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9年校友文萃 >

科学是把双刃剑 中国科幻新生面--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10-20  【字体:

科幻小说创作的新生面

科学是把双刃剑
中国科幻新生面
——郑宇科幻长篇《追踪四亿年前的凶手》的探索

科幻小说永远是“超前思维”
它基于科学,凌驾科学,
反思科学,不仅解释科学
艺术描写要比纯文学更自由
小说显示大国崛起的大背景

郑波光 (厦门) 高五组

书中警句  先睹为快:
♦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古玛雅格言,警告人类,38章)
“技术可以让一切都变得美丽,却不能让一切都变得美好……这是什么缘故呢?”
   (20章,对纯技术手段造成人文缺失的妙评)
“每个频道都有图像——没有一个镜头值得留恋。”(20章,对当代电视的妙评)
“网络越来越成了无知者的天堂。”34章,同上)
“科技发展太快了,像一匹发了疯的野马……一个劲没命地往前跑。什么
   都不管什么也不顾。等出了问题到问题严重了这才想起来补救……那时
   候什么都晚了。”
(5章,蒙古族旭日干所长的忧虑)
“当面对来自他们文明本身的灾祸,他们是无处可逃的。”39章)
“与天灾相比,他们所经历的更大灾难则是人祸。” (39章)
人类现有的“科学”对于我们所面对的整个宇宙来说——很可能只是个“无知的盗墓者”。
   
 
(39章上篇老人言)

    ……

    厦门青年科幻文学作者郑宇25万字长篇科幻悬疑小说《追踪四亿年前的凶手》,完成于2006年11月, 2009年9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多年未见的、不同凡响的科幻小说。这是作者精心构思、精心著作的一部作品,也是作者新科幻理念的产物。山西新闻出版(版权)局将此书作为2009年山西15种重点优秀少儿图书(之一)推出。(《扶持优秀少儿图书出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信息来源:山西新闻出版版权局,发布日期2009年4月9日,互联网)

    这部小说并非作者纯粹的向壁虚构,这是作者从1993年5期《奥秘》刊登的《四亿年前的人类化石之谜》(陕西《蒲城县志》800多年前关于“仙蜕”的保护和记载,)一文得到信息,立足本土,原创思维,展开非凡的想象。蒲城南宋金代当时的县令叫马扬,小说主人公就叫马阳(“扬”与“阳”两字同音异字),这是对当年令人尊敬的马扬县令特别的尊重和别致的纪念。时间跨度,四亿年;地理跨度,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人物关系(今人之间、古人之间,今古之间),好人坏人之间,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由于作者对古玛雅的特别尊崇(作者认为古玛雅人比今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借助玛雅古书的独特破译,寻觅追踪四亿年前凶手的途径,穿越时间之门,千辛万苦,最终找到凶手,制裁凶手。我国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的遗迹,神秘的地洞,远古的文物,提供沟通古玛雅的信息。玛雅幽深漫长的隧道,奇异悬浮的金字塔,凶猛的剑齿虎,四亿年前奥陶纪鲜活的三叶虫。小说有许多生动原创的看点。25万字可以说是文字的高度浓缩。

    作者是一位很认真、很执着的科幻文学创作的新人。从2004年发表处女作《幻觉游乐场》(北京《科幻画报》2004年4期)、《哲学连队》(《山西文学》2004年7期),2007年4月为参加北京举办“科幻文学与民族自主创新研讨会”,撰写《论21世纪中国科幻发展的困境与契机》一万八千字长篇论文(网上贴出),(此文在2007年7月24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撰写的《“科幻与自主创新”项目结题报告》11页“附录1《收集到的论文题目》18篇中排在前面第二篇,第一篇是成都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科幻作家刘兴诗老先生的大作。)说起来,从起步至今才走过五年历程。五年间创作短篇几十篇,长篇四部(一部奇幻,三部科幻),这是科幻长篇出版的第一部。

   作者的新科幻理念,一是反思科学,反对对科学一味顶礼膜拜。作者认为,反思科学绝对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促进科学朝着良性方面发展,反对科学过度滥用;二是给科幻小说摆正位置,反对把科幻小说仅仅看作是“少儿科普读物”这种非文学的定位,让科幻小说能够进入纯文学领域。像世界科幻名著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那样,与纯文学经典相同,毫不逊色。可以说,《追踪四亿年前的凶手》,是作者科幻新理念的一次初步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追求和心境,让我们先来看看不久前作者在自己的博客发表的这篇博文吧——《我的长篇小说“追踪四亿年前的凶手”即将出版》:

    这个长篇花了我太多的心血和功夫,2006年用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经过两年已记不清数目的退稿,现在终于得知9月份要出版了——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看来和山西太原还是有缘,北岳文艺出版社能在科幻如此的窘境之下,还能独具慧眼出我这部22万字的长篇实属不易。

    假如独具慧眼排除掉个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恋的话,我想表达的只是简单的感激之情。客观的说,我对自己的作品并不觉得完美无缺。我只觉得我所下的功夫没有白费,它要讲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只提出一个疑问——科学会不会存在问题?

    可就这么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似乎在这个科技如日中天的时代是最被忽略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要深入去探讨的话,可能会让许多对“科学负面影响”没有概念的人毛骨悚然。

    不过,这种情况目前还很难看到。原因就是太多的人对科学这“问题”没有丝毫的概念。这就好比有人背着一个人策划谋杀他,而这个凶手又是受害者最好的朋友。那么,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他仍然是幸福的。可并不等于这“朋友”不会下手。他会不会死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我知道这是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可是科学所存在的“问题”实在也太难形容、太难比喻了。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小说来加以阐释。我想它比这个不恰当的比喻形容的要准确些。虽不敢与曹雪芹的“十年辛苦不寻常”来对比,但也还希望行色匆匆的读者“能解其中味”。

    这本书能出版,很高兴。希望这是契机,因为还有很多的构思在我的脑子里。我会将它们一个个写出来。对了,还有奇幻。中国泡沫经济一样的奇幻文学看似轰轰烈烈,实际落实下来。是0。

    我想高兴和议论都说了,就这么多吧。

    最后,在这个现实严重侵蚀消磨幻想的时代,我只能说我在努力。

    细心的读者,从这篇颇有神采的文字中,不光可以看出作者出版这部处女作的快乐心情,进取心态,更可以感受作者创作出版艰苦的人生况味。

    “科学会不会存在问题?”这是作者创作科幻小说的新思考,也是科幻创作新理念。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这里需要回顾一下历史。1923年2月14日哲学家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对科学主义“科学万能”的思想倾向提出批评,讲稿发表在《清华周刊》272期。地质学家丁文江读了讲稿,勃然大怒,说:“诚如君言,科学而不能支配人生,则科学复有何用?”随即在《努力周报》48、49期发表长文《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他把张的人生观哲学斥为“玄学”,称张为“玄学鬼附身”。随后,掀起一场颇有声势的“科玄论战”,声名赫赫的许多大人物都卷入论战:梁启超、胡适、陈独秀、瞿秋白、邓中夏、梁漱溟……一大批。(资料来自互联网)今天人文知识分子评价比较普遍认为:“这场论战表面上是进步与保守之争,实际上也是科学能否取代哲学的论争。这场论战以‘科学神’战胜‘玄学鬼’而告终,表明形上哲学在中国缺场。”(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6页)这是上世纪相当令人遗憾的历史大事件。

    纯粹工科思维的丁文江,无知而霸道,其实就是张君劢所批评的“科学主义”“科学万能”的典型代表。近一两百年来的历史是,“科学”被神化,被滥用,无限膨胀,没有节制。科学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支配自然,总不能善待自然,一直到不择手段,走火入魔,转基因,克隆……反自然,甚至不惜毁灭自然。科学早已异化为反科学,成为科学自身的反面。近现代以来,已经带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等诸多问题。

    科学有造福人类和祸害人类的两面。它的负面已经带来自然无情的、严厉的报复。

    这部小说头四章就从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中国的沙尘暴——写起。全书头四章标题依次是:一、野外特别考古队,二、在沙尘暴中返程,三、扑朔迷离的化石,四、伊金霍洛旗的访客。小说对沙尘暴昏天黑地寸步难行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而毛乌素沙漠,居然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当年树木茂盛的“野猪林”,就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那个野猪林。现在早已是寸草不生,彻底沙漠化了。这是不可思议的令人触目惊心!毛乌素沙漠可以说是中国环境恶化的活标本。小说从这里起头,可谓用心良苦。

    小说是作者新理念的体现,却不是新理念的简单图解。小说是作者创造的独立艺术天地,独立的艺术王国,艺术比理念更丰富、更多解、也更富有思想的张力。

    故事发生在中国国家考古研究所,由所长魏黄安亲自担任领队、由所长最得力的助手、国内最年轻的古人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马阳担任副领队,组成一支野外特别考古队,前往发事地点,抢救已被破坏的“仙蜕”化石碎片。他们心情迫切,忐忑不安,在首都刑警的有力帮助下,截获国际文物盗窃集团的卡车,并且顺利将化石运回北京。借助高科技的高超手段,终于将一具四亿年前的人类化石(“仙蜕”)完整复原了,同时将其安全置放在考古研究所防备森严的藏品库里。

    事情吊诡的是,在扫描实验室里,对这具四亿年前人类化石生前模样复原的结果,竟然跟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阳的相貌一模一样(22章上中下三篇中的中篇)。与此同时,一名神秘的凶手若隐若现,他企图阻挠研究所对化石的科研工作,甚至袭击研究所,杀害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后来,又杀害证人。马阳明明不可能在现场,而从监控录像看,这人居然又跟马阳相貌一模一样,简直就是一个人。马阳有口难辩,被公安局拘押,成了唯一的犯罪嫌疑人。

专业精湛精神强大的现代人格——马阳

    马阳,是这部科幻小说塑造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艺术形象。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知识精英的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还不多见。这是一个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忧患意识的现代科学工作者形象,跟上世纪纯粹单一工科思维的丁文江截然不同。他个性上有洁癖,在与女性接触中有点腼腆,性格内向,但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心生活。他关注科技尖端,关注文化异常,关注社会发生的一切变化,对中国,对人类,他有一种博大的人文关怀,而且,他具有高文化人所具备的宽容、敏锐和切中肯棨的批判性。(本文开头妙语大多是他的感受和一语中的的评点)

    小说表现的是国内乃至国际的尖端科学。实际上,科幻小说常常要面对的就是尖端科学。因此,科幻小说通常需要作者具备超前思维。科幻小说的读者对象应该是相当广泛的,青少年,中老年,乃至科学家,文学家。这部小说表现的是考古学、人类学,可以说,人类学是尖端中的尖端,因为它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

    马阳就是国内考古学、人类学青年研究者中顶尖人物,一位知识精英。不仅如此,他还是国内少数精通玛雅象形文字的文字学家。当他无辜遭到囚禁期间,刑警队李队长交给他一个八角形彩陶瓷盒,里面放着一本厚厚的极为珍贵的金箔古书。他一看便脱口而出:“这是古玛雅留下来的金箔古本!”他非常激动,完全忘记自己处境。直到李队长告诉他破译玛雅古书,判罪时给他减刑,他才强烈意识到自己无辜屈辱的处境。是彼此已有爱意的女刑警钱芳的暗示,他才强压愤怒,勉强接受。小说在这里有一段颇有意味的马阳描写:

    “马阳接过一个微型的投影机,李队长对他说道:‘里面是所有金箔古书的数码照片。你可以根据它来破解。需要什么我们会及时提供给你。’拿着手中打火机大小的微型投影机马阳真是百感交集,他想不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一项考古研究。”(28章)

    这里描写一个知识精英遭受不白之冤时的精神苦难,同时交代小说在以后情节进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构件——微型投影机——的来历。在这小小的一段描写中,我们大致可以感受作者叙事描写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

    在马阳身上,作者写的是,当一个人面对不白之冤,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凶手,他百口莫辩,又不能退缩,只能孤身一人去追踪凶手,最终为自己洗脱罪名。这人一定非常勇敢可敬,他的人格和精神一定极其强大。在这部小说中,马阳就是作者所要着力塑造的这样的形象——精神特别强大的现代理想人格。

    孤立无援的处境,激发了马阳超乎寻常的生存能力。在马阳的自救过程中,小说设计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构件,一件是在藏品库中他无意间捡到的神秘玻璃片,这玻璃片只要有一点光源,便可以反射成超强光束,成为可以杀伤人和切割物的激光武器;一件就是微型投影机,不但其中金箔古书的照片,经马阳细心研究后为他找到古玛雅隧道的具体地点,而且在尔后幽深黑暗的古玛雅隧道里,还让他获得宝贵的光源。这两个构件,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产物,他为马阳以后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自救经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马阳自救的过程中,小说环环相扣,写得十分紧凑,展开了作者设计并描写的许多匪夷所思的情节。科幻文学的便利,给作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作者也创造了一些更为自由的描写技法。书中最为精彩、最为紧张的有两段:一段是逃离首都公安局,一段是进入古玛雅隧道。这两处,都借助这两个构件。在逃出公安局之前,马阳作了周密、万无一失的安排。无声切割出一条通道,自己顺着通道悄悄离开。一直到逃离都没有被发现。接着,他在万般无奈的特殊情况下,在远郊一座尚无人居住的崭新高层建筑的天台上,挟持刑警钱芳,驾驶国际最先进的核动力喷气直升飞机,飞越重洋到达南美洲智利隧道前,钱芳临行前,刘队长暗中指示她随时可以击毙马阳,但是,到了最后关头,钱芳不但确认马阳对自己的爱情,更看到马阳对祖国制造的最先进的核动力喷气直升机的珍惜和爱护,他郑重嘱咐钱芳不要降落在异国,以免丢失数据,直接返回祖国。钱芳最终看到,马阳身上有一种对祖国无限忠诚的爱国情怀,自己终于完全确信马阳绝对不是凶手。两人真情告别后,下面又是马阳神奇地切割开洞口,进入洞内,又从洞内封闭洞口,不留痕迹。下面就是古玛雅隧道九死一生漫长历程的描写了,其中包括“死亡之神的考验”、“穿越时间之门”等等,真是精彩迭出,目不暇接。

    作为科学工作者精英的马阳,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人物,也是贯穿全书情节的中心线索,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形象。正直、稳重、智慧,关键时刻果断、干练、勇敢,还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是马阳性格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在返回四亿年前必经的无比艰险九死一生的古玛雅隧道中,马阳经历的不仅是物质的炼狱,更是精神的炼狱,经历这双重炼狱的历练,使马阳心灵境界获得极大提升。

   科幻小说中的人物,通常要用科学幻想所必须的超常规的手法。小说写到,在时间隧道中,“因为走错了时间,导致我们由一个人变成无数个人”(40章),一个马阳变成无数马阳,有善有恶。这才有杀人犯马阳和无辜者马阳。四亿年中,在不同时段,许多马阳都尝试重返四亿年前,成功者寥寥,失败者多多。当他成功回到四亿年前的时候,他遇见先他而至的成功者老人马阳,老人由于与史前智慧的结合,无比聪颖通脱,他非常友善地接待年轻的马阳,对他评价很高,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冷静的马阳,比我面对实情的时候还要冷静。”年轻马阳和老人马阳的对话,包括老人用心灵感应与他的对话,是高智能者的对话。高瞻远瞩,精彩迭出,富于启迪。从38章到40章,这是全书最精彩、也是作者最用心、最得意的三章。老人马阳成了青年马阳精神性格的扩展和有机构成部分,二者合而为一。堪称贯通古今,顶天立地。《你的世界》(39章)中,有这样的对话:

    我们必须要承认,他说,科学技术发展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年的时间,可他却以最彻底的方式打破了人类以往对世界的一切固有认知……它也打破了原有世界存在已久的和谐与平衡,同时又在为人类所存在的世界构建一种新的和谐与平衡。

    ……

    你问,你是说科学技术出现了问题?……那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他答道,科学技术已经打破原有世界的和谐与平衡,可是却未能及时构建和完善新的和谐与平衡。这样,就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

    ……

    这一章充满了这样的对话。马阳(已经吸纳老年马阳智慧的主人公马阳)作为科学家和思想者的双重身份,对地球,对人类,发出许多屈原式的“天问”,这一章也可以叫做“21世纪科技时代的天问”,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小说精品的追求

    读读小说通篇,可以明显感到,这部小说从创作之艰苦来说,来之不易。从长篇大的布局,构思,重要构件的设计,到全书许多紧张精彩场面的展开、描写(其中不少神来之笔),到小的细节的照应,严丝密缝的安排,很是用了苦心。特别是小说语言的讲究、斟酌,对一个青年作者来说,是值得称道的。可以看到,作者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努力按照精品来追求的。是一部深思熟虑的作品。

    纯文学的档次和品位。这部小说,乍一看去,像纯文学作品,叙事描写部分,抒发议论部分,随着情节展开,款款道来,从容展开。小说展现了四亿年跨度的非凡想象力和设想力。四亿年的两头,这头是现代,今天的生活,那一头是四亿年前的远远古。两头描写,作者似乎游刃有余,毫不困难。当前这一头,马阳逃出公安局一段描写,活脱脱是当代的生活流,特别有趣的是,马阳从掌上电脑看到,他的逃亡已经被无数人冒认,制造出无数假新闻,在短短几天中,他就已经被设计成一个游戏,“他像一只被猎杀的动物那样,成为游戏者取乐的牺牲品。”(33章)笔下无疑针砭了当代人的没心肝。四亿年前的那一头,小说这样描写道:“马阳清楚地看到海水下出现了几只来回游动着的三叶虫。它们大约半米来长,淡赭石色的背甲很鲜亮,动作十分灵活。……马阳真想俯身抓起其中一只,仔细端详它们与三叶虫化石究竟有多大区别。”一个相当痴迷的研究者的兴致。“……在这个树木还没有出现的年代,视野非常开阔。(这种远古的想象力,真是阔大的一笔!)陆地上除了那些叶片细碎紧密的蕨类植物外,看不到任何高大的植物。”(38章) 在作者笔下,读者好像真正走进了四亿年前的大自然。

    挑战极限的描写。这部小说最为惊心动魄的描写,是挑战极限的描写。有两种挑战极限描写,一种是挑战体力极限,一种是挑战心理极限。36章“死亡之神的考验”,马阳要找到时间隧道的洞口,必须潜入冰凉刺骨的“圣泉”水中游过40到50米远,这是一个人体力呼吸极限的挑战。更要命的是快到时,“马阳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在模糊的视线里他感到一张巨大无比的白脸正静静地看着他。这张脸模糊没有表情,却在马阳的意识里狰狞到了极点。”“恐惧瞬间滤净了马阳的整个意识……马阳眼前出现了一片金光,他都不知道是自己的手机械的点亮了投影机。光把周围都照亮了,那张白色的脸也清晰起来。这是一张玛雅人用整块纯白的玉石雕刻成的死神阿•普切……马阳强烈地感到这张面具的恐怖,远远超过世间任何鬼怪或骷髅。”这是一个人心理极限的挑战。

    这部小说,有许多章节可以精读,20章,“科学是一种力”,39章,“你的世界”。精读不但是意义和内涵,而且是富有创意的写法。

    显然,作者这部小说在对精品的努力追求中,目的是要让自己的科幻小说向纯文学方向靠拢。这部小说在有意无意之间,或者说在有意识、潜意识之间,字里行间营造了一种大国气象,大国崛起的背景。中国国家考古研究所的硬件设施,“仙蜕”粉碎残缺后,居然完好复原,明显领先国际的高科技水平。首都刑警的装备,国际最先进的核动力直升机,机上全球定位系统的设置……一切显示国力的优越。主人公的爱国者形象。小说很正面,作者力求真善美,而竭力反对假恶丑,显示了美学追求的倾向。文章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20章“科学是一种力”中这一段:

    马阳觉得看电视本来是为了休息,可是现在看电视会让他更累,“现在为什么总是陶醉于在邪恶中探讨人性的真谛,难道邪恶成了这个世界的最高境界?这真的就那么高明么?在越来越完备的电脑特技的支持下,人越来越肆无忌惮地展现任何新颖的丑恶……而真正善和美的东西却在逐渐退位。”

    这部小说不但对科技,而且对人文,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质询。这种有人文关怀的科幻小说,还不多见。因为小说有多方面的指向,比较丰富的内涵,所以,正象我文章开头所说,25万字确实是高度浓缩。并不多见,算是精品,值得细读。

                                             2009•9——2009•10•4•

郑宇小说在国内“红袖网”贴出

相关作品
[2023年校友文萃]
共和路的枫桥夜泊——上世纪四十年代厦门记忆------------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长寿花五彩豆洋溢阳台春色---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5----------------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22年校友文萃]
胡适之的心胸与气量--------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降尊纡贵迎来冷若冰霜------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清新凉爽的荷塘胜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感动父爱的肩膀-----------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想起1977年红学家俞平伯一首诗----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国泰民安鸟语花香----------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三张太原照片引起的回忆----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关注儿童的快乐与健康——慧文摄影《温暖的阳光下》-----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从仙洞山到天柱山----------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21年校友文萃]
2007年深圳香港行温馨记忆----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大雁是上帝赋予情义的飞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新时期文坛上的晋军--------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世纪杰出小说家郁达夫----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自然精巧或静或动的小构图----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魂牵梦绕的北海公园--------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进取精神 至老不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看到海和看不到海的变化----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人心一定要善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湿地公园的野趣------------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喜鹊与红色油纸伞----------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现代文学教学的理论探讨----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厚积薄发的长寿花----------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20年校友文萃]
荒烟版画显示东亚巨人不是病夫----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60年前国光文学少年已然步入耄耋之年----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教书匠研究者的乐趣和感恩(二三)-----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教书匠研究者的乐趣和感恩(一)-----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愿丁红与其父在天堂相会----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温馨的中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在中西文化涵养消长中的方鸿渐-----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学术友情地久天长----------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香港书评家发表我的芙蓉网文----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奇伟的燕山山脉 云岫谷野趣滋味--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满天彩霞的香港美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琵琶语跨百年千年之语------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琳琅满目的身边的春色------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菲律宾华文作家柯清淡小说《五月花节》简评--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艺术摄影意象组合爱国大情英雄礼赞--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和平温馨的京城雪后--------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书法无定法 高贤书法已形成独特风格--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为李远荣传记文学新作一赞--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20瑞雪兆丰年------------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大雨滂沱的雨巷------------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满四合院符合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悲剧性--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摄影和散文的诗人戴慧文----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9年校友文萃]
美好美丽真善美大上海的当代童话--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清丽的月夜风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爱国爱港 笔力遒劲---------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高层次文化氛围的宴会特别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文论1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诗情画意的鹭鸶------------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文论10----------------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漂亮通人性的蝴蝶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两个世纪初的子君----------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摄影如画幅----------------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多伦多的雪树花鸟----------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气象轩昂蓬蓬勃勃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的著作--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8年校友文萃]
惊艳的色彩交响曲----------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儒林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旧时的北京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超千年不尽的念想兰亭集序--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对国忠心 对父孝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郑眀端校长千古------------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旧时的北京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谢大学同窗王云光先生馈赠墨宝--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0----------------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回想旧时北京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回想旧时北京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花季的提升 梦幻的仙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为芙蓉网网主黄敏敏点赞----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儒林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9----------------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走出家门享受春光----------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围城小说电视连续剧双经典--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再复兄忠诚艺术赤子之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异国风情雪地风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黄帝族谱涵盖海内外赤子概莫能外--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7年校友文萃]
情怀文论8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与高贤兄心有灵犀一点通----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文论7-----------------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秋日的生气勃勃与艳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种生同学文学才华永留人间--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8----------------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文论6-----------------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好汉不提当年勇大谬不然----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蜀葵如此婀娜多姿----------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艺术不是高科技 艺术是人的灵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文论5-----------------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点一个赞--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小说创作的中外文化渊源--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2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怀文学评论--------------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儒林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6年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7----------------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父母随忆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6----------------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红嘴蓝雀光临阳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海棠依旧伴总理 天堂人间共欣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5----------------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电影力作<百鸟朝凤>--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源于九江 懿范三晋---------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名字的名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桃红柳绿看浓浓的北京春意--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智商低情商高依然有伟大的爱情--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音乐美得让人揪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叶重青恩师音容宛在--------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再读现代经典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张高贤的美术天才----------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5年校友文萃]
再读现代经典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艳丽的红叶 喧腾的飞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10--------------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降央卓玛妙音一曲那一日----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9---------------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味戏曲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镜头作画“油画”山水------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8---------------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新朋友变为老朋友----------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7---------------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事业职责忠诚虔诚的心迹----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6---------------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谦和之人活出诗意的人生----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顺通同学家宴款待厦门大学同窗--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5---------------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芙蓉网祥和是海内外校友的共同福分--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香港书法家唐至量惠赠墨宝--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4年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3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0----------------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的厦门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9-----------------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共和路时期父亲的早餐------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我的人生和山河已经改变----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8-----------------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三家养一员 一夜杀完全-----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莫斯科餐厅吃西餐庆元旦----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再复同学学术思维的状态----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7-----------------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再复同学引我去看慧文的新娘--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1959年高考录取通知书------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6-----------------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5-----------------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翁爱众寓言集序------------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为师之范 风范永存---------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品读红楼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豪放派的刘欢婉约派的霍尊--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知识改变命运情结1978------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文明的厦门人--------------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3年校友文萃]
为秦风词曲演唱谭晶三叫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为陈懋强诗朗诵叫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同学情谊地久天长----------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校庆感恩------------------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成立20周年贺词--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怀念百鸟鸣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面对郭敬明就是面对无物之阵--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精心捕捉自然美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白居易的《凶宅》----------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叶重青恩师光临寒舍--------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青出于蓝青护蓝 青蓝交辉相益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第八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想起一支古曲《苏武牧羊》--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会展中心到椰风寨海边沙滩全线贯通--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2年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10----------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对树的爱,对大自然的热爱--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9-----------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海边新沙滩--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8-----------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7-----------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6-----------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中国好声音声乐新希望------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5-----------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4-----------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太原岁月的时空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学术的度量与大气----------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陕西民歌赶牲灵的永恒魅力--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母亲回忆之三四------------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母亲回忆之一二------------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历史时光的那一刻----------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厦门的美丽飞禽红嘴蓝鹊----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山西文艺界的不老松永不老--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1年校友文萃]
感恩芙蓉网这个平台--------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千年“帝国”转为现代“民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九----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八----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六----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五----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四----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三----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沁县岁月的时空”之二----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应锦襄老师音容宛在--------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山西岁月的时空------------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 大师学子刘再复归来--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童年传说、丙子兄及其他----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永远的杜鹃花 永远的映山红--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心地光明天地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10年校友文萃]
亲情 友情 同学情 故乡情 故国情--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蜜月泉州四十天------------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追踪人类的过去与未来------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鸢飞戾天 鱼跃于渊---------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爱情罗曼蒂克1973----------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抢秋膘”与减肥----------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唯美主义的诗美追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真理的美声永恒------------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回眸青春 如歌岁月---------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丁玲——建国十七年文学之魂--郑波光(香港)高五组【校友文萃】
[2009年校友文萃]
科学是把双刃剑 中国科幻新生面--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热心做事 诚挚做人---------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绵绵曾经》自序、评论等五篇-- 林智育、郑波光、张高贤、陈懋強、黄敏敏【校友文萃】
1986年夏县日记两则--------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贵阳存古道 花溪有热肠-----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云龙桥下引吭高歌----------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神游新疆 心赏美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学无止境 思无止境 同窗情谊无止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08年校友文萃]
山西文艺界接受我的跨越世纪的永恒敬意---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大观园是永远的青春乐园----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经典蒙惠赠 深情系山西-----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1937年9月是抗日辉煌月-----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家 居 即 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细水长流的香港友情 刻骨铭心的北国之思---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潇洒的人与潇洒的文--------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爱情与青春的美丽在永恒里定格--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山西文艺界的不老松--------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07年校友文萃]
平遥古城漆画 师生情谊永存--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香港印象(第二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香港印象(第一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情系校友盛会 情系美丽香港--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秦汉文彩唐至亮------------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倾慕与怀念(第二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倾慕与怀念(第一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出身不好”成命运剋星,乃时代之弊--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难忘广州、深圳行(第二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难忘广州、深圳行(第一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夹漈郑公嘉辉在此长眠及夫人李玉楼合墓--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国光师恩 永铭深心---------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岳父张迺一的人生追求------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为人热心文字老到的李远荣同学--郑波光(厦门)高中五组【校友文萃】
[2006年校友文萃]
文人相轻与文人相敬--------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学者型杰出画家戴慧文------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汾河流水哗啦啦------------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北京文革中的国光校友------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一代人共享的空间----------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岱顶归来小泰山------------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郁达夫的文学与生活--------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郁达夫与王映霞爱情悲剧原因之我见--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2005年校友文萃]
国光、国之光中有方航仙的光----郑波光敬悼
清美、恬淡、明快----------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郑嘉辉和下宝源(父亲节文章)----郑波光(厦门) 高5组1班
李玉楼和胡文燕(母亲节文章)----郑波光(厦门) 高5组1班
[郑波光(厦门)高5组 [书法]]
郑眀端校长千古------------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巫庭光千古----------------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夏日听蝉 柳浪闻莺---------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自 勉---------------------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父母对联------------------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寿比南山------------------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贺芙蓉网开通六周年--------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戊子贺岁国光笔友----------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抚民以静 万古江山---------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望嶽》------------------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登岱一绝------------------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家------------------------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赠黎明大学(2)-------------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赠黎明大学(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书法作品】
[郑波光(厦门)高5组 [绘画]]
泉州小景(水彩)作于1959年-----郑波光(厦门)高5组【绘画作品】
鸽子(素描)作于1959年---------郑波光(厦门)高5组【绘画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