实在音乐上还是门外汉。我只是从老百姓喜欢音乐的角度来谈,在音乐上自然经不起推敲。 最后我想谈谈艺术个性,霍尊这是一首接近古诗词的歌曲。唐诗宋词,唐宋形成“豪放派、婉约派”两大风格流派。百度新华网有区分两派这样一个资料: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的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而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融情于景,题材方面往往多写个人的遭遇,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 这两派从诗人的气质、艺术个性上看,是有很大不同的。联系到人来说,刘欢属于豪放派,他的歌通常是激情澎湃,像《亚洲雄风》,他的许多歌曲都是这一风格。我感到,他可以欣赏婉约派风格的歌曲,但是,他难以歌唱更难以创作婉约派歌曲。我的孩子找到他的《凤凰于飞》,我听了,虽然确实相当不错,但是感到歌曲比较硬,缺乏柔。“硬”“高亢”“激扬”是刘欢强项,也常常是他歌唱最出彩的地方。譬如《凤凰于飞》的高亢处,就很出彩。但是,“柔”“缠绵婉转”“如泣如诉”“低回”,恐怕是其弱项。因此,我冒昧的说,刘欢实在不适合修改婉约派的作品。霍尊虽然是个年轻人,但是,《卷珠帘》显示他具有比较成熟、似乎还有点稳定的个人风格,这就是婉约派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特别适合带有中国古代古典诗词风味的音乐创作。 中国人不论老少,喜欢音乐的人很多很多。很希望看到听到更多的好歌曲。 2014•3•19•厦门前埔 附言:昨天晚上刚好看到《中国好歌曲》总决赛,霍尊获得年度总决赛总冠军,这里表示祝贺!在媒体投票前,刘欢为霍尊创作的歌曲《卷珠帘》作了一番很好的肯定,他认为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霍尊创作这样好的歌曲,表现“气定神闲”,难能可贵。刘欢评价歌曲,常常准确到位,相当出彩,给人印象深刻。( 2014·3·22·)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