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2年校友文萃 >

老屋随想------------------刘宝贵(深圳)高中85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2-03-01  【字体:

    前言:妹远走它国了,时常梦到儿时在老祖屋门口一起玩耍和嬉戏,于是那天抓狂地把去年随性写下的这篇手稿找出来,感慨了一翻,她人要是在多好呀,即便是一起回忆一下以前的淘气和被罚也是一种幸福。

老屋随想 
刘宝贵(深圳)85届

    清明节那天,帮母亲挑着满满的一担饭菜到老屋“敬祖公”。自从当年拜别祖宗远嫁他乡,我就很少再踏足这老屋了。趁母亲点香礼拜之际,我到处巡视着,猛然间,一段段儿时的记忆便从瓦缝里纷纷落下,向我袭来,时空穿梭,这里曾是我们年少纯真的乐园,那欢声笑语犹如还在每一根梁柱上缠绕着,大嗓门英嫂整天不绝于耳的那句“妖秀棺材”、“狗拖去布”(用闽南语念)合着那锅碗瓢盆的打闹声,也似乎还在“下照厅”的土圪缝里回旋着。

    走到“大房口”,我眼前一亮,哇,这条小长凳还在呀!惊呼得跳起来,这可是我们儿时的“刑具”啊。它大约一米长,一尺高,杉木做的,有五十多年了,岁月把它磨蚀得没棱没角。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七个孩子(叔叔两个)都归奶奶管,奶奶家教之严是村里有名的,且不说吃饭不能说话,不能翘二郎腿之类的小细节。平常在“落间口”的土圪缝里,总是插着三根竹条,大中小三号,用来打犯错误的我们,大号几乎是哥哥“独享”;中号是打细皮嫩肉中间几个姐妹,小号是对小小弟妹摆摆样,根本打不到肉里去。每当我们犯错误时,奶奶就会搬来小长凳,放在“下照厅”,让我们趴在凳子上面打屁股,这“下照厅”就是我们的“刑场”。

    奶奶打孙子是很有讲究的,首先问你,要打几下,如果说打一下,她会打得很重,那条“红肉杠”没有一个星期是消不掉的;说打三下,就会落棍轻些,但还是很痛;说打十下,就更轻了,所以打十下是我们当时的明智选择。还有最重要的是落棍前那句经典名言“我错了,下次不敢了”一定要高呼出来,以求得奶奶的仁慈,打得轻一些。打完后,我们坐在凳子上哭,奶奶则去泡茶,哭完后,会叫我们把茶喝了,然后开始帮我们分析错误所在,讲明道理。虽然奶奶目不识丁,但讲起道理来却是一套一套的,那架势不亚于她在妇女会上作报告(奶奶在解放初曾当过妇女会主席)什么忠孝礼仪,仁义道德,是非曲直活像是在念现代版的《弟子规》,说得你心服口服。

    兄弟姐妹中最常打的是哥哥(大哥,对不起哦,揭你短处了,谁叫你当时那么调皮),奶奶重男轻女,常令我们几姐妹恨得咬牙切齿,敢怒不敢言,“公妈疼大孙”嘛。但每次哥哥犯错,奶奶是绝不姑息的,会当仁不让地请出头号竹条,重重下手,嘴里还嘟嚷着“要做种子的,更要晒得干”,每次打哥时,母亲心疼儿子,但在那种婆婆掌权时代,母亲是绝对不能插手的,常常躲在“后落”远远地偷望一眼,闪到一边抹泪去。

    岁月烟岚,如今九十多高龄的奶奶已是儿孙满堂了。而从这条凳子上爬起来的我们更能明白人世间的是非黑白。

    正当我的思绪沉浸在绵绵的旧时光时,母亲礼拜完毕,催着回去,我朝那条小木凳笑笑,没有去动它,让它继续躺在那里,守护着我们儿时的美好时光。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