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9年校友文萃 >

赢球更要赢尊重------------张时贤(福州)高四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06-06  【字体:

赢球更要赢尊重
张时贤 (福州) 高四组


            张怡宁
    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横滨再次包揽世锦赛全部金牌的伟业,喜讯传來,国人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为辉煌的胜利欣喜之余,一些容易被大众忽视的细枝末叶却引起我的深思。

    世界乒联主席沙拉拉曾批评中国选手职业素质与成就不符。他说:“中囯运动员虽然球技不错,但希望他们进一步加強职业素质” ,“主办方不是找不到队员,就是在采访时队员回答问题不积极,敷衍了事” ,“这样的职业素质与中国队的成就并不相称” 。沙拉拉的批评是中肯的,善意的。

    我们队员在这方面确实有欠缺。比如说和对手握手,应该表现诚意,而不是随随便便伸手和对方漫不经心地握一下,那只是走过场而已,很不礼貌。另外,我们的球员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没有足够的配合。更严重的是有些著名运动员,傲气十足,只能赢球,不能输球。一旦输球,甩拍子,踢档板,有失风度。甚至不时会曝出酗酒鬧事、不遵守纪律等劣行。诸如此类,屡见不鮮,屡禁不止,影响极坏。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大多数十岁左右就通过选拔进入专业队,有些人甚至更早,开始专业训练时也就是五六岁。小小年纪就进入少体校,或是体育运动学校,我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在这样一种体制下,当其他的孩子在课堂和游戏中快乐成长时,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是投放在球桌和运动场,忽视人文素养培育和正常娱乐活动,所以他们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程度不高,心理发展过程也比较特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同时,获得成功的运动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确确实实付出的非常多,在可以说是相当残酷的竞争中,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得到胜利女神垂青时表现出特有的激动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当把个人荣辱得失逼进必须战胜每一个对手的功利陷阱,每一次的胜利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冷漠;当把国家形象和尊严加载于原本是体现人类高贵精神的体育项目,每一次升起国旗也许会胀大他们的狂妄。必须要拿冠军,必须要赢,“赢赢赢赢……”,大家有意无意都在制造这种氛围,自己整天也都在想这个问题,所以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的观念就是“球是最重要的,赢是最重要的”,个人价值只能通过赛场夺冠体现,狭隘观念重压下精神畸变和人格扭曲在所难免 。


                     王励勤
    其次,管理体制不完善,对尖子运动员过度偏爱,对违规运动员的处理偏轻偏软,职业道德教育既不得力更不得法等也是问题所在。根源主要在于重人治轻法制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重才轻德的工具理性价值取向。

    队员们打球想赢,这种合理并能带来进步的求胜欲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应该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为了嬴球,他们刻苦锻炼,进行技术创新,克服了前进中的重重障碍,在乒坛上立于不败之地,推动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是值得赞许的。

    但是,中国乒乓球已登上世界最高水平,脑海里光有“赢球是最重要的” 是不够的,还应树立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体育精神的形象,作为广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作为推动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必须严于律己,勇于尽责,关爱社会,热心公益,这是人民所期待的。


            姚明
    这不由使我想起了姚明。他作为中国培养的优秀运动员,加盟国际球星云集的美国NBA职业篮球赛的队伍后短短几年,不仅球技大长,而且职业道德高尚,同时大力支持公益事业,赢得广泛的尊重和极高的声誉。

    追本溯源,是姚明弘扬了为人谦逊、勤奋好学和团结友爱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融入了“永不言败”、“不懈战斗”和“团结合作”的NBA精神,是技术和道德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冒昧地称它为“姚明精神”。

    当他还是NBA一名稚嫩的新兵时,姚明虚心地向穆大叔、“老大”弗朗西斯等队友请教,刻苦地进行球技和体能的训练。当他成为队里的核心时,姚明保持本色不摆架子,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队友;他胜不骄,败不馁,轻伤不下火线,顽強拼博,赢得教练和队友的尊重和信赖。他热心公益事业,为中美两国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最近姚明基金会又出资为四川灾民新建七所小学。而这只不过是一长串慈善捐助中受到国人关注的普通例子。

    “姚明精神”是值得所有运动员学习的。希望肩负发展体育重任的各级体协领导、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认真学习和研究姚明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一套“姚明模式”在全国推广,这一定会对培育和弘扬真正的体育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国际友人出于爱护和帮助的批评,中国乒乓球队应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我是热爱乒乓球运动和关心中囯乒乓球发展的古稀老人,亲身感受小小银球数十年兴衰成败对国人的巨大冲击和强烈震撼,亲眼目睹几代国球冠军在政治浪潮和经济浪潮中随波逐流的沉浮变迁,希望中国的体育运动不再承载太多的历史重负和激烈的民族情绪,回归到展现人类强健体魄和灵巧技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竞赛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在进步中赢得尊重。

2009年5月14日于福州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