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做事 诚挚做人---------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09-11 【字体:
大 中 小】
|
热心做事 诚挚做人 ——贺林智育作品自选集《绵绵曾经》出版 郑波光 (厦门) 高五组
 作者郑波光
|
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张诗剑先生组织一套文丛,林智育热情响应,特编了《绵绵曾经》自选集。这是香港文化界一件盛事,是林智育先生一件喜事,首先表示祝贺!
林智育是我的老校友,在国光中学上初中的时候,我20组,他21组。他个性活泼,当时我就知道他,但没有交往。我们的交往是2004年开始,差不多是半个世纪以后。算是老同学,新朋友。但是我感到我们很投缘。
我们结交只有五年,却经历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事。2004年承张高贤先生美意,邀我广州深圳行,他和高贤兄一直陪伴,我就感到他待人特别真挚,诚恳。回港后,他给我寄来上一届香港校友会换届会影碟,我没有参加,实际上我对香港相当陌生,他的影碟让我跟香港校友一下子亲近了起来。2005年,我没有想到他托高贤兄给我捎来制作精美的一件摆设,相当珍贵,中间红字写到:“郑波光教授惠存”,下面两行八个字:“波扬文海,光耀学堂”,落款是“国际儒商学会赠,甲午年夏,香港”,我内心颇感温暖。这八个字是智育兄的杰作,对得工整,意思贴切,巧妙。我搞文学,我教书,都符合。只是过奖了。我始终不敢摆出来。辜负了智育兄的好意,但智育兄的真诚和好意我从心底深深心领了。
2007年,经过芙蓉网制作总监黄敏敏女士的热情联络,围绕《“风华正茂”钩沉——林智育、林翔云真情访谈录》,登出我的《“出身不好”成命运克星,乃时代之弊》一文,没想到引发林智育对我这位老同学、新朋友做了许多事。首先,他将我的文章发表在南安市洪濑商会、侨联主办的《东溪乡讯》2007年8期上。后来,2007年8月,我应邀参加香港国光中学校友会换届会,他又亲自和高贤兄一起到深圳迎接我们夫妇到香港,同高贤兄、懋强兄、大森隆幸兄,真诚谦和,在高贤家庭办公室同我们夫妇合影留念。这是欢迎我们夫妇到香港的合影。没想到智育兄将此合影照片选登在《香港文学报》2007年9月第三期上。这可是面向世界发行的大报,应该说是非同小可。此事让我感到智育兄不但真诚,而且胸怀坦荡,抱有平常心。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林智育是一个活得很自在,活得很潇洒的人。他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我发现人们很喜欢请他作节目主持人。他主持风格从容大气,讲话得体,很有深度。2008年4月12日,在《刘再复与香港校友欢聚》“林智育的主持语”中,他对刘再复的评价,就相当精彩,他说:“他(刘再复)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永远童心未泯、爱心长在和远离机心的真与诚。”刘再复是一位性情中人,童心未泯,爱心长在,远离机心,这三者都是性情中人的题中之义,也可以说是“很纯粹的知识分子”的题中之义,这三者都非常切合刘再复的特点。他一直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所以,林智育校友概括得非常之好。看来这是他事前经过认真斟酌,认真准备的。
这部著作,《绵绵曾经》是个很有创意的题目,“绵绵”二字,可以作为过去时,现在时,也可以作为将来时。涵盖面特别宽。我觉得,智育兄字斟句酌,在遣词造句上,颇有功力。林智育多才多艺,他在文化艺术上是多面手,很有造诣。尤工于做歌词,作对联,他是个好老师,又是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全书八个栏目,人物点睛、学海泛舟、短笛试鸣、偶句趣联、诗词歌曲、讲台留声、作嫁衣裳、品评共赏。林智育“曾经”经历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么有意义,多么令人难忘。 作为一个人,我最欣赏的林智育就是八个字:热心做事,诚挚待人。平易而朴素。
2009年2月22日
注:郑波光,南安县国光中学校友,原集美大学教授,师院中文系系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
|
|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