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3年校友文萃 >

想起一支古曲《苏武牧羊》--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3-03-05  【字体:

想起一支古曲苏武牧羊

想起一支古曲《苏武牧羊》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

    春节过后就没有出过门,昨天正月十三早上,我一个人出门到海边去散步。我走的是那条原来叫大使馆路,本来这条路准备两边要盖大使馆。当时感到很稀奇,本来大使馆应该在北京首都盖才对,怎么厦门也盖大使馆?后来终于没有盖,这条路就换一个称呼。这条路直接可以看到大海,对面就是小金门。这条路比较清静。我到前埔算起来已经第12个年头,现在的变化是从这条路到海边,直接就可以到沙滩,可以看到海水涌上沙滩,卷起雪白的浪花,然后退入蓝色的大海,真是惬意极了。

    昨日我从台阶下去走上沙滩,在海边的沙滩上走了很久,还捡几个纽扣大小的漂亮的小贝壳。意犹未尽,我还在海边走廊原来的精致的黑色石椅上,坐着欣赏海景。旁边一个人没有,鬼使神差,我竟然自己小声唱起多年未唱的一支古曲《苏武牧羊》:

苏武

    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苦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返
历尽难中难

  ♦    

  ♦

  ♦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
细听笳声
入耳痛心酸

    这是我能够记起的这支古曲的歌词。本来我以为这是完整的歌词,回来从网上找到,发现中间漏掉一些歌词,比如“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等等。不过,我觉得,我能够记起的这些歌词可以算作这首歌的精髓。

    回到家里告诉老伴,孩子听到就说,小时候在太原就听我唱起这首歌。确实,在沁县,在太原,结婚前,有孩子以后,我在北方常常唱起这首歌。我曾经不适当的把自己比作苏武,并且认为自己在偏远的“塞上”,比苏武呆的时间19年还长10年,是29年。孩子说完全不同,不可以这样比较。是的,尤其是太原16年。那是我的峥嵘岁月,在课堂上,在学术上,我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还是怀念故乡。在沁县写的那首诗“太行居十载,出塞知何年?”希望“出塞”的心理,并没有消失。这就是我当时依然喜欢唱这首歌的原因。但是,当我终于回到故乡,我才发现我回到的是完全陌生的故乡,而且是很难熟起来的故乡。北方的文化和人情,南方的实用和冷漠,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从内心上说,我还是更喜欢北方人的人情味。

    最近刚刚播放结束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的48集电视连续剧《全家福》,北京人的人情味,尤其是主人公王满堂身上体现的仁义,他本人的仁义,他教育后代子孙的仁义。是可圈可点的。我很欣赏。南方人不能说没有。但是与北方比,不能望其项背。

    昨天我注意到那条路上的鸡冠刺桐的鸡冠状的红花已经盛开,但是没有带摄影机,今天早上我专门带上摄影机,照了两张鸡冠刺桐树上的红花。正巧,今天会展中心海边举行“2013年厦门市万名老年人新春健步行活动”,由厦门市体育局组织。气氛热烈,我顺便照了一张相,随文一起登上。

2013•2•23•正月十四厦门前埔 


(1) 鸡冠刺桐开花1


(2) 鸡冠刺桐开花2


(3)2013厦门老年人健步活动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