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称谓 所谓“称谓”,也可叫“称呼”,实质上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表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人们因地位、职业和年龄不同称谓也不同。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什么“朕、臣”;“大人、在下”;“小人、草民”;“总座、卑职”等都是历史上某个时期出现过的称谓,这些称谓是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写照。 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前辈们非常珍惜“同志” 的称谓,因为它是志同道合,生死患难的关系。在那出生入死的艰苦年代,同志相见,拥抱而泣,热泪盈眶,是真挚感情的充分表露。 解放初期,人们同在一单位工作,互称同志,感到很亲切;随着时代的变迁,同志往往是对不熟悉、关系不够亲近同事所用的称呼。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本是神圣的称谓,却变味成同性恋者间的称呼,真是可恶! 笔者在人生七十多年的历程中,曾“扮演”过不同的角色,也有过不同的称谓。 记得在文化大革命前,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均用“老师” 的称谓,彼此间融洽相处,是值得怀念的时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初我与农民之间有较大的鸿沟,他们看到我这个“五谷不分” 的“书呆子”,挑起担来摇摇摆摆,插起秧来歪歪斜斜,但却会排除拖拉机的故障、安装粉碎机和开拖拉机犁田等,打听到我是个大学生,在这偏辟的农村,可是少有的,于是称我为“大学生”, 我感到很不自在,彼此间似乎隔了一堵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他们同甘共苦,顶着寒风烈日修公路 、建猪拦、犁田和插秧等,融入他们生活中。这时乡里人,男女老少都称呼我为“老张” ,我感到很实在。特别是在一次修公路遇火灾,当我冲出火海时,几个青年农民含着泪水冲过来,大喊: “老张!老张!”我才真正懂得“老张”称谓的真情实意! 1972年5月我回到学校,头顶压着“臭老九” 的帽子,1975年“批林批孔”时,又被扣上“师道尊严” 的罪名遭批斗。此时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保持不冷不热的关系,深怕卷入“小圈子”。别小看“臭老九” 的称谓 ,它会整死人的。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际关系逐渐恢复常态,彼此间的融洽关系,重新再现。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官位的称谓成为时尚,一直延续到今天。同事中有行政职务的,都习惯称官位,似乎是一种尊称。这时人们只有姓,没有名了。在姓的后面冠上校长、书记、院长、处长、科长、主任、组长;随着名片的入市,董亊长、总经理、理事长和会长等铺天盖地而来,形成一种新的等级关系。这已是约定俗成,习以为常了,否则就是不尊重。这可苦了那些姓付的先生们,他虽然是正职,但却永远是“副职”。姓郑的可沾光了,他虽然是副职,但却永远是“正职”,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副”字省略了。 笔者虽然当过“小官” ,也曾有书记、主任、理亊长等称谓,但最让我喜爱的称谓是“老师”、 “老张” 和 “张老” ,因为我认为人与人之间,不论职位的高低、财产的多少、智商的优劣、能力的大小,在人格上应该都是平等的。由此称谓也理当体现人际之间的平等、亲近、尊重的关系。不宜借此显摆某人的地位高贵、能力高人一等;更不宜借此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以谋取私利。 一个人能否得到人们的尊重,不在于他的称谓,而在于他为人们做了什么、是否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平等相处。如果他高高在上,趾高气扬,严重地脫离群众,不论称谓多大,多高,人们也只会敬而远之,而使他成为孤家寡人,人生价值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