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李光前之研究与活动
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母校 > 校主传略 > 新、马李光前之研究与活动 >

企业主德高仁笃 方能运长祚隆——李光前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言之二

上传时间: 2014-02-12  【字体:

企业主德高仁笃 方能运长祚隆
——李光前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言之二

陈 添 地

    李光前先生在家乡读过私塾,熟背古文,后随父南渡,在南洋长大、创业,精通英文,年少时又曾回大陆深造。既有传统儒学经典浃肌沦髓的一面,又有西方先进文化浸淫熏陶的一面。揆其一生,是汇通中外、中西合璧的商界典范。简言之,在李光前身上,既体现儒家道统的精髓——情义,又兼备西方文化的要旨——规则。论情义的时候,不忘讲规则,章法昭然;讲规则的时候,不排斥情义,温情熨心。两者圆融挹注,相辅相成。酌情依规,循规重情,两不悖忤。

    自古洎今,有关朴素情义的佳话美谈,一直口耳腾传于乡野民间,令人肠热心暖,热血贲张。是否有情有义,被黎民奉为衡人论事的圭臬。李光前对员工、对芸芸众生的关心呵护,体现了一种熨贴心窝的浓情高义,展示了来自底层贫民感同身受的不忍心和悲悯情,概言之,就一个“仁”字。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曾给“仁”定义道:“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并用“全德”来称呼仁(“全”乃完善意)。李光前立身处世,德高望重,生前身后,众口交誉,庶几乎践履古哲关于“全德”之“仁”的诠释。

    他以“仁”作为制度设计的基石和出发点,处处彰显仁爱的人性光辉,忧人之所忧,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难,“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从住房到养老,这两件人生最重要最繁难的大事,悉心解决之,予以超前、妥贴而完整的安排,给千家万户送去多少便利、温馨和抚慰。个人弱小,世道艰难,多少风风雨雨,不虞灾患变故,随时不召自临,侵扰身家性命。有了南益企业、李氏基金的遮挡防护,减少了多少损伤,消除了多少后顾之忧。这张有形隐形的物质保障防护网,不靠官方指令倡导,不为邀功钓誉,更不图感恩回报,是一种纯粹的利群善举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筹谋,也是一种自觉回报社会、反哺下属的责任担当。

    李先生早就跻身亿万富豪之列,却仍保持本色,俭省过日,恬淡寡欲。医生在检查中偶然发现他营养不良,大为惊讶。他对公益事业慷慨捐资,而自己却是仙风道骨般的清癯苍老。正如古人教导的: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人要宽,责己要严。他把对普罗大众的满腔爱心,化作万千善举。

    他一生献血18次。到了年届古稀、体质日衰时,仍坚持献血,其夫人陈爱礼出于担心和关心,婉劝他不要再去献血了,捐钱就可以了。他忧心忡忡地答道:“有人生命垂危,急需的正是鲜血啊!这种痌瘝在胞、急人所急的情怀,是一种大悲悯,一种对脆弱人生的大不忍,体现了身富心更富的菩萨慈悲心肠:此生就是要担待人世间的苦难,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不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与大陆现今个别暴发户以富自适、炫富傲世、倚富欺人、逃避责任担当的作派,有着霄壤之别。

    富者对贫者、弱者的关爱和担当,李先生在70多年前即作出了表率,他帮助万千人走出困境。他和他太太陈爱礼女士所占的公司股份,悉数捐出,成立李氏基金,用于捐办各项公益事业,且立下遗嘱:基金每年资助公益事业的金额,造福新加坡本地的应占四分之三。这是一种取之于斯就应造福于斯的财富伦理、责任担待和长远考量。基金成立61年来,广被德泽,造福世界各地的教育、体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德者,得也。有德必有所得。有大德方有大成。李先生的大德高风和商业成就,恰可为古哲教诲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现实演绎。他作为南益企业巨舰的缔造者,堪为“道德角色”的表率。虽岁月嬗递、世道变幻,也无碍于他那道德璧玉的煜煜生辉。2003年,我参与了《侨界楷模李光前》连环画的编撰,草拟了文字脚本和前言,深深为之感动。

    李先生晚年信奉道教,清静淡泊,深居简出,低调内敛,不事张扬。故他的许多懿行善行,也就鲜为人知,随时光流驶(李先生作古已46年),而沉入岁月的深处。不过,“淡极始知花更艳”,他的品格精神,在神州大地,在东南亚,在世界各埠,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代后人。

<待续>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