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2014年校友文萃 > 2013年校友文萃 >

为秦风词曲演唱谭晶三叫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3-12-24  【字体:
为秦风词曲演唱谭晶三叫好

似飞萤明灭  话千秋功业
叹斜阳如血  唯一轮明月
——为《秦风》词舒展曲赵麟许明演唱谭晶三叫好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

    2013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推出51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之纵横》,小说原著《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编剧张建伟,导演丁黑。演职人员阵容庞大。我几乎全部看完。可以说不同凡响。

    秦帝国最后统一中国,开创统一的帝制时代。虽然秦帝国统治时间很短(公元前221- 207),只有14年。但是它所建立的制度,一直贯穿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历史。以前我们熟知的人物是秦始皇,还有秦穆公(前659-620在位),秦孝公(前361-338在位,用商鞅变法),这部写的是秦惠文王(前337-310在位,用张仪连横策略)。根据以前百家讲坛学者的讲述,秦国的形成和发展、强大,经历了600-700年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历史。这次用电影著名演员富大龙演秦惠文王,感觉不错。不雷同,不一般化。有自己特色。

    本文重点要谈谈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主题曲《秦风》,这首歌歌词好,曲子好,唱得好。歌词作者舒展,曲子作者赵麟,还有编曲许明(我想,曲子好听,除了作曲的功劳,也有编曲功劳)所以,我的题目是“词舒展、曲赵麟许明、演唱谭晶三叫好”。

    孩子帮助我从优酷网下载高清《秦风》,是专门为我国著名女歌唱家谭晶制作的音像作品。有字幕,这样,可以清晰记载全部歌词,还有演职人员名字。请看歌词:

遥远的夜空,繁星点点
流转的时光,如在眼前
一杯酒能酔天下
多少情方怜红颜
听剑吼西风,望霹雳弦惊
愿豪杰与共,任万里纵横

遥远的夜空,繁星点点
流转的时光,如在眼前
一杯酒能酔天下
多少情方怜红颜
似飞萤明灭,话千秋功业
叹斜阳如血,唯一轮明月
呵,呵,呵……
听剑吼西风,望霹雳弦惊
愿豪杰与共,任万里纵横

    根据音像画面的文字,和谭晶演唱的歌声,我这样记下排列,不知道合适不合适?不过,文字基本内容应该没错。

    这支歌,纵横捭阖,气概非凡。歌词作者语言功力,十分了得。这是一看便知的。我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美妙,这样富有才气,这样富有文学色彩的歌词。这首歌词,穿越遥远的历史时空,这是秦始皇以前,就是公元前221年的以前一百多年前,公元前337-310年秦惠文王的战国时代,列国争雄。歌词开头很是抒情,“遥远的夜空,繁星点点”,“流转的时光,就在眼前”,中国的历史时空,有很大的容量,“一杯酒能酔天下,多岁情方怜红颜”,这两行歌词,美酒,英雄,红颜美色,其中纷繁更迭,含有无限时段,各种英雄美人的故事,全都有了。歌词一转,“听剑吼西风,望霹雳弦惊”“愿豪杰与共,任万里纵横”,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希望各路志同道合的豪杰,能够一同征战沙场,驰骋沙场,万里纵横,实现共同的政治理想。不管后人如何评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人,都有各自的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并非胡乱的一味厮杀。因为如此,才令今人如此缅怀。我主观臆测,这也许是引发作者抒写的情怀。如果不是,那就是我一厢情愿的一种解读。这首歌最感人的,是本文题目这四句:

    “似飞萤明灭,话千秋功业。
     叹斜阳如血,唯一轮明月。” 

    这里有非常深的古代朝代更迭频繁的感喟。没有一个王朝不把自己王朝认作是千秋功业,秦始皇就是把自己当作始皇帝,以后千秋万代都是自己的子孙继承大业,政权是私有的,这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春秋战国尤其是战国时代就有。但是,歌词说,所有王朝的所谓千秋功业,都像飞萤明灭一样,从历史长河来看,都是转瞬即逝的,匆匆来去的过客。血腥的朝代更迭,如同落日一样可叹。唯有静静伫立太空与世无争的那一轮明月,能够存在,永恒。它能够奉献给人类永恒的光明,永恒的美。

    谭晶难得的是,她唱出了这支歌曲的意境,意味,还有一种古代,好像还带点“远古”的味道,很独特,很难得。现在许多歌唱家唱歌都是一个味。我感到谭晶这支歌她唱出了以前所没有的“先秦”的“远古”的味道。谁也不知道,“先秦”该是什么味道,但是,谭晶的《秦风》这首歌,给我们印象,先秦就该是这个味道。很有趣。

    感谢《秦风》歌词作者舒展先生,感谢《秦风》歌曲作者赵麟先生,编曲作者许明先生,感谢《秦风》主题曲演唱歌唱家谭晶女士。我为你们三叫好,对你们三感谢!

    我看到现在好电视连续剧越来越多,希望好歌曲好歌唱也越来越多。

2013•12•18•厦门前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zNjIwNzQ4.html   《秦风》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