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0年校友文萃 >

黎明前的那一缕曙光--------李金陵(香港)初六组/戴树梅(福州)初六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0-03-04  【字体:

黎明前的那一缕曙光
——纪念“梅青”成立六十周年
李金陵 (香港) 初六组/戴树梅 (福州) 初六组


▲梅青初六六人

  国光中学是我国著名的侨校。65年来经她培育的3万多学子,有的成为杰出科学家、发明家、院士、教授、专家、文学家、工程师、医师,有的成为优秀的党政军干部、英模,有的则是著名的事业家及企业家。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振兴中国,作出重大贡献,这是国光中学的光荣与骄傲。

  与此同时,在她的怀抱中,亦曾哺育出了一批革命种子,成长了一些革命活动家。他们不惧黑暗,不畏艰险,以自己的心灵和智慧所发出的亮光,照亮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之路,同样是国光中学的光荣与骄傲。

  回顾60多年前的那一段战斗历程,我们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想到当年“梅青”领导人之一的优秀人民教师、优秀干部、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们的恩师朱汝安同志,过早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我们无比怀念。

  今年,是母校国光中学建校六十五周年,也是“梅青”组织成立六十周年。我们仅以此文,重温曾创造了新中国黎明前一缕曙光的母校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一段历史,聊以缅怀并肩战斗的师友,纪念母校的六十五华诞。

一、唤起师生觉醒,激发革命意志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外与美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对内则撕毁“双十和平协议”,一方面调派几百万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大内战;一方面加剧法西斯统治, 不少进步人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监狱,大批共产党人死于敌人的枪口之下,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为应对形势变化,中共闽西南党委适时发出“重建城市党的工作,开展大中学校学生运动,作为当前阶段中心任务”的指示,并在厦门大学及闽南地区一些师专、中学先后建立了党组织,领导和开展学生运动。

  1947年秋,刚从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结业的中共地下党员杨炳维(杨揚),受党组识委派来到国光中学。一边教书一边开展革命活动。当时国民党在南安的反动势力很猖狂,杨老师不辞辛苦,不顾个人安危,一边教书一边开展革命活动。他首先把初一至初三年级中许多爱好音乐的同学组织起来,教唱当时学生运动中流行的 “黄河大合唱” 、“傻大姐”、“兄妹开荒”、“古怪歌”、“跌倒算什么”、“茶馆小调”、“伏尔加船夫曲”(改词)、“山那边那好地方” 、“团结就是力量”、“国际歌”等歌曲,还亲自指挥 、导演了“合唱团”的一场场“演唱会”。独唱、小组唱、大合唱,……响亮的歌声唤起了广大师生的觉醒,激发了他们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而奋斗的意志和热情,促使大家对国民党的腐败更加愤慨,对解放区更加响往。

  与此同时,杨老师又组建“读书会”,吸收初三至初九组对文学有兴趣的同学和部份初中、小学教师参加,组织大家学习《大众哲学》、中国和俄国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和香港寄进来的一些进步书报杂志。通过个人阅读,集体讨论、交流及杨老师讲解,提高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热情。例如在一次交流学习鲁迅作品的心得体会时,杨老师用两个例子,生动说明封建精神枷锁非砸碎不可的道理。其一选自《药》,说竟有一对无知的父母,用钱去买了一颗被反动派杀害的革命者的心脏为药,试图治其子的肺癆病……;其二选自《祝福》,祥林嫂丧子,说是命,需捐一门槛安于某地让千千万万人踩踏来赎“罪”,结果成了封建枷锁的牺牲品!经过学习与讨论,大家认识到人民受压迫、受剥削、受欺骗的根源就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就是反动统治,应该团结起来,推翻反动统治,炸烂旧社会,建立新社会。

  杨老师还在国光中学创办农民夜校及妇女尺牍班,吸收学校附近的农民、失学青年学习国文、算术、音乐,学习鲁迅、巴金、矛盾的著作,学习《北方文丛》和《鲁迅版画集》。他还经常向师生们宣讲政治形势,揭发国民党反动政府黑暗统治及迫害劳动人民的罪行。

  1948年秋,刚从厦门大学毕业的朱汝安(朱士菁)、王兴国(王平)受党的调派也来到国光中学任教。同时,厦门侨师地下党员肖乐生、黄文钦也奉命到梅山,在蓝园小学任教。他们的到来大大加强了以国光中学为中心的梅山地区地下党的领导力量。杨、朱、王、肖、黄五位老师并肩战斗,互相配合,使国光中学地下党活动进入新的阶段。

  特别明显的是,“农民夜校”及“读书会”组织与活动极大强化。学习内容由进步书刊、杂志,转为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旧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文章。例如,有一次在殊生同志阁楼上,王兴国老师给我们讲解“宿命论”。他首先剖析什么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是由命运所决定的,人本身无能为力”;接着揭穿“宿命论”的实质:“统治阶级大力鼓吹“宿命论”,意在泯灭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让他们甘心受穷受苦受难,听天由命,驯服于统治者、 剥削者的统治和剥削,巩固其反动政权。” 又如,初六组通过“时势造英雄或英雄造时势?”的大辩论,学习了辩证唯物论,懂得了“时势造英雄 ,英雄推动时代前进”,大家要负起推动时代前进的责任!“读书会”的活动也由校内转移到野外,在河边、在半山坡上比较清静、安全地方。

  “读书会” 、“农民夜校”为下阶段建立秘密地下组织,参加革命斗争,打下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坚实基础。

二、成立革命组织,点燃革命火种

  1948年10月 ,杨、朱、王三老师从“读书会”及“农民夜校”中吸收一部分较积极的进步分子,成立了地下党外围组织“梅青”(“梅山革命青年同志会”的简称)。“梅青”成立大会在芙蓉董山尾(现梅峰村)李斯海家开。董山尾背山隔河,从国光中学到董山尾要靠渡船通过两条河流,交通不便,易于保密及退守,比较僻静、安全。

  在“梅青”成立会上,朱汝安老师拿出他自已绘制的中国各省行政区域地图,具体讲解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杨炳维老师对“读书会”和夜校学员学习及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就今后分散到各地宣传、发动群众,配合解放战争开展地下斗争的工作进行部署。会上同时宣布:“梅青”成员都是 “同志”,联系均用代号;梅山地区革命火种已经点燃,杨、朱、王三位老师将分别转向其他地区开展工作,梅山地区下阶段工作由肖乐生、黄文钦同志负责领导。会议最后进行了庄严宣誓,杨炳维老师首先起立宣誓:“本人杨炳维,我以人格和生命作担保,保证自己:严守组织秘密,努力工作,为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如有违背诺言,违反纪律,愿受组织最严厉的制裁”。紧接着按代号顺序,逐一起立,同样很严肃地进行宣誓。其时“梅青”成员代号顺序如下:1、杨炳维;2、朱汝安;3、王兴国;4、肖乐生;5、黄文钦;6、李成裕;7、李土龙;8、李多福;9、李殊生;10、李华成;11、李金陵;12、李斯海;13、李成春;14、戴树梅;15、杨炳裕;16、蒋奕欣;17、李珍英;18、陈秀銮。

  “梅青”的成立,是以国光中学为中心的梅山地区闽西南地下党活动的又一转折点。它从公开、半公开的群众性宣传学习组织“读书会” 、“农民夜校”转变为秘密的地下党外围组织,便于更有力地开展群众性的革命斗争。对于“梅青” 所点燃的革命火把,三位老师在戴树梅等同志纪念册上的题词提出了殷切而明确的希望和要求:“当你们抱着火种的时候,就要猛烈地燃烧,燃烧自己,点燃周围的人。”(杨炳维); “当黑暗笼罩着我们,光明即将来临,在这个当儿我们再不能沉默!”(朱汝安);“我们不能呆头呆脑去钻牛角尖,应该注意到周围血淋淋的现实,我们不能等待时代的前进,应该负起推动时代的责任!”(王兴国)。

  之后,我们遵照三位老师的要求,开始在梅山、琉塘、新蓝等地传播革命火种,发展地下组织,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组织农民反“三征”(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征兵、征粮、征税),为游击队及解放军南下筹粮,并为进行武装斗争打下基础。

  1948年冬,国民党政权已面临崩溃,为作最后挣扎,大量印发银圆券、金圆券,致使通货膨胀,民不潦生。全国各地“反帝”“反内战”“反饥饿”“罢工”“罢课”的群众运动风起浪涌。国光中学地下党党员杨炳维、朱汝安、王兴国和李善全、郑锡炎五位同志在芙蓉溪对岸的杨山寨竹林里,秘密召开会议,研究筹划罢教,罢课,及对伪乡公所进行夺枪的行动计划。接着,声势浩大的罢教、罢课活动迅猛开展起来,“梅青” 同志带头,争取到大多数学校教师的积极参加,并迅速波及到码头、金淘各中学,严重威慑了国民党地方反动政权。遗憾的是,由于情况变化,原定罢课三天只进行一天,夺枪计划也未能进行。为此,地下党的一切活动更加隐蔽。

  1949年元月,上级指示王、朱、杨三位同志撤离国光,梅山地区的工作由罢教、罢课中还没有暴露的肖乐生、黄文钦、李善全同志负责。

三、高举革命火把,踏上革命征途

  1949年春,根据中共泉厦临时工委的部署,为开展安南永德地区游击战,闽西南地区党组织动员一批党员与学生进入安南永德漳。王、朱老师先到安溪中学,不久进入安溪、永春游击区, 参加解放安溪、永春的战斗。朱汝安任安溪中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与马鸣等同志负责闽南日报社,出版《解放日报》,翻印马列和党中央文件。王平参加解放安溪后又随游击队转战永春,任干部培训班主任,永春县宣传部副部长。

  杨炳维老师、杨炳裕同志先到水头南星中学,后转厦门大学组织地下文工团开展救济歌舞晚会的演出等活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李成裕同志由杨老师安排到漳州市一家大路书店(地下交通站)工作。该交通站一九四九年春被国民党特务破坏,李成裕同志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1949年春,李金陵、李斯海、戴树梅三人先到晋江县中(现泉州一中)就学。在这期间,我们仍与杨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肖乐生、李斯海、李金陵曾多次到南星中学向杨老师汇报情况,接受杨老师的指导与工作安排。杨老师亦曾从厦门化装成小贩携带《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法大纲》等到国光中学,秘密交给李善全转“梅青” 同志轮阅。由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当年4月底,李金陵、戴树梅、李斯海受命离开晋江县中返回梅山,参加地下斗争。不久,李金陵、戴树梅调派永春工作。

  1949年元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正式成立。6月上旬,安南永德大的游击队在安溪长坑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 。 5月上旬张青、陈育英、陈可练三同志返回南安成立党支部,发展组织,并组建南安人民游击队。6月下旬在梅山等地成立游击队分部,并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梅山团总支。当时在梅山的“梅青”成员和由“梅青”成员发展的李俊法,李碧妃,戴怡明等同志,以及梅山的一些进步青年都参加了南安人民游击队,同时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队部 、团部及梅山地区联络站、情报站设在溪边的国专图书馆、梅山邮电代办所及当地一家文具店。在图书馆办理入团、入队手续及干部调派工作。通过梅山邮电代办所及当地一家文具店印发文件与传单及接受上级文件。

  1949年6月,根据上级指示,从厦门、南安调派出部分同志支援永春工作。第一批到永春游击区的国光中学同学有初一组李斯玄,初三级李玉水(李维三)(李玉水担任游击队的四团十七连政治指导员),初五组李勤水;第二批到永春的有何勋、杨锦华(吴芬)、李天赐、李金陵(冯丕)、唐青、戴树梅。 当时南安还是敌占区,从南安进入永春,要通过敌人封锁线。我们几位同志走小道爬山越岭,迂迴辗转五十多公里,走两天多才绕过封锁线,安全到达永春。

  留在南安进行革命活动的“梅青” 同志有肖乐生、黄文钦(蓝园小学老师)及李斯海、李成春、蒋奕欣、李珍英(国光中学初六组)、陈秀銮(初九组)和由“梅青”成员发展的李俊法,李碧妃,戴怡明等同志。此外,还有国光中学初一组李越真(女),初三组的李炎生,初五组的李彩眉(女)等。留在南安的同志,继续进行地下斗争:建立地下印刷厂,印发革命宣传材料;发动群众 ,开展农运,进行反“三征”;组织夺罗溪粮仓,为游击队与解放军筹粮;发展“闽西南”外围组织及组织地下“农协会”;开展统战工作,瓦解国民党伪政权;参加解放南安一些乡镇的斗争及参加围攻梅山伪乡公所的夺权斗争。

四、完成历史使命, 奔向新的征程

  1949年5-9月闽西南及闽中游击队先后解放了永春及南安, 并与南下部队分别在永春、南安胜利会师,成立人民政府。地下党、游击队和“梅青” 组织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梅青”同志有的参加土改,有的参军参干,有的继续上学,有的担任农村干部,有的继续留在原队伍。

杨炳维(杨揚)(原国光中学老师):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地专级离休干部。

1949年10月厦门解放后, 任厦门一中政治教员兼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后长期担任厦门市歌舞团团长兼作曲、编导。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校友会理事,福建省合唱协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厦门市文联顾问,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褔建音乐学院董事教授,厦门星海合唱团名誉团长兼指挥,厦门老朋友艺朮团总监,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曾兼任褔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省政协委员,厦门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厦门函授音乐学学院长。多次担任省、市音乐、舞蹈、曲艺代表团艺术指导。

撰写的《祖国民族音乐瑰宝——南音》、《恪遵前法,勇于创新》、《歌仔戏艺术教育初探》、《试谈合唱团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1998年全国合唱艺木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音乐作品主要有:舞剧音乐《白鹭》、《光明在召喚》、大合唱《还我河山》、《陈嘉庚颂》(合作)及《我爱我的台湾》(获1996年全国合唱比赛银奖);舞蹈音乐《流水欢歌》、《半屏山》(获全国单、双、三人舞调演优秀节目),《晚霞美》(获全国舞蹈汇演荷花奖),民族管弦乐合奏《台湾组曲》(获褔建省文艺汇演一等奖),《咏梅》(获福建省文艺汇演作曲奖、演出奖),琵琶与管弦乐《鳌园随想曲》声乐曲《东渡晨曲》(获全国文艺汇演作曲一等奖),《鹭江潮》、闽南语童声合唱《月光暝》(获闽台两岸童谣合唱比赛佳作奖)。.曾在广交会期间演出大型舞剧《白鹭》任总编导,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曾任歌舞剧《双連杯》总编导(获1985年中央民族委员会、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创作奖)。

王兴国(王平)(原国光中学老师):地专级离休干部。

1949年7月永春解放后任永春宣传部副部长兼永春一中校长,1951年2月后调福建省委干校学习并留在省委党校教学研究室工作,1954年调上海同济大学,先后任上海市高校党史教学组组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社会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1988年离休后,长期做社会公益事业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现为上海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报告团成员,同济大学关工委顾问,校内外宣讲200多场,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二次,上海老有所为模范,上海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上海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八次及其他荣誉称号。

朱汝安(原国光中学老师):享受地厅级待遇,离休,现已逝

解放后在《漳州日报》社工作一个阶段,后调福建省委党校学习并留在省委党校任教,担任党史教研室主任。由于极左路线,反右时朱汝安老师被划为右派。由于长时间受折磨,身体也被催残。

肖乐生(原蓝园小学教师):正处级,离休。解放初在南安七区工作,后调到南平市任文化局局长。

黄文钦(原蓝园小学教师):正处级,离休。解放初在南安八区工作,后调宁德一中任校长,书记。

李金陵(冯丕)(国光中学初六组学生):正处级,离休。1949年6月到永春县坑仔口培训并留永春工作,先后任永春法院副院长、湖洋区区长、福建省农垦厅人事科长、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书记。

戴树梅( 国光中学初六组学生):教授,离休干部。1949年6月到永春工作.在永春开展减租减息、组织农协会及剿匪工作。共和国成立后,经组织同意到永一中继续学业,泉一中迁梅山时转到泉一中。1958年哈工大毕业后在华东电力设计院任技术员及团的工作。1964年4月调福州大学任教,曾任政治辅导员、电力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高校电力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电机工程师学会理事等工作。发表科技专著三部,科技论文30多篇,完成省部多项科研任务,有 6项国家专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2项。离休后任福大电气工程公司总工,福建晨光建筑电力设计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国科智海(福建)系统控制公司董事长、总工。目前仍承担国家火炬计划一项,省科技计划两项,市科技计划两项。入编《中国科学家发明家名人录》,《中国专利入编《中国科学家发明家名人录》,《中国专利发明人大全》,《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发明人才库》,《中国当代杰出的共产党人》等20多种辞书。

李斯海(国光学生初六组学生):解放初任梅峰村农会主席,后在泉州一中上学,分配到银行工作。退休。

李成春(国光学生初六组学生):解放初先后任梅峰村农会副主席、副村长。后再上学,分配在国专小学二校任教. 退休。

杨炳裕(国光学生初七组学生):一九五二年任厦门禾山区文教科长,后任厦门市教委副主任,处级离休, 已逝

李成裕 (原国光中学校工):一九五二年在南靖县任副区长,后调华安县任财贸部长。处级离休。

蒋奕欣(国光学生初六组学生):解放初在泉一中读书,一九五0年秋参军,黑龙江建设兵团当护士长,转业后回泉州。退休。

李珍英(国光学生初六组学生):解放初在泉一中读书,一九五0年秋参军。转业后在泉州邮电局工作 。退休。

陈秀恋(陈秀銮)(国光学生初九组学生)::解放后就读厦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退休。

李士龙(夜校学员):解放初任竞丰乡农会主席,后调南安县任民政局副局长。已逝

李多福(夜校学员):解放初在南安七区工作,后调邵武铁路局任书记。退休。

李殊生(夜校学员):解放初在南安七区工作,后到德化参加剿匪、土改。已逝

李华成 (夜校学员):解放初出国,已逝

五、结束语

  “梅青”这支地下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计18位同志(“梅青”成员后来又发展了几位同志)。在党的哺育与培养下,树立了革命人生观,踏上了革命征途,分别战斗在南安的梅山、洪濑、琉塘、新蓝、罗溪、五都以及厦门、漳州、安溪、永春等地区,从共和国黎明前开始参加战斗,半个多世纪来,峥嵘岁月,风雨兼程,经受了各种艰苦磨炼和考验。他们中绝大多数同志成长为忠诚的革命者。离退休后, 很多同志还在发挥余热,钻研学问,著书立说,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他们终其一生,无愧于人民的哺育,不负于党的培养与教育,也为母校国光中学校史涂写出光彩夺目的一页!

梅花芬香六十冬,山河壮丽燃火种,
青春烈火炼金刚, 年老有为立新功。

                        李金陵  戴树梅
                   2008年11月1日

  本文在书写过程中,杨炳维老师、王平老师、李成春同志、李斯海同志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及补充资料。由于时间已久,而且我们“梅青”同志自1949年后就分散在各地战斗,有些情况可能不全面,希望“梅青”同志提出补充及意见。

附注:南安游击队解放时间是8月中旬,南下部队正式接管成立新政府是9月3日。

------------------------------------------------------------------------

  2008年11月我们“梅青”地下党组织:杨扬(杨炳维)、王平、冯丕(李金陵)、戴树梅、李斯诲、蒋奕欣、李成春等同志返校并与李兆生董事长、李渐来书记及黄新生副校长合影(李成春同志因有事离开,没有合影)——戴树梅


前排左起:李渐来书记、戴树梅、王兴国(王平)、蒋奕欣、黄新生副校长
后排左起:李金陵(冯丕)、李斯诲、杨炳维(杨扬)、扬炳维的太太


前排左起:李兆生董事长、杨炳维、 王兴国
后排左起:李金陵、戴树梅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