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欢聚篇(组图)
您的位置:首页 > 思源涌泉 > 2010年欢聚篇(组图) >

国光情结 情结四海 芙蓉网络 网络八方【欢聚篇】

上传时间: 2010-05-19  【字体:

国光情结 情结四海
芙蓉网络 网络八方
―2010年香港国光校友联欢大会侧记
报道员 知文

    【本网讯】2010年5月2日,香港国光校友会假观塘鳄鱼恤中心彩褔皇筵大酒楼宴会厅举办联谊晚会,筵开18席,208位校友欢聚一堂。晚会同时欢迎来自美国的刘再复校友伉俪、中联办张强校友、马来西亚李越秀校友、澳门的黄书齐、陈淑媛校友伉俪、广州的刘禄香校友、厦门的李萍萍校友以及《洪濑镇志》主编黄荣周先生等。

    晚会由秘书长林智育校友主持。首先由会长潘金源校友致欢迎词;理事长戴建国校友汇报新会员的发展情况;副会长黄敏敏校友与大家一起分享《芙蓉网》上的作品,并播放《芙蓉网》为大会而制作的幻灯片―《忆母校 昔日国光校园剪影》。接着,进行《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和《洪瀬镇志》地方志书的赠送仪式;赠送康乃馨予与会的女士们,提前喜迎“母亲节”,场面温馨、热闹。席间,大会取消原先的抽奖项目,并将多位校友捐予大会抽奖的款项改为捐助玉树灾区,同时得到与会校友们的热烈响应,即场募捐41,800元。会上,杰出校友、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再复校友的精彩讲话,为聚会的校友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最后,刘英烈学长赠送亲自书写的对联予李越秀校友。

    联欢宴会中,校友们踊跃上台卡拉OK,唱出怀念母校,团结校友的心声……

赠送《跟着圣火看中国》(香港篇) 画册

    •2008年5月2日(星期五)是北京奥运圣火在中国境内(香港)的首次传递。
    •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组织21位校友在沙田小沥源参加迎圣火的活动。5月23日芙蓉网发表许清琴、黄敏敏写的文章《传递激情  迎接圣火》及47张相关相片,http://www.fu-rong.cn/shtml/268/200805033737.shtml被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跟着圣火看中国》(香港篇)收录在内,此套画册共34本,首册“香港篇”近日隆重出版。
    •作者张爱生先生在画册后记的感谢名单中,将21位校友的姓名也列在其中。并向每人赠送画册一本。
    •参加迎圣火活动的校友:潘金源、刘英烈、李成仁、郭仲伟夫妇、刘粟华、许清琴、罗丽珠、刘德香、谢美英、陈美玉、王良顺夫妇、俞兆顺、黄清芬、刘志庆、黄敏敏、林冰心、周十妹、柯玉帛、金裕忠。
    香港校友会转赠两册《跟着圣火看中国》予母校

 
国光校友联欢即兴
潘金山 高十一组2班

华灯灿灿笑容多,满座春风满座歌。
鹤发师兄赢爱拼,银鬟学姐迪斯科。
光前伟像场中显,母校深恩梦里过。
愿得年年开盛会,时光易过勿蹉跎。
 2010年5月2日

 

照片按活动顺序编排
 
(1) 彰显大会主题 (林智育 撰)

程  序

(一) 全体起立 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倡议校友捐款支持灾区
(二) 潘金源会长致欢迎词
(三) 戴建国理事长就发展新会员情况汇报
(四) 黄敏敏副会长介绍《芙蓉网》
(五) 赠送《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洪濑镇志》地方志书仪式
(六) 喜迎母亲节  祝福与会的女士们
(七) 刘再复校友讲话
(八) 联欢宴会开始  卡拉OK
(九) 全体与会校友齐唱《国光校友之歌》

 
(2)晚会由秘书长林智育校友主持


(3) 全体起立,为青海玉树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锺。


(4) 潘金源会长致欢迎词(左图)
(5) 戴建国理事长就发展新会员情况汇报(右图)


(6)一起分享《芙蓉网》上的老相片


(7) 播放《芙蓉网》为大会而制作的幻灯片―《忆母校 昔日国光校园剪影》
http://www.fu-rong.cn/shtml/43/201005086873.shtml


(8) 香港校友会首届会长李金聪校友(右)发送
《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予潘金源会长


(9) 永远荣誉会长李铁圣(左)、张高贤(中)、李民益(右)校友发送
《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予陈美玉、许清琴校友

 
(10)
永远荣誉会长李铁圣(左)、陈健(右)校友发送
《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予刘粟华、罗丽珠校友


(11)
永远荣誉会长李民益校友(右一)发送
《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予黄清芬、王良顺、谢美英、刘志庆校友


(12)永远荣誉会长张高贤(右)转赠《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予母校
副会长李远荣代表母校接收


(13)《跟着圣火看中国》画册见证了香港国光校友的爱国心



(14)赠送《洪瀬镇志》予《芙蓉网》
主编黄荣周(中)赠送  由副会长黄敏敏(右)接受 秘书长林智育鉴证


(15) 来来来,神秘礼物来了,送你鲜花一朵,祝你:“母亲节”快乐!


(16) 男士们帮忙传送母亲节礼物“康乃馨”,场面多么温馨、热烈。


(17) 地震无情  校友有义


(18) 校友们积极响应,纷纷捐款。


(19) 国光的“孙子”,也积极参加募捐,有爱心,好样的!
财务组的校友傅极忠(左1)、黄忠义(左2),您们辛苦了!
右1、右2:理事长戴建国爷孙俩


(20) 在嘉宾张強校友(左二)的见证下,秘书长林智育公布现场所募集的捐款是41,800元港币。


(21) 杰出校友刘再复讲话风采


(22) 刘英烈学长赠送亲自书写的对联予李越秀校友


(23) 卡拉OK开始啦 (左起:戴植楼、刘亚莉、戴方)


(24)左起:黄伟文、黄翠蓉、戴连褔


(25) 左起:刘禄香、刘德香、刘文华、李远荣

同窗谊 共聚影 笑颜开 隆情存


(26) 来自澳门的校友黄书齐、陈淑媛伉俪与陈健、方银芳伉俪合影留念


(27) 呵呵,两个同名同姓的李萍萍校友,差点把大家搞糊涂了。
左:香港校友      右:来自厦门的嘉宾

 
(28) 两位德高望重,“八十”后的老学长是国光办学后的第一批学生。
左:刘英烈    右:李嘉靖


(29) 嘉宾刘再复伉俪、张强与香港校友合影留念
左起:张高贤、李铁圣、李金聪、戴建国、张强、刘再复太太、刘再复、
潘金源、陈鼎追、李远荣、李民益


(30) 难得相聚一堂
左起:张强(高中82届)﹑潘金源(高十二组)、刘再复(高五组)、刘再复太太、黄敏敏(高中77届)


(31)九位高五组的校友欢聚一堂
左起:王昌英、吴仙治、蔡梅团、李金聪、刘再复、李铁圣、李成仁、李远荣、陈懋強


(32)阵容庞大的李氏校友 (竞丰村乡亲) 欢聚一堂


(33)两位校友谈笑言欢 (左:刘再复  右:陈振中)


(34) 嘉宾刘再复校友、黄荣周先生与校友们合影
左起:李和协、刘再复、刘英烈、黄荣周先生、戴方

(35) 高八组同学的友情最令人津津乐道

前排左起:潘润梅、洪碧惠、李秀珍、黄紫红、戴碧玲
第二排左起:谢培仁、潘万土、黄卿荣、古德庆、黄笃庆、蔡南星、戴建国
后排左起:黄忠义、李远成、刘云庭、傅极忠



(36) 高12、13组的同学在会上欢聚一堂,难怪他们个个都眉开眼笑。


(37)  多好呀!既是国光又是新侨校友
左起:李远荣、戴建国、黄荣周(新侨)、李越秀、张润峰、林智育、陈懋強


(38) 高12、13组的欢声笑语吸引了王昌英老师和黄敏敏校友前来与他们合影


(39) 分享他们相聚的喜悦,也令人心情愉悦
前排左起:李金聪校友的女儿、太太与校友黄春燕
后排左起:陈卿胜、李秀峰、陈振中


(40) 芙蓉网的《文章推荐》常有他们的笔影,谢谢你们!
(左起:华而实、唐至量、黄宏)


(41) 难得一聚
左起:陈鼎追、傅梓川、李民益、李成玉


(42) 左起:戴添露、戴植楼、戴添福、戴水来


(43) 今晚相聚,何时再重逢?
左起:戴建国、张高贤、李丽卿、林玉莲、黄庚申、戴连福


(44) 慈祥的母亲们,母亲节快乐!
左起:刘顺香、李越秀、刘福香、刘祿香、刘德香、王昌英老师、许清琴


(45)可爱的高中78届的母亲们, 母亲节快乐!
左起:黄碧环、黄翠蓉、李斌华、李美珍、戴小玲、陈彬


(46) 喜气洋洋相聚于晚会
前左起:黄碧环、黄翠蓉、戴绿云、李美珍、陈玉华、洪丽蓉
后左起:李裕宁、李明珠、戴小玲、黄敏敏、李斌华、陈彬、刘文华


(47) 林智育学长来关心一下学弟学妹们
左起:黄碧清、黄伟文、李萍萍、戴灿辉、李辉煌、李来兴、黄敏敏、
刘亚莉、刘志庆、戴庆春、李金良


(48) 在晚会上寻回42年前的同班同学,多难得呀!
左三位李琼瑶、张润峰、李萍萍于1967年高中毕业后就失去联系,
至直今晚才见面,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49) 来来来,干杯!今晚值得祝贺的事一桩又一桩。


(50) 两位国光“媳妇”与两位国光“女儿”晚会上留倩影
国光“媳妇”:黄一霖(左1)、黄爱玲(右1)
国光“女儿”:李萍萍(左2)、李越秀(右2)


(51) 左起:吴仙治、李成仁、黄良琴


(52) 我们也来留个影作留念
左图:翁添泉、张传贤伉俪   中图:施紹娥、张先生伉俪  右图:杨嫦娥、罗丽珠


(53) 三地老校友相聚乐融融
左起:李琼瑶(香港)、刘碧莲(香港)、李萍萍(厦门)、刘顺香(香港)、李越秀(马来西亚)


(54) 黄卿荣(右1)携家眷参加,其乐融融!


(55) 晚会上有三岁的小朋友,也有八十几岁的老校友(刘英烈),真够热闹!

 

    附注:2010年5月2日香港国光校友捐款的41,800元港币,于2010年5月13日以“香港国光中学校友会”的名誉交予“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该会收集闽籍各社团的捐款后,通过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转送至灾区。

攝影:张高贤、张润峰、李萍萍、黄敏敏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