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0年校友文萃 >

念念不忘一个“格”字------刘再复(美国)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0-11-29  【字体:

念念不忘一个“格”字
刘再复(美国)高五组

    新年前夕,我参加了丹佛《美中邮报》开创十五周年的宴会。这是美国中部的华文报纸,有许多浓缩性新闻和文化信息,一周一报,很适合我这种不太关心时事但又不能不了解世界的人阅读,加上编者屠新时、冯咪咪是我的朋友,因此他们举行的庆祝活动我也冒雪去参加,他们让我讲话,我也遵命讲了话。讲的内容是我愿意读这份小报的理由,这也是我当下的一种心绪。现在《明报月刊》约请写新岁感言,我不会说敷衍话,便将那天所说的意思再作一次表达,也算交了“岁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报纸无论大小,有好编辑就有境界。人有人品人格,画有画品画格,文有文品文格,报纸也有报品报格,而且最重要的正是一个“格”字。我支持《美中邮报》,是因为它有格。当今世界,俗气的潮流覆盖一切,许多知识人有名有位、有权有势,却缺少一个“格”字。品与格,看似抽象,实则具体。有些作家,不把心思心力放在写作上而放在追逐权位上,“功夫在诗外”,把“主席”、“副主席”等世俗角色看得比“诗人”、“作家”等本真角色更要紧,拼命追求世俗角色。本是文学中人,变成文坛中人、政坛中人。世俗角色可以带来世俗利益,但必须迎合、俯就,于是,文章便写得句句都“正确”,符合政治要求,可惜没有心灵,没有锋芒,没有魅力,归根结底没有“格”。

    报刊的格也不是抽象的。至少总得不说谎话,不说大话,不说流氓话,不使用语言暴力。用曾国藩的话表述,即“不妄言”。曾氏的治家八本(读古书以训法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中的“立身以不妄言为本”,用于报刊特别合适,办报办刊物就应当以“不妄言”为本,“不妄言”才有格,正如做官“不要钱”才有格。一个贪得无厌的官员还有什么格?一份胡说八道的报刊又有什么格?只有不走歪门邪道,才能称上格。《美中邮报》没有国家可依靠,没有财富机构可依靠,只靠个人独立支撑,却撑了15年。之所以可以撑下来,就靠自己的格。

    上边的文字是我的讲话内容,话中的“格”字,是我六年来不断旋转于心的理念。其源头是二00四年已故庄世平先生用这个字肯定我和鼓励我,使我激动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庄老是南洋商业银行的创办者,新中国的金融之父,他作为香港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主席,于二00四年特邀请我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在深圳召开的首届会议。会下他这位九十四岁的老人恳切地对我说:“我邀请你来,是因为你的做人作文有格。我已告诉筹委会,不要干预你的讲话,你爱讲什么就讲什么。”他还以“格”为尺度评价了一些人物,我以后当会书写下来,今天只是说,这位香港左翼精神领袖用“格”字看人论世,对我启发极大,我要念念不忘他的这一教诲,天天念,月月念,年年念,此时此际,权势财势正在抓住世界神经,我更要好好地念一念。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美国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