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年文章推荐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文章推荐 > 2009-10年文章推荐 >

山 不 辞 石---------------北京 潭芯芯 [文章推荐]

上传时间: 2009-04-10  【字体:

前 言

    世人都知道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是关山月、傅抱石的巨幅力作。人们也该记住,“江山如此多娇”那几个字是傅抱石的入室弟子沈左尧受恩师之命描摹的。
    我有幸多次拜访过沈老。他曾说要把我们相识的缘分写进自传。如今,老人家在天国,我诚以此文告慰。
    2002年12月,香港作家李远荣先生的《探微集》出版了,其中收录了我为他写的小传《无悔》。李远荣将书寄赠给浙江湖州的文友徐重庆先生。其后,李远荣将徐重庆4次简评《无悔》的信转寄给我。感动之下,征得李远荣同意后,我向徐重庆致谢。很快,收到徐重庆的回信,笔墨皆功夫。不久,徐重庆又来信,建议我去采访沈左尧,后电话敦促。
    2003年8月22日,北京潮湿闷热,我到沈老家采访,遂交往甚好。
   2007年9月,沈老谢世。八宝山追悼会上,巨幅挽幛浓缩了沈老:“立马万言风范千秋哀驾鹤  挥毫百卷英名一世痛禦龙”。友人吟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沈老走了。但我心中耸立着一座山。

山 不 辞 石
——记沈左尧先生
北京  谭芯芯


沈左尧(左)与作者谭芯芯

    他是一座青山,郁郁苍苍。无论你在山头抑或山脚,都会由衷感叹山的雄峻、博大。他豁达地敞开山的胸怀,帮助人们不止不息地开掘山中的宝藏——勤奋伴随着岁月的年轮积淀于胸的中华文化瑰宝。

    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走近沈左尧先生,不自觉地会萌生这样的感觉;走出他的书斋“胜寒楼”,这种感觉会变成定式。

半 世 蹉 跎

    沈左尧1921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家庭的熏陶,使他较早地与笔墨纸砚结缘。可惜,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困苦的生活,炼就了他坚韧的性格。

    天生禀赋,他的艺术天分自幼得到展露。初中时,他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诗作,被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13岁时获赠一枚图章,成了他浸淫金石的启蒙和奠基。

    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8.13日寇的炮火烧到了上海闸北。沈左尧匆忙与母亲离家避难。流离的岁月,家珍被毁,名贵字画荡然无存。

    他先随学校迁往浙江金华,然后流离到江西、广西,终于从越南河内辗转到昆明。颠沛的日子,目睹国将不国。

    沈左尧原准备攻读理工科大学,后经诗人冯至介绍顺利考入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时局动荡,国立艺专迁到重庆。1941年他又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

    在南京时,中大艺术系云集着国内一流的艺术家:系主任徐悲鸿聘请傅抱石担任中国美术史教授,陈之佛担任西洋美术史教授,黄君璧、谢稚柳、张书旗等教授国画,吴作人等传授西画……

    沈左尧崇尚徐悲鸿万张马蹄速写的治学精神和现实主义风格;敬佩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史上千年一回开创“抱石皱”的胆识与气魄。他师从傅抱石、乔大壮学习篆刻。有时老师写下墨稿,命他代为捉刀,再经老师执手指教。得天独厚,艺学日进。傅抱石送他“遒丽”佳誉,认为他“取法雅正,终有所归。”

    在校期间,沈左尧崇发起成立了诗词“恒社”及仅迟于西泠印社的篆刻组织“阆社”,傅抱石亲自指导“阆社”艺事。他主编诗歌《商籁集》、篆刻《金石录》两份校刊。他以自己的才干团结了一批艺术人才,切磋技艺,组织才能初露端倪。

    为勤工俭学,他在昆明、重庆时期曾挂牌刻印。技精艺熟,每天能刻好几方印。他替印染厂设计丝制衣料图案,为厂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44年,澳大利亚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大艺术系,外宾将沈左尧的一幅人物肖像带回国收藏于博物馆。

    1945年,沈左尧中大毕业。经当时的教育次长张道藩推荐,他赶赴南京,担任中国美术会的专职秘书,与刘海粟、潘天寿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交往密切。次年,联合国向世界征集“和平”宣传画,他的画是中国的唯一参赛作品,在联合国展出并受到教育部的嘉奖。

    他满腔热情,希望中国能了解世界文化。2、30岁年间,即有两本译作问世。他与人合作翻译了俄国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美国泰德.考茨基的《水彩风景画技法》。

    1949年沈左尧应中国交通大学聘请,到唐山工学院任教,1950年调入中央文化部。五十年代,上海华东美术学院邀请他出任副教授。那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职务,但是他谢绝了。为了中国的科普事业,他留在了中央文化部。1979年后他到中国科普美术研究所从事科普美术工作,直至1987年离休。

    他为五、六十年代科普刊物《科学大众》、《知识就是力量》设计了众多带有时代印记的封面。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制造成功、丰收后的人民公社社员、威而不怒的民兵、苏联加加林登上太空、……翻看杂志,犹如走进历史的画廊。1990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他“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美术家”荣誉称号。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海洋”浪潮甚高。沈左尧因为画领袖像逼真传神,北京市市容办公室特批准他画毛主席像。政治任务,创作中带着风险。那时大街小巷公园餐馆都要画毛主席像,他自己没日没夜地画,还要帮画得不像的人修改画稿,以助他们度过难关。

    由于四十年代的人事关系,沈左尧没能逃脱“牛鬼蛇神”的灾难。七十年代,他在北京工艺美术公司下属工厂工作期间,研制发明了一种“铁画”:用马口铁下脚料剪裁焊接出一种画作。从来没有过的一种艺术,这是他自己走出的一条路。各式宫灯、各类屏风……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深受外商欢迎,仅这一项就为国家创汇约300万美圆。据说在美国设计人员可以得到15%的报酬,但他只得到3‰。

    197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工艺美术展览,铁画作品整整布满了一间展厅,但是没有沈左尧的署名。回想往事,他痛心地说:“文化大革命”断送了多少人的性命。我没有被毁掉,已经挺好的了。本来我也是松柏一类的树种,但刚长出来就被砍掉了。那年月,知识分子的命运都一样。后来,有了水,有了阳光,我才又长出了枝叶。

    30年前假如得到15%的回报,沈左尧可能最早身居富翁之列。然而,他的居室里除了诗书画匾,再无长物。他并不贫困,他是精神与学识的巨富。

直 道 而 行

    沈左尧20多岁时担任上海铁路局专员、《京沪周刊》记者、美编。因为他的才气、因为经常要到上海、南京采访,路局指定为他配备了专车,那时能有专车的人并不多。

    在和傅抱石的师生交往中,沈左尧自然而然地和郭沫若相识了。郭沫若是左派文人,行动经常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跟踪。有一次郭沫若参加傅抱石的画展之后,为安全起见,要早些回到住处。沈左尧冒着风险用自己的专车将郭沫若送回上海四川北路住地,并郑重承诺:郭先生如有困难,我帮你忙。言语不多,肝胆相照。

    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些人出于惶惑,有些人因为不解,一大批艺术人才被裹挟到台湾。徐悲鸿的前夫人蒋碧微非常赏识沈左尧的才华,力劝他同去台湾,并允诺赴台后保送他去法国学习绘画。到法国去深造,对酷爱艺术的沈左尧来说,诱惑力太大了。但是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孰轻孰重?他毅然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孝道。蒋碧微动身赴台那天,当他好不容易把蒋碧微送上拥挤的轮船后,蒋碧微再次诚恳地劝他,挤上来多不容易啊,别下船了。尽管他与徐悲鸿、蒋碧微关系笃好,再次以“老母在不远游”婉拒。蒋碧微怀着期望留下一些钱,让他安顿好母亲再赴台。他用这笔钱造了房子,在上海四川北路安营扎寨。

    蒋碧微三劝,沈左尧三拒。母亲在他心里的天平上是最重的砝码。

    沈左尧运气。50年代初期买彩券,竟一下子中了头彩!奖金500万元。时值抗美援朝期间,他毫不犹豫地将奖金全部捐给了国家。一腔报国的热情。

    孰料他的报国之举在“肃清反革命运动”中竟遭极左人物的陷害。问题的疑点堂而皇之:中了500万的彩都不放在眼里,自己不享受,出手就捐,这不合情理。沈左尧肯定还有钱。钱从哪里来?当特务,特务才有活动经费。捏造和臆断的结果是他被扣上“特务”的帽子,关在办公室隔离审查,一查就是一年。政治上屈辱,心灵上蒙垢。

    无从知道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只是有一天,沈左尧被通知说他“没问题”,明天就恢复工作。一句话,一笔勾销了一年的精神桎梏,365天的压抑啊。在那一年中,他不与任何人讲话,他没有笑过。扪心自问,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反右斗争中,单位里无形中分成两派:“歌德派”——对领导歌功颂德;“旦丁派”——专门盯着领导。沈左尧会画画儿,有同事动员他画张一群绵羊的画儿,以讥讽歌德派。沈左尧断然拒绝。他把握住自己,不提意见,不写大字报。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

    沈左尧留在大陆,却难以割舍故旧情谊,他时刻关注并致力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1995年应台湾中国研究文教基金会邀请,赴台参加文化交流座谈会。他携带多件大型作品,受到台湾文化界的热情赞誉。期间与他的忘年交105岁的摄影大师郎静山欢聚。1998年,他荣获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项中的“中华文艺奖”。据说李登辉要接见获奖者,虽然当时他人正在台北,但他没有去,只命儿子代为领奖。中华文化,炎黄子孙义不容辞传薪万代。

相 知 年 年

    人和人是一种缘分。沈左尧从进入中大的第一天见到傅抱石,就被先生的博学和热情震撼着,处处以恩师为典范。傅抱石也相当爱惜沈左尧的才华,甚是器重。师生缘分跨越了两个世纪。他诚恳地说:我虽然不是有出息的学生,但和先生之间却是彼此相知。

    傅抱石反对陈陈相因的作风,主张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用笔墨自由地表达和抒发内心世界。他以独特的画风,奠定了自己在画坛的地位。抗战开始,他同所有具有民族气节的艺术家一样,以画笔从事抗日宣传。

    由人及画,由画及人。沈左尧对傅抱石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在艺术上,沈左尧没有亦步亦趋,但是在做人上,他却紧随先生的步履。

    当年傅抱石家在重庆,沈左尧就像是先生家中的成员。重庆是外国使馆集中地,许多外国人慕名访问傅抱石。沈左尧通英、德两种语言,是傅抱石得力的翻译。

    1947年傅抱石在上海举办画展,沈左尧不辞辛苦承办一切事务。1948年,傅抱石的家眷迁往江西,沈左尧负责护送到杭州。即使到北京工作以后,他不忘师恩,多次省师。每当傅抱石来京,他便不离左右,全职秘书。尊师重道,知遇之恩。

    几十年耳提面命、耳濡目染,老师的人品、艺德已经潜在他身上。“十年浩劫”之后,沈左尧当时住在一间平房。傅抱石夫人来京,他宁可自己和家人再挤点儿,也要让师母有落脚安身之处。

    傅抱石去世了,沈左尧悲痛万分。《悼师辞》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心境:…….生我者父,知我者师……

    细品沈辞,不难体味建立在师生关系基础上的然而又超越了这种关系的人间真情的描写。

    岁月没有磨去他的思念,反而愈加强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以《满江红》、《念奴娇》、《采桑子》等各种不同的词牌名写下了数十首诗词,倾诉自己的一怀别绪:“见也匆匆别匆匆,北地南天。”“思恨悠悠到白头。” 沈诗词魂,充满了一个“情”字。傅抱石能有这样尊师重道的弟子,九泉堪慰。

    20世纪末叶,沈左尧在香港出版了《悼师集》。画家黄苗子挥毫题记:“白发沈郎燕市泣  寂寞遗篇相守  蜀水春风  钟山夜雨  永系师恩厚  潺潺清泪  此情千古难有。”2002年,为了一表情怀,《悼师集》又在杭州华宝斋出版了线装本。42首诗词,拳拳弟子情!

    八十年代,沈左尧几度专程到南京陪同师母祭奠傅抱石恩师。

    傅抱石夫人罗时惠女士将撰写《傅抱石传》的任务托付给沈左尧,因为非他莫属。《傅抱石的青少年时代》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付梓后,他却病倒了。

    2004年,傅抱石诞辰百年之日将近。北京有关单位以及傅抱石的家乡江西省新余市都将举办不同类型的纪念活动。沈左尧格外牵挂,他热切盼着江西抱石公园早日建成,愿把自己的一片真情全部洒在抱石大道上。

    吴作人病重期间,海外华人十分关注他的情况。《人民日报》海外版把报道任务托付给沈左尧。当年已经76岁的他,废寝忘食、昼夜兼程。长篇《吴作人 大漠情》分56期发表了,接着出版了单行本。人们无从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近水楼台”是沈左尧独有的优势,然而他并没有据专利为私囊。谁要为大师们写文章,只要有人问到他,他都会真诚地把自己的见闻如实相告。豁达坦荡,不藏机杼。

拥 抱 生 命

    沈左尧笑言60岁以后才恢复工作,可工作一下子又转了轨:开会、写文章。一年最多跑11个省参加各种会议。业余时间写工作计划,火车飞机上为领导写报告……每天最高纪录能写7000字的文稿。他拼命地工作,想追回逝去的时间。忙,却不敷衍。

    科普作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为高士其庆贺80周岁生日,沈左尧联系到几十位国内一流书画家的作品在庆祝会上展出,为生日会增添了隆重与喜庆。

    他的语言能力极强,湖南话、苏州话,再加上外语,经常派上用场。

    他擅长摄影,为徐悲鸿特写的镜头今天已经成了珍贵的文物。

    他钟情篆刻,游刃有余。他为郭沫若、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李可染、黄苗子、小泽征尔等中外名家治印不胜枚举,有的印章被我国领导人作为国礼馈赠外宾。他为身边的同事刻章不计其数。印风人品皆被称道。

    方寸乾坤,妙化无穷。每一方印,都深藏着一个故事,倾注着他的智慧和汗水。印归人主,印模便成了他的珍爱。郭沫若特为他题写《左尧印存》。徐悲鸿在《沈行治印》短文中称他“多才多艺,尤精治印,造诣卓然不凡。”陈之佛、乔大壮、傅抱石同在徐悲鸿的评价上联署姓名。

    跨越世纪的沈老,无比珍爱地翻看、讲述着新出版的《左尧印存》。印谱由杭州华宝斋出版,采用古法手工造纸、手工印刷、手工线装,古色古香。其中收录了1000余方印模,大的寸半,小的蝇头。那些精微的小印章是用象牙筷子的筷尖刻出来的。极为不易的是印谱中保留了60年代郭沫若、傅抱石在前门饭店交谈治印时的笔谈图谱,他遵师命照图为郭老镌刻两方石印。

    临石奏刀,半生心得:紧、劲、灵、清、精、稳、正,全部囊括于“遒丽”。千余方朱白世界,一个世纪金石梦。   

    他精于对联,长短皆工。即兴挥毫嵌名联更是他的强项,他挥就出妙语如珠、意境深远的对联近千幅之多,俨然一道人文景观。访台期间,他书赠陈立夫联:“立地顶天崇斗岳  夫雄笔健著春秋”,令陈立夫赞赏不已。他为北京王府饭店题写:“王家气派五星辉耀  府第风情万国来朝”,气宇轩昂、八方来客的王府饭店尽收笔底。他的长联写景状物,天然合一。他为江西傅抱石公园撰写了226字联、吴作人艺术馆566字联、腾王阁662字联、浙江义乌8米高的抱柱联、雍正皇帝为浙江海宁一座庙宇题写的“福宁昭泰”匾额早已遗失,他为其补写完好、撰写1000字长联……他集半生感触说:要读书,书外功夫至为重要。

    他为名家撰联,为不见经传的百姓同样作联。在他心里,人格定位是在同一坐标上。

    沈左尧别署沈行。他始终向前行进,不止不息。

青 山 不 老

    80多岁的沈左尧身硕笔健,笑声朗朗。他声音洪亮一是中气足,再是他要凭借助听器,自己听不见,怕别人也听不见。他风趣地称:过去是“交流电”,能互相交流,现在是“直流电”,听不清别人的,只管自己说。夫人封圣华女士介绍:虽然他是“一言堂”,可是他说的,别人又都爱听。

    他思维敏捷。殊不知他曾因输血传染上肝炎,重病几次。开朗乐观的情绪,使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病情好转后,他经常穿着红色的病号大衣散步、与人谈笑,把快乐的情绪传递给病友们。大家喜欢他,送他“红衣主教”的雅号。

    他很健谈。古今中外、海阔天空,话题并不囿于金石书画,一切生命都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尤其鲜明。“四小龙”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中国如何与世界接轨?加入WTO要靠优秀的国民素质、优良的产品质量。在学习“三个代表”座谈会上,他引用美国企业管理的例子,说明要学习先进的东西。还有环保问题、应该怎样保持生态平衡?令他忧心如焚。他知道“中国的路长着呢。”

    他治学严谨。说话、办事、写文章,但求一个“真”字,容不得半点敷衍。

    虽然65岁离休,沈左尧还是没有时间歇息。“白发尤可染,青春不可追。”他每日深夜开始工作,清晨休息,下午继续伏案。为傅抱石、吴作人写传,如约撰写对联、接受各界采访、出席一些不能推却的活动、改稿、出书……日程排得满满的。他心里的日程表绝不是80开外老人的活动,而是一介壮年。

    他开朗地笑言:艺术界的一些朋友都动员他快写,把肚子里的货都奉献出来,担心等他百年之后,很难有人比他更了解徐悲鸿、傅抱石等一代大师。说这话的时候,他一点也不忌讳,轻拍着有些隆起的腹部:我活不长,你看郎静山多瘦啊。不让我吃肉,当和尚了。

    他常发自内心地慨叹:“环境使然,未有专攻。”其实,杂家焉何容易!那是高山,那是海洋。

    历史曾经被扭曲,掩映过一批艺术才子。浪涛尽去,金子终会闪光。

    仁者寿。中共中央统战部曾为他庆贺75岁生日。80岁生日那天,沈老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生日庆祝会后,立即赶往家乡海宁的庆祝会场。人们在为他绽放80岁的美丽而庆贺。

    他曾经为吴作人刻过一枚闲章:假我数年。这也是他的心声啊。历经沧桑的沈老已经高寿,可

    他的目标是更高的山峰,因为他有太多要做的事。

    他菩萨心肠,不管是采访还是求字或别的什么事,你说人家也许一年才来一回,不容易。你不接待?不好意思。况且很多人也实在是有事才相求,一定得帮人家这个忙。遗憾的是时间被分割了不说,创作兴致正浓,中途搁下,再要找回原来的思绪,很难。

    他会亲自为来访者倒上香茗,并顺口介绍:这是台湾阿里山的茶。待你喝了之后,他又起身续上。他还主动提议和造访者合影留念。大家风范,厚德于人。

    问及沈老有脾气吗?夫人笑曰年轻时有,现在没有。

    他很重情。60年代他为岳父、夫人画的素描像悬挂在厅室内,你能从极富神韵的致密线条中感受到他对亲情的珍爱。

    他的书斋“胜寒楼”藏着一个典故:当年他住在十几层的高楼上,身临其境悟出了“高处不胜寒”。吴作人为他题写了“胜寒楼”,以此勉励。淡泊名利,他只潜心艺术。

    走过风雨,迎来绚丽的晚霞。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曾为沈老拍过专题片,大部头典籍收录了沈老的生平和艺术简历。

    他有一个登记簿,记载着四面八方的来访者。他的画、他的字、他的印、他的笑声以及他立身立学的一切,不喧不躁优雅地传向世界,为中华文化赢得了光辉。

    他悠长而深邃人生道路、艺术经历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情——沈左尧属于中华民族。

    岁月的风雨铸就了他博大的胸怀。几十年坎坷,痴情不改——心纳天下。

    2003年,沈老又施壮举——他将自己历年创作的楹联、诗词、书画、篆刻等百余件艺术作品以及珍藏的数十件徐悲鸿、傅抱石等名家珍品一并捐献给国家,由祖籍地浙江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珍藏。把艺术还给养育、滋润自己的人民和祖国的沃土,像一片绿叶深情地依偎在巨树的根部,让自己的艺能、艺德全部融化在祖国的蓝天里。

    湖州师范学院将新落成的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高12层、拥有90万册藏书巨轮型的图书馆命名为“沈左尧图书馆”。开阔的草坪上安放着长6米、重25吨的安徽花岗岩巨石隽刻着由沈老篆书的“沈左尧图书馆”及隶书“落成碑记”。馆内8层辟有千余平方米的沈左尧艺术馆。一代大家精湛的艺法、博学的风范、宽广的胸怀在这里凝聚成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2003年12月28日,图书馆竣工暨揭碑仪式上,沈老在鲜花和掌声中兴致勃勃地执刀剪彩,红色的绸带伴随着82岁的风采,化作人们心中的永恒。

    沈老幽默地说:我原来长在荒山野地,现在命运转变,我好象变成了盆景。刻了一辈子图章,没想过我自己倒成了一块图章。

    沈老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对人民有用。历史的丰碑——“沈左尧图书馆”是对他最好的理解和诠释。

2009年3月15日

作者:谭芯芯 女  1952年生于北京。知青。石油工人。公务员。 
      自由撰稿人。
      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
      国际老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