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洋越海会老同学(一) 老同学相聚 其乐融融也
5月3日我带领太太林金珠及林金珠弟媳邱瑞莲一行三人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乘搭马航班机于4日凌晨抵达北京。培元同学也从福建省南平市站乘搭火车经32个小时奔波于4日到达北京站,同时他已在南平站为我们三人购买了北京往丹东的卧下铺火车票。 第三届同学会(2010年)苏鹤水同学分派给每位与会者一份通讯录,我发现原来是同乡(罗东村),又是荷心小学和国光中学高中部同班的黄溪水电话号码,回到马来西亚后就在电话中联络他,之后我们保持联系,几次交谈中黄溪水同学都热情邀我去辽宁省丹东市做客。 我们四人从北京站乘搭火车,经过22小时长途跋涉,于5日中午到达丹东站,比原定晚点半个小时。刚踏出火车门,月台上等候的黄溪水已带领家人,溪水的太太刘秀英、大女婿赵松、大女儿黄晓东、三女儿黄晓红(他们是购站台票进入火车站旁的月台等候)。溪水快步迎上,和我、培元握手,互相介绍家人认识,热情帮忙提行李到外面停车场,三女婿在那里等候着。到达丹东市震安区东升路东枫风景区住家,还来不及安置好行李,在家中等候的二女儿黄晓方已在桌面摆好六碗热腾腾的面线、鸡蛋。以罗东村乡下最为盛情待客之礼,由溪水夫妇来招待我们四个远方来客。赵松夫妇现场制作的水饺餐接着端上桌,让我们亨用北方风味的水饺。 晚上设宴于鸭绿江畔的关东阁大酒楼,为我们一行人接风洗尘,老同学全家出席陪同,边吃边观看朝鲜姑娘的歌舞表演,领略异国风情。宴后溪水夫妇带领我们四人沿着鸭绿江边漫步,观赏鸭绿红沿岸的夜景。 “中朝友谊桥”如同一条银链锁江,横跨鸭绿江,把中朝友谊紧密相连。中朝友谊桥旁边有另一座灯火辉煌,游人络绎不絶的“半座断桥”。断桥原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铁桥,由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11年建成。在1950年朝鲜战争中,桥体被美军飞机炸断。中方一侧仅仔四孔残桥。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方在旁另建一座两用公路、铁路的“中朝友谊桥”。在中方境内的断桥部分复修,游人可登桥凭吊,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们站在断桥上不禁回想当年在学校时,唱得最响亮、最有力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得我们满腔热血在沸腾,血气方刚的我们这班青年学生,恨不得马上驰往鸭绿江,手握枪杆,保家卫国。如今亲临其境感慨万千,景物依旧,人事己非。如果不是当年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浴血朝鲜战场,那有我们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你看两岸的景色,中方的丹东地区高楼大厦林立,万家灯火一片繁荣气象,而对岸朝鲜新义州地区比起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更加落后,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回到家里,又是三位老同学茶会的开始,话儿说也说不完,高中毕业后,陈培元同学考入漳州师院,出师后却转业至农业银行岗位上班,工作认真,甚得上级器重,是金融界的专才,在南平市农业银行工作直到退休,一帆风顺。贤慧妻子戴秀华(初28组)也在南平商务部任职,夫唱妇随,儿、媳、孙孝顺,家庭美满。 黄溪水同学是我的老乡,我俩老家相隔一条罗溪街道,他住街北“宅仔后”,我处在街南“草埔脚”。他要去荷心小学上课时候,走路必须从我家右边小路经过。初中三年他就读南安二中,高中考入国光中学,三年期间又和我同班。毕业后他进入福州农学院,步出农校被分配到辽宁省盘锦轻工部芦苇研究所,作科研工作,是个专业研究员,又娶了一位东北的好太太刘秀英,膝下三位漂亮又孝顺的女儿——东、方、红。1998年被授予高级农艺师、教授、主任级,60岁退休,移居山明水秀的丹东市。 在那暴风骤雨的阶级斗争分明的年代,背上“工商业家”成份的我,又不肯跟家庭撇清关系,是学校当局认定是“典型资产阶级思想” 的我。踏出国光校门的出路:只能安心当一辈农夫子,接受劳动再磨练,但我还是选择远走乡,飘泊南洋,碰碰运气。我也在马来西亚就地取材,娶了一位好太太林金珠,同甘共苦渡过了一段坎坷的日子,落地生根在马来西亚,开枝散叶在马来西亚。半个世纪过去了,三位老同学促膝谈心,相逢恨晚,也算是一种缘分,话儿永远谈不完,直到深夜才各自回房休息,虽经两天两夜旅途劳顿,但能和50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聚会,一点睡意都没有,也忘了疲劳,刚过了四点的丹东,太阳光已从窗口射进来了,天亮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每天大约7点左右才天亮,时差关系吧!) |
(2)在黄溪水同学住宅
左起:刘秀英、黄溪水、陈培元、黄文法、林金珠、邱瑞莲
(3)在黄溪水同学家里涮羊肉
(4)黄溪水同学在鸭绿江畔关东阁大酒楼摆设欢迎晚宴
前排左起:溪水的大女儿黄晓东、三女儿黄晓红、二女儿黄晓方
后排左起:溪水的孙儿、刘秀英、黄溪水、陈培元、黄文法、林金珠、邱瑞莲、溪水的三女婿
(5)鸭绿江上的 “断桥”
(6)断桥旁渔人贩卖从鸭绿江里打捞的鲜鱼
(7)鸭绿江上的 “中朝友谊桥”
(8)鸭绿江上游风景区
(9)竖立在鸭绿江中间线断桥上的中朝边境界碑
(10)“ 断桥”入口处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